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网络工程师 > 2021年下半年 网络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70题      
  知识点: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范围管理   收集需求   项目范围管理
  章/节: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如下所示,其正确的流程顺序是( )。
①定义范围
②核实范围
收集需求
④控制范围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②④③⑤
 
  C.  ③⑤①②④
 
  D.  ③①⑤②④
 
 
 

 
  第9题    2011年上半年  
   18%
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边表示包含的活动,边上的权重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则里程碑(9)在关键路径..
  第6题    2014年上半年  
   53%
以下关于进度管理工具Gantt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6)。
  第6题    2009年上半年  
   35%
某项目主要由A〜I任务构成,其计划图(如下图所示)展示了各任务之间的前后关系以及每个任务的工期(单位:天),该项目的关..
   知识点讲解    
   ·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 范围管理    · 收集需求    · 项目范围管理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对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一个结构化的视图。
        WBS是对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WBS组织并定义了项目的总范围,代表着经批准的当前项目范围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作。
        WBS最低层的组件被称为工作包,其中包括计划的工作。工作包对相关活动进行归类,以便对工作安排进度,进行估算,开展监督与控制。在“工作分解结构”这个词语中,“工作”是指作为活动结果的工作产品或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活动本身。
               输入
                      范围管理计划
                      范围管理计划中定义了应该如何根据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以及应该如何维护和批准WBS。
                      项目范围说明书
                      项目范围说明书描述了需要实施的工作及不包含在项目中的工作,同时也列举和描述了会影响项目执行的各种内外部制约或限制条件。
                      需求文件
                      详细的需求文件,对理解需要产出什么项目结果,需要做什么来交付项目及其最终产品都非常重要。
                      事业环境因素
                      项目所在行业的WBS标准,可以作为创建WBS的外部参考资料。
                      组织过程资产
                      影响创建WBS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用于创建WBS的政策、程序和模板;以往项目的项目档案;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
               工具与技术
                      分解
                      分解是一种把项目范围和项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工作包是WBS最低层的工作,可对其成本和持续时间进行估算和管理。分解的程度取决于所需的控制程度,以实现对项目的高效管理。要把整个项目工作分解为工作包,通常需要开展以下活动:
                      .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
                      .确定WBS的结构和编排方法。
                      .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
                      .为WBS组件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
                      .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
                      专家判断
                      专家判断和专业知识可用来处理有关项目范围的各种技术细节,并协调各种不同的意见,以便用最好的方法对项目整体范围进行分解。专家判断也可表现为预定义的模板。这些模板是关于如何分解某些通用可交付成果的指南,可能是某行业或专业所特有的,或来自于类似项目上的经验。
               输出
                      范围基准
                      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WBS)和相应的WBS词典,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才能进行变更。
                      范围基准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包括:
                      .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范围说明书包括对项目范围、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的描述。
                      .WBS:工作分解结构每向下分解一层,代表着对项目工作更详细的定义。把每个工作包分配到一个控制账户,并根据“账户编码”为工作包建立唯一标识,是创建WBS的最后步骤。这些标识为进行成本、进度与资源信息的层级汇总提供了层级结构。控制账户是一个管理控制点。在该控制点上,把范围、预算、实际成本和进度加以整合,并与挣值相比较,以测量绩效。控制账户设置在WBS中选定的管理节点上。每个控制账户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包,但是一个工作包只能属于一个控制账户。
                      .WBS词典:WBS词典是针对每个WBS组件,详细描述可交付成果、活动和进度信息的文件。WBS词典中的内容可能包括:账户编码标识、工作描述、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负责的组织、进度里程碑、相关的进度活动、所需资源、成本估算、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技术参考文献和协议信息。
                      项目文件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项目文件为需求文件。可能需要在需求文件中反映经批准的变更。如果在创建WBS过程中提交了变更请求并获得了批准,那么应该更新需求文件,以反映经批准的变更。
 
