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14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下午试卷 案例
  第1题      
  知识点:   承建单位   建设单位   招标   安装工作   结论   评审   实施计划   系统工程   信息化   信息系统工程   综合布线   总体设计

 
【说明】
某企业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包含综合布线工程、网络工程、主机系统工程、企业业务软件开发工程等4个子项目。建设单位甲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建单位,某知名集团公司丁的全资子公司乙经过竞标,贏得工程合同。建设单位甲委托监理公司丙承担项目的监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亊件1:工程正式开工之前,乙方项目经理对综合布线工程、网络工程、主机系统工程等子项目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计划,由于工期较紧,计划安排综合布线工程与网络工程、主机系统工程并行实施,同时完成安装工作并进行加电联调达到要求后,报监理方签字认可。
亊件2:在项目业务软件开发实施过程中,由于乙方未按要求投人所需的主要技术人员等原因,导致项目进度滞后,甲、丙方多次要求乙方尽快补齐所缺人员。迫于甲、丙方的一再督促,乙方在甲、丙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从母公司丁抽调多名资深技术人员加人到本项目的现场开发工作中。丙方在巡査中发现后向乙方发“停工令”,要求新加入人员所承担的工作暂时停工。乙方认为监理方的做法错误并影响了工程进度,并应该补偿由此造成的工期损失。
亊件3:为了确保项目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完成后,进人评审过程。甲、丙方对此非常重视,聘请了数位资深业务专家和信息化专家参加评审会。评审会由信息化专家主持,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得出了评审结论。会后,参会的几位监理工程师经过讨论,形成最终的监理意见。
亊件4:在专题监理会议上,甲方现场负责人发言指出:由于甲方业务及其流程发生变化,要求在实施的应用软件功能方面做相应的变更。会后,乙方经过缜密的研究认为功能有增有减,总的工作量与原来差别不大,同意了甲方的变更要求并付诸实施。
 
问题:1.1   作为监理工程师,你认为事件1中的安排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1.2   在事件2中,作为监理工程师,请回答:
(1) 监理方的做法是错误的吗?请说出理由。
(2) 乙方抽调人员的资质有问题吗?请说出理由。
(3) 应该给乙方相应的工期补偿吗?
 
问题:1.3   请指出事件3中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做法。
 
问题:1.4   请指出事件4中应用软件变更中存在的错误做法。
 
 
 

   知识点讲解    
   · 承建单位    · 建设单位    · 招标    · 安装工作    · 结论    · 评审    · 实施计划    · 系统工程    · 信息化    · 信息系统工程    · 综合布线    · 总体设计
 
       承建单位
        负责具体实施的承建方应该有自己的项目管理,监理方代表项目建设方对承建方提出的工程计划进行监督和协调,对一些关键点进行控制。这些关键点主要属于进度、资金及质量的范畴,但不能涉及管理细节。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以承建方为主,并强调在项目中组织并制定相关计划。
        在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承建方可能有多个,比如硬件提供商、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等。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专业化能促进生产效率和提高生产质量,故而承建方常常分解成一定的层次结构,如总承包商和分包商等,从而使一部分人或企业专注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从市场的角度看,总承包商既是买方又是卖方;从工程合同的角度来讲,他既要对建设方负全部法律责任,又要根据分包合同对分包商进行管理并履行义务,所有的主合同都会限定总承包商可以分包的最大范围。总承包商只能将某些具体的工程施工分包给分包商,但不能分包合同的责任和义务。总承包商不能期望通过分包逃避自己在合同中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作为分包商,一般情况下不与建设方直接发生合同关系。分包商只接受总承包商的统筹安排和调度,它只对总承包商承担分包合同内规定的责任并履行规定的义务。
        如果总承包商违反分包合同,则应该赔偿分包商的经济损失;分包商违反分包合同并造成建设方对总承包商的罚款或制裁,则分包商应该赔偿总承包商的损失。分包商是从总承包商处按分包合同索回其应得部分的,如果总承包商无力偿还债务,则分包商也同样蒙受损失,因此分包商的利益通常与总承包商的利益密切相关。
 
