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16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下午试卷 案例
  第1题      
  知识点:   成本预算   承建单位   分包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阶段   投标   招标   监控   评审   系统设计阶段   项目后评价   项目招标   信息化   业务系统   预算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经项目预算管理部门批准,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启动了社会保障核心平台及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项目。建设任务涉及到应用系统开发(含卡管理系统开发)、系统集成、卡片制作等工作,主要是对现有核心业务系统提供监控、审计、分析、整合、统一管理、统一发卡、统一结算和信息化管控等内容。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首先引入了监理单位,负责协助建设单位招标开始做好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 项目招标中,有关于测试部分的分包,恰好监理单位的上级主管公司具备投标资格也想参与测试分包投标
[事件2] 在系统设计阶段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工程师对承建单位提交的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事件3] 社会保障卡制卡工作预计花费6000万元,工期12个月。在工作进行到8个月的时候,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资料:成本预算为3000万元,实际支出成本为2500万元,挣值为2000万元。
[事件4] 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1年后,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单位进行项目后评价工作。
 
问题:1.1   针对事件1的描述,该监理单位的上级主管公司是否可以参与测试分包的投标?请分别说明理由和依据。
 
问题:1.2   针对事件2的描述,监理单位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时应把握哪些原则?
 
问题:1.3   针对事件3的描述,请计算项目成本偏差(CV)、进度偏差(SV)、成本绩效指数(CPI)和进度绩效指数(SPI)。
 
问题:1.4   针对事件4的描述,建设单位的要求是否合适?请分别说明依据和理由。
 
 
 

   知识点讲解    
   · 成本预算    · 承建单位    · 分包    · 监理单位    · 建设单位    · 设计阶段    · 投标    · 招标    · 监控    · 评审    · 系统设计阶段    · 项目后评价    · 项目招标    · 信息化    · 业务系统    · 预算
 
       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是在分解项目的基础上将项目估算的成本落实到各个单项工作上,以作为确定各单项工作和活动的成本定额。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用于确定项目成本控制的标准,以及制定项目以外成本的使用规则。成本预算的准确度会比成本估算的准确度高。
        在信息系统工程筹建、规划及建设的不同阶段,预算的准确程度不同,预算的类型分为量级预算、预算估算和最终概算。这种分类方法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预算的时间,以及如何使用和精确度上。
        (1)量级预算。该预算在信息系统筹建或规划的早期阶段,甚至建设之前进行,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相关人员提供决策支持。这种预算的精确度一般较差,参考的偏差范围为-25%~75%,即项目的实际成本低于量级预算的25%,或者高于量级预算75%的偏差通常是可以接受的。在目前的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中,偏差范围更大的情况也比较多。
        (2)预算估算。预算估算被用来将资金划入一个组织,如某某工程拨款。许多建设单位建立至少两年的预算,预算估算在信息系统工程完成前一到两年做出。其精确度一般为-10%~25%,即项目的实际成本可能低于预算估算的15%,或者高于预算估算的25%。
        (3)最终概算。提供一个相对精确的项目概算,常用于许多项目采购决策的制定,因为这些决策需要精确的预算。也常用于估算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最终成本,其精确度通常在-5%~10%,即项目的实际成本可能低于预算估算的5%,或高于预算估算的10%。
        最终概算按照概算编制中针对工程项目WBS分解的详细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单位工程概算。单位工程概算在初步设计阶段概略计算单位工程建设费用,在WBS下,按照单位信息系统工程实施概算,它由工程中的直接工程费、间接费、硬件费、软件开发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组成。
        ②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以各个单位工程概算为基础来编制,根据建设项目中所包含的单项工程个数的不同,其内容也不相同。当建设项目只有一个单项工程时,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还应包括工程建设的其他费用、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及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当建设项目包括多个单项工程时,这部分费用列入项目总概算中。
        ③总概算。即整个工程项目总的概算。
        信息系统工程的成本估算工具也可以用来进行成本预算,概预算具有单件性、建设周期长且程序复杂、工期的差异性等特点。信息系统工程概预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1)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成本预算不准确。
        (2)进行信息系统工程成本预算的人没有太多的成本预算经验,而且有低估的倾向,因此,由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审核估计和询问重要问题以确保预算不产生偏差是十分必要的。
 