       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是指产生项目产品阶段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这些产品经过的所有过程。它涉及到项目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实现该产品或服务所需要开展的各项具体工作。项目的范围要求能确保该项目所覆盖的单项工作和整体工作的全部要求,从而促使项目工作成功完成。项目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项目产品范围是指客户对项目最终产品或服务所期望包含的特征和功能的总和。项目的产品范围有可能包括单一的产品,也有可能包括多种项目产品。
        (2)项目工作范围是指为了交付满足产品范围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完成的全部工作的总和。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可以是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成果。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过程。这个过程用于确保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确定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就是保证项目利益相关者在项目要产生什么样的可交付成果方面达成共识,也要在如何生产这些可交付成果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项目产品范围与项目工作范围的范围管理必须很好地结合,确保项目工作可以得到项目的最终可交付成果。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5个过程。
        (1)编制范围管理计划。制定一个项目范围管理计划,以规定如何定义、检验、控制范围,以及如何创建与定义工作分解结构。
        (2)范围定义。给出关于项目和产品的详细描述。这些描述写在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里,作为将来项目决策时的基础。
        (3)创建工作分解结构。将项目的可交付物和项目工作细分为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单元。在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就是WBS。工作分解结构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构成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WBS为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范围变更提供了基础。
        (4)范围确认。决定是否正式接受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物。
        (5)范围控制。监控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变更。
 