       建设单位
        建设方是建设项目的主要投资者,有时也是项目的最终使用者,是在工程建设阶段的全权代表,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如投资额度、工程质量、投入使用时间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着建设方的切身利益。虽然承建方、监理方与建设方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但由于建设方是投资方,掌握着项目的最终资源——决定了其他方为从属地位,所以说建设方对工程项目管理起着主导性作用。建设方加强和改善对项目的管理是从根本上实现项目按质如期完成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为项目管理集体中的主要负责人,建设方的作用是阐明本项目的目标并确认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组织协调参与各方为此目标而通力合作,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做出决策。但在某些具体的项目管理事务中,建设方并不总是处于主要负责人的地位,还要作为裁判、支持者、服务员及督促员的角色。
 
       招标
        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因此必须进行招标。
        (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2)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招标代理机构
               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
               (2)有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
               (3)有符合规定条件,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库。
               从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其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从事其他招标代理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其资格认定的主管部门由国务院规定。
               招标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宜。
               招标公告
               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3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投标邀请书应当载明的事项与招标公告相同。
               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国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给予歧视待遇。
               招标文件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
               国家对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有规定的,招标人应当按照其规定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相应要求。招标项目需要划分标段、确定工期的,招标人应当合理划分标段、确定工期,并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
               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安装工作
               网络实施过程
               网络实施是在网络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备的购买、安装、调试、培训和系统切换等工作。网络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1)工程实施计划
               安装网络设备之前,需要准备一个工程实施计划,列出需安装的项目、安装费用、安装负责人等,以便控制投资和进度,按进度要求完成安装任务。工程实施计划必须包括网络实施阶段的设备验收、人员培训、系统测试以及网络运行维护等具体事务的处理,必须合理安排工程实施的时间,并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
               2)网络设备到货验收
               订购的网络设备到货后,在安装调试之前,必须先进行严格的功能和性能测试,以保证购买的产品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3)设备安装
               网络系统的工程安装和调试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安装项目一般可分为布线系统、网络设备、主机服务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几个部分,不同部分应由专门的工程师进行安装调试。
               4)系统测试
               系统安装完毕,要进行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保证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
               5)系统试运行
               系统调试完毕后,进入试运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验证系统在功能上、性能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若没有达到,则需要不断调整直至达到用户要求。
               6)系统切换
               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达到稳定可靠的水平,就可以进行系统切换了。系统切换是指从原有人工或计算机系统上迁移到新平台上工作。具体有三种切换方法:双运行方式(两种运行方式同时运行)、逐步替代法(用新系统逐步替代原有的网络系统)和直接切换法(停止旧系统,启动新系统)。显然,这三种方法的可靠性和成本各不相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人员培训
               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业务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网络系统往往需要网络管理员来维护网络、协调网络资源的使用。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是一种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和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它是一种集成化的通用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建筑物内的多种信息。
