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2019年下半年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8题      
  知识点:   软件系统   测试方法   系统运行   性能测试
  关键词:   测试方法   软件系统   系统资源   性能测试   测试        章/节:   软件工程       

 
软件性能测试有多种不同类型测试方法,其中,(8)用于测试在系统资源特别少的情况下考查软件系统运行情况:(9)用于测试系统可处理的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量。
 
 
  A.  强度测试
 
  B.  负载测试
 
  C.  压力测试
 
  D.  容量测试
 
 
 

 
  第5题    2016年下半年  
   52%
(5)在软件开发机构中被广泛用来指导软件过程改进。
  第4题    2014年下半年  
   53%
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3)表示功能模型,用(4)表示行为模型。
  第6题    2018年下半年  
   49%
软件重用是使用已有的软件设计来开发新的软件系统的过程,软件重用可以分为垂直式重用和水平式重用。(   )是一种典型的..
   知识点讲解    
   · 软件系统    · 测试方法    · 系统运行    · 性能测试
 
       软件系统
        网络系统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等。网络操作系统是指能够控制和管理网络资源的软件,是由多个系统软件组成,在基本系统上有多种配置和选项可供选择,使得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设备构成最佳组合的互联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是保证网络中两台设备之间正确传送数据的约定。
 
       测试方法
        根据是否执行软件,将软件测试方法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是建立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根据是否要求了解被测对象的内部,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方法包括检查单和静态分析方法,对软件文档的静态测试方法主要是以检查单的形式进行文档审查,而对软件代码的静态测试方法一般采用代码审查、代码走查和静态分析的形式进行。
                      静态分析是一种对代码的机械性和程序化的特性分析方法。一般包括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接口分析和表达式分析。
                      代码审查是检查代码和设计的一致性、代码执行标准的情况、代码逻辑表达的正确性、代码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代码的可读性。代码审查应根据所使用的语言和编码规范确定审查所用的检查单,检查单的设计或采用应经过评审。
                      代码走查是由测试人员组成小组,准备一批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集体扮演计算机的角色,按照程序的逻辑,逐步运行测试用例,查找被测软件缺陷。代码走查应由测试人员集体阅读讨论程序,是用“人脑”执行测试用例并检查程序。
                      对于规模较小、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代码也可进行形式化证明。静态分析常需要使用软件工具进行。
                      静态测试的特点有:不必设计在计算机上执行的测试用例;可充分发挥人的逻辑思维优势;不需特别条件,容易开展;发现错误的同时也就定位了错误,不需作额外的错误定位工作。
                      动态测试
                      动态测试是建立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根据是否对被测对象内部的了解,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一种按照软件功能说明设计测试数据的技术,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编码结构,也不需考虑程序的语句及路径,只需了解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依靠这一关系和软件功能说明确定测试数据,判定测试结果的正确性。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基于需求的测试。
                      白盒测试是一种按照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测试数据的技术,可以看到程序内部结构,并根据内部结构设计测试数据,使程序中的每个语句、每个条件分支、每个控制路径的覆盖情况都在测试中受到检验。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
                      动态测试的特点有:实际运行被测程序;必须设计测试用例来运行;测试结果分析工作量大,测试工作费时、费力;投入人员多、设备多,处理数据多,要求有较好的管理和工作规程。
                      在软件动态测试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实现测试要求。配置项测试和系统测试一般采用黑盒测试方法;部件测试一般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辅助以白盒测试方法;单元测试一般采用白盒测试方法,辅助以黑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一般采用功能分解、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判定表、因果图、随机测试、猜错法和正交试验法等。
                      功能分解
                      功能分解是将需求规格说明中每一个功能加以分解,确保各个功能被全面地测试。功能分解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
                      步骤如下:
                      (1)使用程序设计中的功能抽象方法把程序分解为功能单元。
