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架构设计师 > 2016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下午试卷 案例
  第2题      
  知识点:   打印机   建模   软件系统   维护   系统管理   系统建模   需求建模   注册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系统建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某软件公司计划开发一套教学管理系统,用于为高校提供教学管理服务。该教学管理系统基本的需求包括:
(1)系统用户必须成功登录到系统后才能使用系统的各项功能服务;
(2)管理员(Registrar)使用该系统管理学校(University)、系(Department)、教师(Lecturer)、学生(Student)和课程(Course)等教学基础信息;
(3)学生使用系统选择并注册课程,必须通过所选课程的考试才能获得学分;如果考试不及格,必须参加补考,通过后才能获得课程学分;
(4)教师使用该系统选择所要教的课程,并从系统获得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名单;
(5)管理员使用系统生成课程课表,维护系统所需的有关课程、学生和教师的信息;
(6)每个月到了月底系统会通过打印机打印学生的考勤信息。
项目组经过分析和讨论,决定采用面向对象开发技术对系统各项需求建模
 
问题:2.1   用例建模用来描述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元素是用例和参与者。请根据题目所述需求,说明教学服务系统中有哪些参与者。
 
问题:2.2   用例是对系统行为的动态描述,用例获取是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请指出在面向对象系统建模中,用例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类型?对题目所述教学服务系统的需求建模时,“登录系统”用例与“注册课程”用例之间、“参加考试”用例与“参加补考”用例之间的关系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问题:2.3   类图主要用来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是组件图和配置图的基础。请指出在面向对象系统建模中,类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类型?对题目所述教学服务系统的需求建模时,类University与类Student之间、类University和类Department之间、类Student和类Course之间的关系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知识点讲解    
   · 打印机    · 建模    · 软件系统    · 维护    · 系统管理    · 系统建模    · 需求建模    · 注册
 
       打印机
        打印机是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设备之一。打印机在计算机系统中是可选件。利用打印机可以打印出各种资料、文书、图形和图像等。根据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将打印机分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针式打印机三类,如下图所示。
        
        常见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是一种高速度、高精度、低噪音的非击打式打印机,它是激光扫描技术与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激光打印机具有最高的打印质量和最快的打印速度,可以输出漂亮的文稿,也可以输出直接用于印刷制版的透明胶片。
        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由几百个细小的喷墨口组成,当打印头横向移动时,喷墨口可以按一定的方式喷射出墨水,打到打印纸上,形成字符、图形等。其主要优点是打印精度高、噪声较低、价格较便宜。主要缺点是打印速度慢、墨水消耗较大、日常费用较高。
        针式打印机利用打印头内的点阵撞针撞击打印色带,在打印纸上产生打印效果,常用的点阵打印机为24针行式打印机。该打印机的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轻便实用、维护费用低,适合于打印宽幅纸,且便于多份拷贝,还可以打印多联的超长度打印纸。主要缺点是打印速度慢、噪声大,打印质量也差。
 
       建模
        建模是在计算机上创造三维形体的过程,建模是三维动画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模型,其他好的效果都难以表现。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利用二维形体的技术、直接进行三维物体建模、造型组合等。
        利用二维形体进行建模的技术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创建简单的二维形体,如样条线和形状等,然后对这些创建的二维形体进行挤压、旋转、放样等操作以创建三维造型。
        直接进行三维物体建模的常用方法有多边形建模、面片建模、NURBS建模等。
        造型组合是把已有的物体组合成新的物体,其中布尔运算是最重要的组合技术。
 
       软件系统
        网络系统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等。网络操作系统是指能够控制和管理网络资源的软件,是由多个系统软件组成,在基本系统上有多种配置和选项可供选择,使得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设备构成最佳组合的互联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是保证网络中两台设备之间正确传送数据的约定。
 