               在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中,除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外,通常还会有电话系统、楼宇控制系统等各种专业布线系统。传统的做法是:为不同的专业系统配置不同的线缆、插座及接头等不同的布线材料来构成各自的网络;连接这些不同网络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互不兼容,只要变动终端机的位置,就得重新布放新的线缆,安装新的插座。在这种传统的布线方式下,因办公室的重新规划及办公设备的变更而导致的布线系统的变更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同时,对于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故障的检查和排除都不太方便。
               为解决传统布线方式中的种种弊端,工业界推出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及监控设备的布线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采用统一的线缆、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当终端机的位置需要变动时,只需将其插入新地点的插座上,然后做一些简单的跳线即可,不需要再布放新的线缆,也不需要再安装新的插孔。另外,SCS采用星型结构,系统的管理维护及故障的检查和排除也非常方便。SCS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及多元化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SCS可以划分为以下6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用户端子)。
               ◆水平布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将用户的终端设备连接到布线系统的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所包含的硬件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或面板)、连接软线以及适配器或连接器等连接附件。
               工作区是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它的服务面积一般按5~10m2估算,每个工作区设置一个电话插座和一个计算机插座。信息插座是终端设备与水平子系统连接的接口,8针模块化信息插座是为所有的综合布线系统推荐的标准I/O插座。
               信息插座的数量一般由使用者的数量决定,如果使用者的数量不能确定,有一些经验值可供参考。根据经验,在办公环境下一般可考虑9m2设置一个工作区,安装一对信息插座(一个接电话,一个接计算机)。但这仅是一个参考,在具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和用户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用户工作区与布线系统主干的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由每层配线间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和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等组成。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布线子系统起着支线的作用,它将所有用户端通过一些连接件连接到配线设备上。
               水平布线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常用的布线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铺设管线方式,它采用星状结构,利用金属线槽或金属管从布线系统的干线接线间或卫星接线间直接引到每个信息点;另一种是线槽管道布线法,通常是在天花板内安装线槽,再用管线从线槽引到每个插座。
               在新建建筑中,布线系统的设计应在设计大楼的图纸时考虑,并融进大楼的弱电图中,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暗铺相关的线槽和管线,预留墙面出口,安装插座底盒。
               3)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各管理间、设备间的子系统,又称垂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骨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供干线电缆走线用的垂直或水平通道。
               ◆设备间与网络接口之间的连接电缆。
               ◆设备间与建筑群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电缆。
               ◆干线接线间与各卫星接线间之间的连接电缆。
               ◆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之间的电缆。
               综合布线系统的干线可根据距离的远近和用户对传输速率及传输质量的要求,选择大对数双绞线或光缆。一般在楼内的语音通信采用3类的大对数双绞线作为主干;数据通信可以采用高品质的5类双绞线,也可以采用光缆;如果电磁干扰严重,则推荐采用光缆作为数据主干。在做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每一层楼的干线需求,总结出整座楼的干线总体需求,确定干线电缆的种类及其大小尺寸,然后确定干线电缆的路由通道。
               干线的路由通道有两大类,即封闭型和开放型。开放型通道通常是指在建筑物的地址集中安装大型通信设备的场所,如PABX(自动用户小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枢等。
               4)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主要用来安放网络关键设备,地位十分重要。并非每一个综合布线系统都有设备间子系统,但在大型建筑物中一般是有的,而且有时还不止一个。设备间子系统中的电话、数据、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宜设在一个房内。必要时,也可以分别设置,但程控交换机及计算机主机房距离设备间不宜太远。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在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配电系统(不间断电源UPS)和安全因素(设备接地等)。