       收集需求
        收集需求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求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为定义和管理项目范围(包括产品范围)奠定基础。
               输入
                      范围管理计划
                      范围管理计划使项目团队知道应该如何确定所需收集的需求的类型。
                      需求管理计划
                      需求管理计划规定了用于收集需求过程的工作流程,以便定义和记录干系人的需要。
                      干系人管理计划
                      从干系人管理计划中了解干系人的沟通需求和参与程度,以便评估并适应干系人对需求活动的参与程度。
                      干系人登记册
                      从干系人登记册中了解哪些干系人能够提供需求方面的信息。干系人登记册也记录了干系人对项目的主要需求和期望。
                      项目章程
                      从项目章程中了解项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高层级描述,并据此收集详细的需求。
               工具与技术
                      访谈
                      访谈是通过与干系人直接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访谈的典型做法是向被访者提出预设和即兴的问题,并记录他们的回答。访谈有经验的项目参与者、发起人和其他高管,以及主题专家,有助于识别和定义所需产品可交付的成果特征和功能。访谈也可用于获取机密信息。
                      焦点小组
                      焦点小组是召集预定的干系人和主题专家,了解他们对所讨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由一位受过训练的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互动式讨论。焦点小组往往比“一对一”的访谈更热烈。
                      引导式研讨会
                      引导式研讨会把主要干系人召集在一起,通过集中讨论来定义产品需求。研讨会是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和协调干系人差异的重要技术。由于群体互动的特点,被有效引导的研讨会有助于参与者之间建立信任、改进关系、改善沟通,从而有利于干系人达成一致意见。此外,研讨会能够比单项会议更早地发现问题,更快地解决问题。
                      群体创新技术
                      可以组织一些群体活动来识别项目和产品需求。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群体创新技术:
                      .头脑风暴法:一种用来产生和收集对项目需求与产品需求的多种创意的技术。头脑风暴法本身不包含投票或排序,但常与包含该环节的其他群体创新技术一起使用。
                      .名义小组技术:用于促进头脑风暴的一种技术,通过投票排列最有用的创意,以便进一步开展头脑风暴或优先排序。
                      .概念/思维导图:把从头脑风暴中获得的创意整合成一张图的技术,以反映创意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激发新创意。
                      .亲和图:用来对大量创意进行分组的技术,以便进一步审查和分析。
                      .多标准决策分析:借助决策矩阵,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诸如风险水平、不确定性和价值收益等多种标准,从而对众多方案进行评估和排序的一种技术。
                      群体决策技术
                      群体决策技术就是为达成某种期望结果,而对多个未来行动方案进行评估的过程。本技术用于生成产品需求,并对产品需求进行归类和优先级排序。
                      达成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一致同意:每个人都同意某个行动方案。
                      .大多数原则:获得群体中超过50%人员的支持,就能做出决策。把参与决策的小组人数定为奇数,以防止因平局而无法达成决策。
                      .相对多数原则:根据群体中相对多数者的意见做出决策,即便未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这种方法通常在候选项超过两个时使用。
                      .独裁:在这种方法中,由某一个人为群体做出决策。
                      在收集需求过程中,上述群体决策技术都可以与群体创新技术联合使用。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指设计一系列书面问题,向众多受访者快速收集信息。问卷调查方法非常适用于以下情况:受众多样化,需要快速完成调查,受访者地理位置分散,并且适合开展统计分析。
                      观察
                      观察是指直接察看个人在各自的环境中如何执行工作(或任务)和实施流程。当产品使用者难以或不愿清晰说明他们的需求时,就更需要通过观察来了解他们的工作细节。观察,也称为“工作跟踪”,通常由观察者从外部来观看业务专家如何执行工作。也可以由“参与观察者”来观察,他通过实际执行一个流程或程序,来体验该流程或程序是如何实施的,以便挖掘出隐藏的需求。
                      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在实际制造预期产品之前,先造出该产品的实用模型,并据此征求对需求的早期反馈。原型法支持渐进明细的理念,需要经历从模型创建、用户体验、反馈收集到原型修改的反复循环过程。在经过足够的反馈循环之后,就可以通过原型获得足够的需求信息,从而进入设计或制造阶段。
                      标杆对照
                      标杆对照将实际或计划的做法(如流程和操作过程)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做法进行比较,以便识别出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标杆对照所采用的可比组织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系统交互图
                      系统交互图是范围模型的一个例子,它是对产品范围的可视化描绘,显示业务系统(过程、设备、计算机系统等)及其与人和其他系统(行动者)之间的交互方式。系统交互图显示了业务系统的输入、输入提供者、业务系统的输出和输出接收者。
                      文件分析
                      文件分析就是通过分析现有文档,识别与需求相关的信息,来挖掘需求。可供分析的文档很多,包括商业计划、营销文献、协议、建议邀请书、现行流程、逻辑数据模型、业务规则库、应用软件文档、业务流程或接口文档、用例、其他需求文档、问题日志、政策、程序和法规文件等。
               输出
                      需求文件
                      需求文件描述各种单一需求将如何满足与项目相关的业务需求。一开始,可能只有高层级的需求,随着有关需求信息的增加而逐步细化。只有明确的、可跟踪的、完整的、相互协调的,且主要干系人愿意认可的需求,才能作为基准。需求文件的格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份按干系人和优先级分类列出全部需求的简单文件,也可以是一份包括内容提要、细节描述和附件等的详细文件。
                      需求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业务需求
                      可跟踪的业务目标和项目目标。
                      执行组织的业务规则。
                      组织的指导原则。
                      .干系人需求
                      对组织其他领域的影响。
                      对执行组织内部或外部团体的影响。
                      干系人对沟通和报告的需求。
                      .解决方案需求
                      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技术和标准合规性需求。?支持和培训的需求。
                      质量需求。
                      报告需求(可用文本记录或用模型展示解决方案需求,也可两者同时使用)。
                      .项目需求
                      服务水平、绩效、安全和合规性等。
                      验收标准。
                      .过渡需求
                      .与需求相关的假设条件、依赖关系和制约因素
                      需求跟踪矩阵
                      需求跟踪矩阵是把产品需求从其来源连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使用需求跟踪矩阵,可以把每个需求与业务目标或项目目标联系起来,这有助于确保每个需求都具有商业价值。需求跟踪矩阵提供了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跟踪需求的一种方法,有助于确保需求文件中被批准的每项需求在项目结束的时候都能交付。需求跟踪矩阵还为管理产品范围变更提供了框架。
                      需求跟踪包括跟踪以下内容:
                      .业务需要、机会、目的和目标。
                      .项目目标。
                      .项目范围/WBS可交付成果。
                      .产品设计。
                      .产品开发。
                      .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
                      .高层级需求到详细需求。
                      应在需求跟踪矩阵中记录每个需求的相关属性。需求跟踪矩阵中记录的典型属性包括唯一标识、需求的文字描述、收录该需求的理由、所有者、来源、优先级别、版本、当前状态和状态日期。为确保干系人满意,可能需要增加一些补充属性,如稳定性、复杂性和验收标准。
 
       项目范围管理
        要保证项目成功地完成所要求的全部工作,而且只完成所要求的工作。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项目启动:对项目或项目的阶段授权。
        (2)范围计划:制定一个书面的范围陈述,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基础。
        (3)范围定义:把项目应提交的成果进一步分解成为更小、更易管理的组成部分。
        (4)范围确认:正式地认可项目满足了范围要求。
        (5)范围变更控制:控制项目范围的变更。
   题号导航      2021年下半年 网络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70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