                      (2)使用数据抽象方法产生测试每个功能单元的数据。
                      功能抽象中程序被看成一种抽象的功能层次,每个层次可标识被测试的功能,层次结构中的某一功能有由其下一层功能定义。按照功能层次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众多的最低层次的子功能,以这些子功能为对象,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数据抽象中,数据结构可以由抽象数据类型的层次图来描述,每个抽象数据类型有其取值集。程序的每一个输入和输出量的取值集合用数据抽象来描述。
                      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在分析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上,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在每部分中选取代表性数据形成测试用例。
                      步骤如下:
                      (1)划分有效等价类:对规格说明是有意义、合理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2)划分无效等价类:对规格说明是无意义、不合理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3)为每一个等价类定义一个唯一的编号。
                      (4)为每一个等价类设计一组测试用例,确保覆盖相应的等价类。
                      边界值分析
                      边界值分析是针对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使用等于、小于或大于边界值的数据对程序进行测试的方法就是边界值分析方法。
                      步骤如下:
                      (1)通过分析需求规格说明,找出所有可能的边界条件。
                      (2)对每一个边界条件,给出满足和不满足边界值的输入数据。
                      (3)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对满足边界值的输入可以发现计算错误,对不满足的输入可以发现域错误。该方法会为其他测试方法补充一些测试用例,绝大多数测试都会用到本方法。
                      判定表
                      判定表由四部分组成:条件桩、条件条目、动作桩、动作条目。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构成规则,条目中的每一列是一条规则。
                      条件引用输入的等价类,动作引用被测软件的主要功能处理部分,规则就是测试用例。
                      建立并优化判定表,把判定表中每一列表示的情况写成测试用例。
                      该方法的使用有以下要求:
                      (1)需求规格说明以判定表形式给出,或是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
                      (2)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3)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4)每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5)如果某一规则的条件的满足,将执行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执行与顺序无关。
                      因果图
                      因果图方法是通过画因果图,把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功能说明转换为判定表,然后为判定表的每一列设计一个测试用例。
                      步骤如下:
                      (1)分析需求规格说明,引出原因(输入条件)和结果(输出结果),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2)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中语义的内容,并将其表示成连接各个原因和各个结果的“因果图”。
                      (3)在因果图上标明约束条件。
                      (4)通过跟踪因果图中的状态条件,把因果图转换成有限项的判定表。
                      (5)把判定表中每一列表示的情况生成测试用例。
                      如果需求规格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宜采用本方法。有些软件的因果图可能非常庞大,根据因果图得到的测试用例数目非常多,此时不宜使用本方法。
                      随机测试
                      随机测试指测试输入数据是在所有可能输入值中随机选取的。测试人员只需规定输入变量的取值区间,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变换机制,使产生的随机数服从预期的概率分布。该方法获得预期输出比较困难,多用于可靠性测试和系统强度测试。
                      猜错法
                      猜错法是有经验的测试人员,通过列出可能有的错误和易错情况表,写出测试用例的方法。
                      正交实验法
                      正交实验法是从大量的实验点挑出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应用正交表,合理地安排实验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
                      利用正交实验法来设计测试用例时,首先要根据被测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找出影响功能实现的操作对象和外部因素,把它们当作因子,而把各个因子的取值当作状态,生成二无的因素分析表。然后,利用正交表进行各因子的状态的组合,构造有效的测试输入数据集,并由此建立因果图。这样得出的测试用例的数目将大大减少。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方法一般包括控制流测试(语句覆盖测试、分支覆盖测试、条件覆盖测试、修订的条件/判定覆盖MC/DC、条件组合覆盖测试、路径覆盖测试)、数据流测试、程序变异、程序插桩、域测试和符号求值等。