               5)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对布线电缆进行端接及配线管理的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通常设置在一幢大楼的中央设备机房和各个楼层的配线间,一般由配线架和相应的跳线组成。通过管理子系统,用户可以在配线架上灵活地更改、增加、转换和扩展线路,而不需要专门的工具或专业的技术人员。正是通过这些功能,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才具有传统布线无法比拟的开放性、扩展性和灵活性。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由连接楼群之间的通信传输介质及各种支持设备组成的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也称为户外子系统,其传输介质除了各种有线手段之外,还包含其他无线通信手段,如微波、无线电通信等。
               户外电缆在进入大楼时通常在入口处经过一次转接接入户内系统,在转接处可以加上电器保护设备。现代化电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线路在进入楼群时一般都考虑这一点,主要是避免因雷击或与高压线接触而给人和设备带来的损失。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方式有以下几种: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直埋沟内敷设方式和架空等。不同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结构化综合布线方面的标准有EIA/TIA 568A和EN 50173,分别是北美和欧洲标准。它们都规定利用铜介质双绞线的特性实现数据链路的平衡传输,只是在抗电磁干扰要求方面有差异。ISO/IEC 11801是1995年由ISO确定的国际标准。我国相关规范如下。
               ◆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网络主干设备安装调试
               在网络布线工程完工且验收合格后,一旦选配的局域网主干设备到货,就进入了网络主干构建阶段。构建从设备安装调试开始,通常由设备供应商派出的技术人员进行。网络管理员的任务是在参加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的同时尽快熟悉系统构建的操作,并且把好安装调试质量关。
               网络主干交换设备安装调试的步骤通常如下。
               1)拆箱检验
               网络管理员与设备供应商共同打开硬件设备的包装箱,确认其中的设备符合订购要求,确认包装中的内容与装箱单一致,确认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损,确认所配置的软件、说明书和附件齐备。
               2)设备安装
               网络主干使用的交换机通常都是机架式设备,配备带有风扇的专门机柜。将交换机通过支架安装固定在机柜内。注意:要确认电源插座的电压和设备卡上规定的电压相符,连接好设备电源。
               3)连接网络线缆
               交换机上常见的双绞线通信端口有两种:一种是供直接连接用户设备的直通电缆端口;另一种是供与其他交换机连接的级联端口。线缆用的都是RJ-45插头,安装时要注意看说明书。
               配备千兆以太网的光纤接口交换机,需要使用不同的千兆以太网接口转换器(GBIC),分别提供对100Base-LX、1000Base-SX和1000Base-LH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使用长波/短波激光信号传输的支持。GBIC使用SC(方型接口)类型的光缆插头,光缆另一端使用的插头类型要与所连接的设备匹配。注意:使用光纤跳线时,光纤类型要与GBIC支持的光纤类型匹配。最后根据网络设计方案将交换机网络线缆连接好。
               4)连接交换机控制台设备
               交换机通常都提供一个串行接口,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接口连接计算机终端设备,监控、配置、调试和管理交换机。通常,技术人员通过交换机配件中提供的转换线缆,将一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上标识为控制台的串行口,在用作控制台的计算机上启动终端仿真程序。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在于无论交换机是否与网络连通,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配置管理操作。
               5)加电调试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打开交换机电源开关,观察加电自检。通常加电后交换机所有端口的指示灯都闪亮,然后按照设备内置的程序进行硬件检测。在检测时各种指示灯会不断地变化状态,报告检测的进展情况。同时在控制台计算机屏幕上有文字显示。设备加电自检后显示的具体内容随设备的不同而各异,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一切与说明书所示的情况一样,则表示加电自检通过。
               6)主干设备参数配置
               在完成了局域网主干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自检正常,网络线缆连接完毕后,就进入了网络主干设备参数配置阶段。对于一个仅用于小型办公室环境的简单局域网来说,如果数据通信仅限于第2层交换,接入层交换机又没有需要上连的主干交换机,设备提供的默认参数往往就可以满足联网要求,将入网设备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后,局域网就可以立即开始工作了。
               但是,对于一个具有多个层次且结构复杂的局域网而言,必须在完成对所有构成网络主干的交换机的系统参数配置后,局域网才能够正常工作。
               通常在进行网络主干设备配置前,应该制订一个计划,并且将计划以文档形式确认下来,画出网络布局示意图。在计划中,应该对各个设备的名称、访问密码、设备地址、设备模块和网络接口配置、设备链路的使用、设备上运行的网络协议和网络管理工作站等做出规定。
               进行交换机的参数配置通常有两种途径:通过与交换机控制台端口连接的计算机作为本地控制台进行配置和通过网络登录作为远程控制台进行配置。
               实施注意事项
               在网络实施任务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选择资质合格的施工单位。
               ◆加强工程协调。
               ◆照顾后续施工步骤。
               ◆把好产品关。
               ◆把好工程质量关。
               ◆特别关注光纤布线。
               ◆注意布线系统的防火。
               ◆重视屏蔽布线系统的接地问题。
               在布线实施的过程中,施工部门必须对所安装的线缆系统进行相关标准的测试,以保证质量的可靠性。
 