       维护
        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软件一旦交付正式投入运行后便进入软件维护阶段。该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每一项维护活动都应该准确地记录下来,作为正式的文档资料加以保存。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过程规定安全性和系统管理如何协同工作,以保护机构的系统。系统管理的过程是:软件升级;薄弱点扫描;策略检查;日志检查;定期监视。
        要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服务器软件的最新版本和修补程序。因为不断会有一些系统的漏洞被发现,通常软件厂商会发布新的版本或补丁程序以修补安全漏洞,保持使用的版本是最新的可以使安全的威胁最小。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应在系统配置中关闭存在安全隐患的、不需要的服务,比如:FTP、Telnet、finger、login、shell、BOOTP、TFTP等,这些协议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要尽量做到只开放必须使用的服务,关闭不经常用的协议及协议端口号。要加强登录过程的身份认证,设置复杂的、不易猜测的登录密码,严密保护账号密码并经常变更,防止非法用户轻易猜出密码,确保用户使用的合法性,限制未授权的用户对主机的访问。严格限制系统中关键文件的使用许可权限,加强用户登录身份认证,严格控制登录访问者的操作权限,将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系统本身的日志功能,对用户的所有访问做记录,定期检查系统安全日志和系统状态,以便及早发现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非法入侵行为,为管理员的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为事后审查提供依据。还要利用相应的扫描软件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性扫描评估、检测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分析系统的安全性,提出补救措施。
 
       系统建模
        通常软件开发项目是要实现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即确定待开发软件的系统元素,并将功能和数据结构分配到这些系统元素中,它是软件实现的基础。但是目标系统的具体物理模型是由它的逻辑模型经实例化,即具体到某个业务领域而得到的。与物理模型不同,逻辑模型忽视实现机制与细节,只描述系统要完成的功能和要处理的数据。作为目标系统的参考,系统分析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的“做什么”的问题。
        结合现有系统(当前)的分析,进行新系统设计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现有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过程
        (1)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当前系统可能是需要改进的某个已在计算机运行的数据处理系统,也可能是一个人工的数据处理过程。在这一步首先分析、理解当前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了解当前系统的组织机构、输入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和日常数据处理过程,并用一个具体模型来反映自己对当前系统的理解。这一模型应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样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中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4)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构建出相应的物理模型。
        原有系统可以是一个正在运行的软件系统,也可以是一个纯手工运作的流程。
 
       需求建模
        观察和研究某一事物或某一系统时,常常把它抽象为一个模型。创建模型是需求分析阶段的重要活动。模型以一种简介、准确、结构清晰的方式系统地描述了软件需求,从而帮助软件开发人员理解系统的信息、功能和行为,使得需求分析任务更容易实现,结果更系统化,同时易于发现用户描述中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模型将成为复审的焦点,也将成为确定规约的完整性、一致性和精确性的重要依据。模型还将成为系统设计的基础,为设计者提供系统要素的表示视图,这些表示可被转化到实现的语境中去。模型还可以在分析人员和用户之间建立更便捷的沟通方式,使两者可以用相同的工具分析和理解问题。
        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所创建的模型,更着重于描述系统要做什么,而不是如何去做。目标系统的模型不应涉及系统的实现细节。通常情形下,分析人员用图形符号来创建模型,将信息、处理、系统行为和其他相关特征描述为各种可识别的符号,同时与符号图形相配套,并辅助于文字描述,可使用自然语言或某特殊的专门用于描述需求的语言来提供辅助的信息描述。
        目前已经存在的多种需求分析方法引用了不同的分析策略,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A);
        .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OA)。
        其中,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应用非常广泛,本章将在后续小节中进行详细介绍。
 
       注册
        移动IP通信的第二个阶段是注册。当移动主机已经移动到外地网络并且已经发现了外地代理后,就必须注册。关于注册涉及以下3点:
        (1)移动主机必须向外地代理注册。
        (2)如果截止期到了,移动主机必须重新注册。
        (3)如果移动主机离开某个外地网络,则必须注销。
        具体步骤是:移动主机把注册请求发送给外地代理,并把归属地址和归属地代理地址发送给外地代理。外地代理收到这些信息后,把这些信息转发给移动主机的归属地代理以认证上述信息,如果认证通过,那么移动主机就在外地代理这里注册成功。同时,移动主机的归属地代理也知道了外地代理的地址(转交地址)。
   题号导航      2016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下午试卷 案例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第2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