                      控制流测试
                      控制流测试依据控制流程图产生测试用例,通过对不同控制结构成分的测试验证程序的控制结构。所谓验证某种控制结构即指使这种控制结构在程序运行中得到执行,也称这一过程为覆盖。以下介绍几种覆盖:
                      (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要求设计适当数量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一条语句至少被遍历,语句覆盖在测试中主要发现错误语句。
                      (2)分支覆盖。分支覆盖要求设计适当数量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个真值分支和假值分支至少执行一次,分支覆盖也称判定覆盖。
                      (3)条件覆盖。条件覆盖要求设计适当数量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每个判断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
                      (4)修订的条件/判定覆盖(MC/DC——Modified Condition/Decision Coverage)。修订的条件/判定覆盖要求设计适当数量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每个判定中的每个条件都曾独立的影响判定的结果至少一次(独立影响意思是在其他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一个条件,就可影响整个判定的值)。
                      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软件,一般采用此覆盖要求。此覆盖要求在测试用例的效率和数量之间较为平衡。
                      (5)条件组合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要求设计适当数量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每个判断中条件的各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这种方法包含了“分支覆盖”和“条件覆盖”的各种要求。
                      (6)路径覆盖。路径覆盖要求设计适当数量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沿所有可能的路径执行,较大程序的路径可能很多,所以在设计测试用例时,要简化循环次数。
                      以上各种覆盖的控制流测试步骤如下:
                      (1)将程序流程图转换成控制流图。
                      (2)经过语法分析求得路径表达式。
                      (3)生成路径树。
                      (4)进行路径编码。
                      (5)经过译码得到执行的路径。
                      (6)通过路径枚举产生特定路径的测试用例。
                      控制流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式,它由结点和定向边构成。控制流图的结点代表一个基本块,定向边代表控制流的方向。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判断中的条件表达式是复合条件,即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连接的逻辑表达式,则需要改变复合条件的判断为一系列单个条件的嵌套的判断。控制流图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控制流图基本结构
                      数据流测试
                      数据流测试是用控制流程图对变量的定义和引用进行分析,查找出未定义的变量或定义了而未使用的变量,这些变量可能是拼错的变量、变量混淆或丢失了语句。数据流测试一般使用工具进行。
                      数据流测试通过一定的覆盖准则,检查程序中每个数据对象的每次定义、使用和消除的情况。
                      数据流测试步骤:
                      (1)将程序流程图转换成控制流图。
                      (2)在每个链路上标注对有关变量的数据操作的操作符号或符号序列。
                      (3)选定数据流测试策略。
                      (4)根据测试策略得到测试路径。
                      (5)根据路径可以获得测试输入数据和测试用例。
                      动态数据流异常检查在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得的是对数据对象的真实操作序列,克服了静态分析检查的局限,但动态方式检查是沿与测试输入有关的一部分路径进行的,检查的全面性和程序结构覆盖有关。
                      程序变异
                      程序变异是一种错误驱动测试,是为了查出被测软件在做过其他测试后还剩余一些的小错误。本方法应用于测试工具。
                      程序插装
                      程序插装是向被测程序中插入操作以实现测试目的方法。程序插装不应该影响被测程序的运行过程和功能。
                      有很多的工具有程序插装功能。由于数据记录量大,手工进行将是一件很烦琐的事。
                      域测试
                      域测试是要判别程序对输入空间的划分是否正确。该方法限制太多,使用不方便,供有特殊要求的测试使用。
                      符号求值
                      符号求值是允许数值变量取“符号值”以及数值。符号求值可以检查公式的执行结果是否达到程序预期的目的;也可以通过程序的符号执行,产生出程序的路径,用于产生测试数据。符号求值最好使用工具,在公式分支较少时手工推导也是可行的。
 