       结论
        从上面的概念和例子可以看出,要进行上面的白盒测试是需要投入巨大的测试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但是为什么还要进行白盒测试呢?原因如下。
        . 逻辑错误和不正确假设与一条程序路径被运行的可能性成反比。当我们设计和实现主流之外的功能、条件或控制时,错误往往开始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日常处理往往被很好地了解(和很好地细查),而“特殊情况”的处理则难以发现。
        . 我们经常相信某逻辑路径不可能被执行,而事实上,它可能在正常的基础上被执行。程序的逻辑流有时是违反直觉的,这意味着我们关于控制流和数据流的一些无意识的假设,可能导致设计错误。只有路径测试才能发现这些错误。
        . 印刷上的错误是随机的。当一个程序被翻译为程序设计语言源代码时,有可能产生某些打印错误,很多将被语法检查机制发现,但是,其他的错误只有在测试开始时才会被发现。打印错误出现在主流上和出现在不明显的逻辑路径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评审
        对设计部分是否完整地实现了需求中规定的功能、性能等要求,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关键的处理及内外部接口定义的正确性、有效性、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等都一一进行评审。
 
       实施计划
        (1)工作任务的分解:指对开发中应完成的各项工作按子系统(或系统功能)划分,指定专人分工负责。
        (2)进度:指给出各项工作的预定日期和完成日起,规定任务完成的先后顺序及完成的界面。可用PERT图或甘特图表示进度。
        (3)预算:指逐项列出本项目所需要的劳务以及经费的预算,包括办公费、差旅费、资料费,等等。
        系统说明书内容指南
        1.引言
        1.1摘要
        (摘要说明所建议开发的系统的名称、目标和功能。)
        1.2背景
        (1)项目的承担者
        (2)用户
        (3)本系统和其他系统或机构的关系和联系
        1.3参考和引用资料
        (1)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2)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3)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
        (列出上述文件资料的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和制定单位,说明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1.4专门术语定义
        (本文件所用到的术语。)
        2.项目概述
        2.1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
        (简要地说明本项目在开发中须进行的各项主要工作,这些工作是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必要条件,而逻辑模型是书写系统说明书的基础。)
        2.2系统需求说明
        (新系统是在现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新系统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对系统调查清楚,掌握现行系统的真实情况,了解用户的新要求和问题所在。)
        2.2.1现行系统的现状调查说明
        (列出现行系统的目标、主要功能、用户要求等,并简要指出问题所在。)
        2.2.2业务流程说明
        (简要说明现行系统现场工作流程和事务流程概况。反映这些业务流程的业务流程图,若需要,可另附。)
        2.3系统功能说明
        (在现行系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透过具体工作,分析组织内信息、数据流动的路径和过程,真正弄清用户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系统的功能要求。)
        2.3.1新系统功能要求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需求的高度概括,是调查研究的重要产物,它源于现行系统,又高于现行系统。这里主要通过数据流程图概况说明系统的功能要求。)
        (1)系统的目标
        (从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分析中,说明新系统有哪些目标。)
        (2)新系统的功能要求
        (列出新系统的主要功能)
        (3)验收
        (简单说明分析员和用户一起讨论分析的验收是否达到要求。)
        2.4系统的数据要求说明
        (从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分析逻辑数据结构,标识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记录和文件的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4.1系统的数据要求
        (这里的数据是指静态数据,即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作为参考的数据,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一般不随运行而改变。)
        (1)数据项定义
        (说明数据项定义中出现的例外情况,列出作为控制或参考的主要数据项。)
        (2)容量
        (本系统所有数据项的总长度。)
        (3)用户
        (4)验收
        (指出验收情况。)
        2.4.2系统的数据要求的粗略估计
        (粗略估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动态数据的内容。)
        上述工作,再加上环境对系统影响的估计,以及研制时间和人力、物力引起的费用估计,构成系统规格说明书。
        3.实施总计划
        3.1工作任务的分解
        (对于项目开发中应完成的各项工作,按系统功能(或子系统)划分,指定专人(或小组)分工完成,指明每项任务的负责人。)
        3.2进度
        (给出每项工作任务的预定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规定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先后顺序以及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界面。)
        3.3预算
        (逐项列出本开发项目所需要的劳务(包括工作量/人)以及经费的预算(包括办公费、差旅费、资料费等)。)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它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体系,通常称之为霍尔三维结构,这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霍尔三维结构以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来概括地表示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也就是说,它将系统工程活动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想方法。
               逻辑维
               逻辑维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7个步骤:
               (1)明确问题。通过系统调查,尽量全面地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把问题讲清楚。
               (2)系统指标设计。选择具体的评价系统功能的指标,以利于衡量所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3)系统方案综合。主要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方案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4)系统分析。分析系统方案的性能、特点、对预定任务能实现的程度,以及在评价目标体系上的优劣次序。
               (5)系统选择。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各入选方案中择出最佳方案。
               (6)决策。在分析、评价和优化的基础上作出裁决并选定行动方案。
               (7)实施计划。这是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将系统付诸实施。
               以上7个步骤只是一个大致过程,其先后并无严格要求,而且往往可能要反复多次,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时间维
               时间维是系统的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从制定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
               (1)规划阶段。即调研阶段,目的在于谋求活动的规划与战略。
               (2)拟定方案。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
               (3)研制阶段。作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4)生产阶段。生产出系统的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安装计划。
               (5)安装阶段。将系统安装完毕,并完成系统的运行计划。
               (6)运行阶段。系统按照预期的用途开展服务。
               (7)更新阶段。即为了提高系统功能,取消旧系统而代之以新系统,或改进原有系统,使之更加有效地工作。
               知识维
               知识维是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霍尔把这些知识分为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类系统工程,如军事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等,都需要使用其他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信息化
        人们在生活和从事生产等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消息,接收者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消息被称为信息。信息的传送一般应借助一定的运载工具,并将信息变换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像空气一样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交流和处理信息,并根据它决策或采取行动。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取及时可靠的信息将成为第一需要。信息已同能源和材料一起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是资源,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信息与材料、能源不同,信息可以被很多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高,而且一条信息可以衍生出多条信息,取之不尽。信息与信息资源不同,信息的日常表现是无序的,但是信息本身存在着内在联系和规律,信息只有通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出现,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获取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称当前的社会为信息社会。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检索、传递、分析与显示的高技术群。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以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为中心。信息产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它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通信业。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如下。
        (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通常人们习惯用信息产业部门所制造的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信息从业者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粗略认为两者均超过50%以上,其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系统工程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现实信息系统,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
        管理模型指系统服务对象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分析和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模型,也称为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指系统处理信息的结构和方法。管理模型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信息处理模型中转化为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加工、使用的规则。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指可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事对象领域工作的人员,以及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与融合。
        从事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广阔的商务知识,懂得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组织性能,有较强的分析和评判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四个基本能力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等基本功能。
               (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识别信息有3种方法:一是由决策者识别;二是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三是先由系统分析员观察得到基本信息,再向决策人员调查,加以修正、补充。
               (2)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其一般模式如下图所示。
               
               数据传输
               信源即是信息的来源,编码是指把信息变成信号,所谓码,是指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符号序列。信道就是信息传递的通道,是传输信息的媒介,信道的关键问题是信道的容量。噪声就是杂音或干扰。译码是编码的反变换,其过程与编码相反。信宿即是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人、机器或者另一个信息系统。
               (3)信息的存储。数据存储的设备目前主要有3种: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对数据存储设备的一般按要求是存储容量大且价格便宜。信息存储的概念比数据存储的概念要广,主要问题是确定存储哪些信息、存储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存储、经济上是否合算等,这些问题都要根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确定。
               (4)信息的加工。信息加工的范围很大,从简单的查询、排序、归并到负责的模型调试及预测。
               (5)信息的维护。包括经常更新存储器中的数据,使数据保持合用的状态。广义上来讲,包括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6)信息的使用。指高速度和高质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
               信息系统分类
               信息系统分类方法很多,从应用角度,可以分成人工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从独立性角度,可分成独立信息系统和综合信息系统;从处理方式角度可分为批处理信息系统和联机处理信息系统。下面主要介绍以数据环境分类和以应用层次分类。
               (1)以数据环境分类。按照数据环境,可以把信息系统分为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数据文件是没有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虽然使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未实现共享。主题数据库建立了一些数据库与一些具体的应用有很大的独立性,数据经过设计,其存储结构与使用它的处理过程都是独立的,各种数据通过一些共享数据库被联系和体现;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一些数据库被组织为能保证信息检索和快速查询的需要,而不是大量的事务管理。
               (2)以应用层次分类。通常,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可以分成四级,分别是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务级。与此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也分为战略级信息系统(使用者都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战术级信息系统(企业中层经理及其管理部门)、操作级信息系统(服务型企业的业务部门)和事务级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业务人员)。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比一般技术工程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这是因为技术手段复杂;内容复杂,目标多样;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环境复杂多变。
               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从上图可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工程项目的重要区别所在。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既是给用户看的,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依据。系统说明书一旦讨论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做”。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除技术人员外,开发的各个阶段需要有业务人员的参加配合。开发的前期需要用户配合系统分析人员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后期需要用户承担测试、切换工作。为了使用户配合好开发工作,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下图是各开发阶段人力需求曲线。
               
               各个开发阶段的人力需求
               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信息系统,都要经历由初级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诺兰(Nolan)总结了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在1973年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在1980年完善了这一理论,人们称之为诺兰模型,如下图所示。
               