       系统运行
               系统管理分类
               IT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优化IT部门的各类管理流程,并保证能够按照一定的服务级别,为业务部门(客户)高质量、低成本地提供IT服务。IT系统管理工作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标准予以分类。
                      按系统类型分类
                      (1)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处理基础平台,直接面向业务部门(客户),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数据仓库系统(Date Warehousing)、知识管理平台(KM)等。
                      (2)网络系统,作为企业的基础架构,是其他方面的核心支撑平台。包括企业内部网(Intranet)、IP地址管理、广域网(ISDN、虚拟专用网)、远程拨号系统等。
                      (3)运作系统,作为企业IT运行管理的各类系统,是IT部门的核心管理平台。包括备份/恢复系统、入侵检测、性能监控、安全管理、服务级别管理、帮助服务台、作业调度等。
                      (4)设施及设备,设施及设备管理是为了保证计算机处于适合其连续工作的环境中,并把灾难(人为或自然的)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包括专门用来放置计算机设备的设施或房间。
                      对IT资产(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个人计算机和局域网设备)的恰当的环境保护;有效的环境控制机制: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双层地板,隐藏的线路铺设、安全设置水管位置,使其远离敏感设备、以及不间断电源和后备电力供应等。
                      按流程类型分类
                      (1)侧重于IT部门的管理,从而保证能够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客户)提供IT服务。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司整个IT活动的管理,包括IT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IT资源管理、能力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新系统转换、系统评价等职能。
                      (2)侧重于业务部门的IT支持及日常作业,从而保证业务部门(客户)IT服务的可用性和持续性。这一部分主要是业务部门IT支持服务,包括IT日常作业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等。
                      (3)侧重于IT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企业的局域网、广域网、Web架构、Internet连接等。
               系统管理规范化
               系统管理的规范化涉及到人员职责、操作流程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并进行有效的标准化。企业IT部门除了IT部门组织结构及职责之外,还应该详细制定各类运作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日常作业调度手册、系统备份及恢复手册、性能监控及优化手册、输出管理手册、帮助服务台运作手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终端用户计算机使用制度等与用户息息相关的IT支持作业方面的规范制度。此外,还包括服务级别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制度、IT财务管理制度、IT服务计费及成本核算、IT资源及配置管理、新系统转换流程、IT能力规划管理等由IT部门执行的以提供高质量IT服务为目的的管理流程。
               系统运作报告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非正常操作、故障、性能监控、安全审计等信息,应该实时或随后形成系统运作报告,并进行分析以改进系统管理水平。
               是否有流程保证对所有不属于标准操作的操作性问题给予记录(在问题管理系统内)、分析和及时处理?
                      系统日常操作日志
                      系统日志应该记录足以形成数据的信息,为关键性的运作提供审核追踪记录,并且保存合理的时间段。利用日志工具定期对日志进行检查,以便监控例外情况并发现非正常的操作、未经授权的活动、作业完成情况、存储状况、CPU、内存利用水平等。
                      性能/能力规划报告
                      企业需要了解其IT能力能否满足其业务需要,因此它需要了解系统性能、能力和成本的历史数据,定期形成月度、年度性能报告,并进行趋势分析和资源限制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增加或调整其IT能力。
                      性能监控工具应该主动地监控、测量和报告系统的性能,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每日交易数、平均无故障时间、CPU、存储器等的使用状况、网络性能等,从而可以有预见性地响应变化的业务需求。
                      故障管理报告
                      企业应定期产生有关问题的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包括:事故出现次数、受影响的客户数、解决事故所需时间和成本、业务损失成本等,可以供管理层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的分析,并寻找改进的机会。
                      另外,对于每次故障处理应该进行数据记录、归类,作为基础,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目录,确定与故障相关联的领域,比如硬件、软件等。
                      .影响度,故障对业务流程的影响程度。
                      .紧迫性,故障需要得到解决的紧急程度。
                      .优先级,综合考虑影响度、紧迫性、风险和可用资源后得出的解决故障的先后顺序。
                      .解决方法,故障解决的流程、处理方法。
                      这样有利于使用知识管理系统来协助解决问题。
                      安全审计日志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网络上和用户系统中发生的各类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如网络入侵、内部资料窃取、泄密行为等),并阻断严重的违规行为,就需要安全审计跟踪机制来实现在跟踪中记录有关安全的信息。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审计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引发事件的用户;事件的类型;事件成功与否。常见的审计记录可能包括:活动的用户账号和访问特权;用户的活动情况,包括可疑的行为;未授权和未成功的访问企图;敏感命令的运行等。
                      系统运作报告使对IT的整个运行状况的评价得以实现,IT报告应具备涵盖所有IT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例如风险及问题、财务状况、系统利用率、系统性能、系统故障时间、服务级别执行情况、安全审计等,这也为IT运作绩效的改进提供了基础。
 