               诺兰模型
               (1)初装。从单位购买第1台计算机用于管理部门就开始了初装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初步意识到计算机对管理的作用,有少数人具备了初步应用能力。
               (2)蔓延。计算机初见成效吸引力人们,使信息系统扩散到多数部门,便进入了蔓延阶段。在这一阶段,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很快,但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数据具有不一致性、共享性差等。这个阶段的投资迅速增长,但只有一部分系统取得实际效益。
               (3)控制。解决蔓延阶段的问题,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对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严格的控制代替了自由蔓延。这一阶段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控制阶段投资增长较慢。
               (4)集成。在控制的基础上,硬件重新链接,在软件方面建立集中式数据库和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的系统,这就是集成。诺兰认为前3个阶段属于“计算机时代”,从第4个阶段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这个阶段由于各种硬件、软件设备大量扩充,投资迅速增长。
               (5)数据管理。集成之后进入数据管理阶段。
               (6)成熟。成熟的信息系统应能满足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要求,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管理。
 
       综合布线
        1.概念及相关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PDS)是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在统一的传输介质上建立的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
        目前在综合布线领域被广泛遵循的标准是EIA/TIA-568A。在此标准中把综合布线系统分为6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如下图所示。
        
        EIA/TIA-568A标准中描述的综合布线系统
        各子系统的功能如下:
        .工作区子系统:实现工作区终端设备与水平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线缆组成。工作区常用设备是计算机、网络集散器(Hub或Mau)、电话、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和音响等。
        .水平子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间的连接,将用户工作区引至管理子系统: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是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它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如果需要某些宽带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信息出口采用插孔为ISDN8芯(RJ45)的标准插口,每个信息插座都可灵活地运用,并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可随意更改用途。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互连配线架根据不同的连接硬件分为楼层配线架(箱)IDF和总配线架(箱)MDF,IDF可安装在各楼层的干线接线间,MDF一般安装在设备机房。
        .垂直干线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BX)、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是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该子系统通常是两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系统由建筑物内所有的垂直干线多对数电缆及相关支撑硬件组成,以提供设备间总配线架与干线间楼层配线架之间的干线路由。常用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电缆和光缆。
        .设备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组成,作用是将计算机、PBX、摄像头、监视器等弱电设备互连起来并连接到主配线架上。设备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集线器(Hub)、网络交换机(Switch)、程控交换机(PBX)、音响输出设备、闭路电视控制装置和报警控制中心等。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是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一部分,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它由电缆、光缆和入楼处的过流过压电气保护设备等相关硬件组成,常用介质是光缆。
        2.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
        综合布线的范围应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范围来定,主要有单幢建筑和建筑群体两种范围。
        .单幢建筑:一般是指在整幢建筑内部敷设的通信线路,还应包括引出建筑物的通信线路。
        .建筑群体: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范围除包括每幢建筑内的通信线路外,还需包括各幢建筑之间相互连接的通信线路。
        上述范围是从基本建设和工程管理的要求考虑的,与今后的业务管理和维护职责等的划分范围有可能不同。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范围应根据网络结构、设备布置和维护办法等因素来划分。
        3.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场合和服务对象
        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场合和服务对象有以下几类:
        .商业贸易类型:如商务贸易中心、金融机构、高级宾馆饭店、股票证券市场和高级商城大厦等高层建筑。
        .综合办公类型:如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公司总部等办公大厦以及办公、贸易和商业兼有的综合业务楼和租赁大楼。
        .交通运输类型:如航空港、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枢纽站、江海港区城市公共交通指挥中心等。
        .新闻机构类型:如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新闻通信及报社业务楼等。
        .其他重要建筑类型:如医院、急救中心、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工业企业及气象中心的高科技业务楼等。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也被称为概要设计,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关键的一步。系统的质量及一些整体特性基本上是由这一步的成果所决定的。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系统总体结构和基本框架的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系统总体布局设计和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模块化设计的工作任务包括如下内容。
        .按需求和设计原则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
        .决定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和职责。
        .分析和确定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确定模块间的信息传递。
        系统总体布局方案包括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系统资源配置设计方案。
   题号导航      2014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下午试卷 案例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第1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