       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包括可靠性测试、功能/特性测试、吞吐量测试、衰减测试、容量规划测试、响应时间测试、可接受性测试和网络瓶颈测试等。
        1)可靠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是使被测网络在较长时间内(通常是24~72小时)经受较大负载,通过监视网络中发生的错误和出现的故障,验证在高强度环境中网络系统的存活能力,也就是它的可靠性。可靠性测试可作为接受性测试的一部分,在产品评估测试中可作为比较测试或作为产品升级进行的衰减测试的一部分。采用的负载模式很重要,越贴近真实负载模式越好。可靠性测试中使用网络分析仪监控网络运行,捕获网络错误。
        通常在较长时间段内和持续负载下,不同网络具有不同级别的存活度。如果测试时间足够长、负载足够大,所有可靠性测试最终都会失败。
        可靠性测试应用于网络生命周期中的以下3个阶段。
        ◆计划:作为产品评估测试的一部分,比较不同产品或建立要求规范。
        ◆开发:验证计划中的要求是否能在系统中完全实现。
        ◆组建:作为可接受性测试的一部分,在网络运行前进行,核实系统是否达到要求。
        2)功能/特性测试
        特性测试核实的是单个命令和应用程序功能,通常用较小的负载完成,关注的是用户界面、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互操作。特性测试通常由开发人员在他们的工作台上完成,或是在一个小型网络环境下由测试人员完成。
        功能测试是面向网络的,核实的是应用程序的多用户特征和在重负载下后台功能是否能正确地执行,关注的是当多个用户正在运行应用程序时,网络和文件系统或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功能测试要求网络的配置和负载非常接近于运行环境下的模式。该测试可以在运行网络或独立网络实验室里完成。它只应用于网络生命周期中的以下3个阶段。
        ◆开发:用于核实在期望的运行模式下,在多用户环境里,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组建:在应用程序安装前完成,可独立进行,也可作为接受性测试的一部分,用于核实在期望的运行模式下,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运行:该阶段测试是在应用程序运行后进行的,如果在运行系统中遇到了问题,该阶段测试用于核实应用程序是否如最初应用时那样工作。
        3)吞吐量测试
        吞吐量测试和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测试相似,但检测的是每秒钟传输数据的字节数和数据报文数,而不是响应时间。它用于检测服务器、磁盘子系统、适配卡/驱动连接、网桥、路由器、集线器、交换器和通信连接。吞吐量测试用于测量网络性能、找到网络瓶颈,以及比较不同产品的性能。
        吞吐量测试不使用程序脚本,它借助某些软件对网络服务器执行文件输入/输出操作来产生流量,或通过某些软件在网络上发送专门的数据报文或帧。该测试应用于网络生命周期的以下几个阶段。
        ◆计划:用于比较网络产品,为模拟网络节点提供运行特征和要求规范。
        ◆开发:用于核实网络组件以及整个网络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水平。
        ◆组建:可独立进行或作为可接受性测试的一部分,在网络组件或整个网络正式运行之前核实它们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4)衰减测试
        衰减测试是将硬件或软件的新版本与当前版本在性能、可靠性和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验证产品升级对网络的性能不会有不良影响。衰减测试混杂了很多为完成其他测试任务要进行的测试。衰减测试的关键是要保证被测组件应是运行网络中最关键或最脆弱的组件。
        衰减测试不强调升级版的新特性。新特性测试在衰减测试之前作为功能/特征测试的一部分就已完成。尽管新产品应该解决了当前版本中的错误,但它们也经常存在一些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错误,如果这些错误发生在产品的关键部分,将会引起严重问题。衰减测试不需要测试产品的所有特性,但网络用户正常运行所依靠的关键功能必须在测试之列。
        衰减测试应用于网络生命周期的以下两个阶段。
        ◆开发:用于核实产品升级版是否能满足性能、互操作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升级:在采用升级版本之前用该项测试来比较升级版和当前版,看升级版是否和当前版一样满足性能、互操作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5)容量规划测试
        容量规划测试用于检测当前网络中是否存在多余的容量空间。当网络承受的总负载超过网络总容量时,网络的性能或吞吐量就有可能下降,所以在网络负载接近这一临界点(网络的最大容量)前,就要根据负载增长的幅度扩充网络资源。
        进行该项测试要逐渐增加网络负载,直到网络的运行性能、可接受的水平或吞吐量不断下降,达不到设计所要求的水平为止。网络运行负载和网络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差额就是现有系统的冗余量。
        容量规划测试应用于网络生命周期的以下3个阶段。
        ◆计划:用于估计实施该系统所需要的资源,也可用于成本分析和制定预算。
        ◆开发:检测系统要求的资源是否满足特定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的要求。
        ◆升级:当系统响应时间或吞吐量下降时,重新选取网络组件。
        6)响应时间测试
        响应时间测试用于检测系统完成一系列任务所需的时间,本项测试是用户最关心的。对于表示层,如微软的Windows,该测试是指在不同桌面之间切换或装载新负载所需的时间。在不同负载即不同实际或模拟用户的数目下运行这一实验,可对每个被测试的应用程序生成一个负载—响应时间曲线。
        在应用程序测试中,可执行一系列典型网络动作的命令,如打开、读、写、查找和关闭文件,这些命令提供了最好的负载模拟。例如,对每个进行测试的工作站,检测它在几秒内能完成这些命令。
        响应时间测试应用于网络生命周期的以下几个阶段。
        ◆计划:使用模拟应用程序进行,检测规范要求的各项网络服务。
        ◆开发:检验规范要求的网络服务是否正在被实现。
        ◆组建:在接受和组建之前,核实规范要求下的网络服务是否已经被实现。
        ◆运行:检测网络服务的基准和变化,这可能是针对系统质量的最好测试。
        响应时间测试应该包括对系统可靠性的检测。常见的可靠性问题,如在路由器或服务器中大量丢失数据报文或由于网络组件故障引发大量坏数据报文,将严重影响网络的响应时间,因此在整个测试期间都应用网络分析仪监视系统错误。
        7)可接受性测试
        可接受性测试是在系统正式实施前的"试运行"。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确保新系统能提供良好而稳定的性能。和衰减测试一样,可接受性测试中也包含多项测试,如响应时间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功能/特性测试。
        可接受性测试应用于许多领域,但在安装或升级网络前应进行的网络可接受性测试则经常被忽略,而事实上,可接受性测试能为网络购买者在经济和技术上提供有力的保证和参考。
        可接受性测试可以仅在新增加的部件上完成,将已存在的负载加上新增程序或新增组件可能产生的负载作为测试使用的负载。
        可接受性测试应用于网络生命周期的以下两个阶段。
        ◆开发:在开发阶段前定期执行,用来核实要求的标准是否可行。
        ◆组建:在网络投入运行之前应用,用来核实系统是否满足所有要求。
        8)网络瓶颈测试
        通过网络瓶颈测试可以找到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瓶颈。测试中需要测试和计算系统的最大吞吐量,然后再在单个网络组件上进行该项测试,明确各组件的最大吞吐量。通过计算单个组件的最大吞吐量和系统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差额,就能发现系统瓶颈的位置以及哪些组件有多余的容量。
        系统瓶颈在不同的测试案例中出现的位置可能有所变化。例如,一个客户业务应用程序测试可能表明服务器是系统的瓶颈,而对一个电子邮件系统的测试则可能表明广域网连接才是网络的限制因素。如果可以在测试的环境中重现引起问题的负载,那么这样的测试结果对解决问题将有很大帮助。
        瓶颈测试应用于网络生命周期的以下两个阶段。
        ◆组建:可以作为容量计划的一部分,用于帮助相关人员明确影响网络性能和响应时间的瓶颈位置。
        ◆运行:作为故障检测的一部分,帮助相关人员找出影响网络性能或引起系统问题的网络瓶颈。
   题号导航      2019年下半年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8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