       承建单位
        负责具体实施的承建方应该有自己的项目管理,监理方代表项目建设方对承建方提出的工程计划进行监督和协调,对一些关键点进行控制。这些关键点主要属于进度、资金及质量的范畴,但不能涉及管理细节。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以承建方为主,并强调在项目中组织并制定相关计划。
        在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承建方可能有多个,比如硬件提供商、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等。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专业化能促进生产效率和提高生产质量,故而承建方常常分解成一定的层次结构,如总承包商和分包商等,从而使一部分人或企业专注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从市场的角度看,总承包商既是买方又是卖方;从工程合同的角度来讲,他既要对建设方负全部法律责任,又要根据分包合同对分包商进行管理并履行义务,所有的主合同都会限定总承包商可以分包的最大范围。总承包商只能将某些具体的工程施工分包给分包商,但不能分包合同的责任和义务。总承包商不能期望通过分包逃避自己在合同中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作为分包商,一般情况下不与建设方直接发生合同关系。分包商只接受总承包商的统筹安排和调度,它只对总承包商承担分包合同内规定的责任并履行规定的义务。
        如果总承包商违反分包合同,则应该赔偿分包商的经济损失;分包商违反分包合同并造成建设方对总承包商的罚款或制裁,则分包商应该赔偿总承包商的损失。分包商是从总承包商处按分包合同索回其应得部分的,如果总承包商无力偿还债务,则分包商也同样蒙受损失,因此分包商的利益通常与总承包商的利益密切相关。
 
       分包
        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监理单位
        项目监理方服务于信息系统建设合同的建设方与承建方。接受建设方委托后,监理方作为工程承包合同的监督者,所执行的原则是使工程承包合同成为“平等条约”;作为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和工程款支付的签认者,所执行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因此监理方是为双方的利益服务的,而不仅仅为委托方服务。
        根据工程监理的深入程度不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可分为如下三种。
        (1)咨询式监理。只解答用户方就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其性质类似于业务咨询或方案咨询。这种方式费用最少,监理方的责任最轻,适合于对信息化有较好把握,并且技术力量较强的用户方采用。
        (2)里程碑式监理。将信息系统的建设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结束都设置一个里程碑,在里程碑到来时通知监理方进行审查或测试。一般来讲,这种方式比咨询式监理的费用要多,监理方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里程碑的确定需要承建方的参与,或者说监理合同的确立需要开发方的参与,否则就会因对里程碑的界定不同而引起纠纷。
        (3)全程式监理。一种复杂的监理方式,不但要求对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里程碑进行审查,还应该派相应人员全程跟踪并收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信息,不断评估承建方的开发质量和效果。这种方式费用最高,监理方的责任也最大,适合于那些对信息系统的开发不太了解且技术力量偏弱的用户采用。
        监理单位的主要作用如下。
        (1)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可以帮助建设单位更合理地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并合理且客观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监理由独立的第三方依据相关技术标准来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这样对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质量更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监理单位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技术标准,遵循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对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即在确保质量、安全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进度和投资。监理单位要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有关方面控制进行再控制,对承建单位项目控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2)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双方都希望由第三方在工程的立项、设计、实施、验收及维护等各个阶段的效果都给予公正、恰当且权威的评价,这就需要监理单位来协调和保障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
        (3)由于建设单位在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普遍存在缺乏人才和经验不足的问题,实践证明建设单位自行管理对于提高项目投资的效益和建设水平是无益的。通过第三方的专业服务,帮助建设单位对项目实施控制,并对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都做出约束,是监理作用一个重要体现。
 
       建设单位
        建设方是建设项目的主要投资者,有时也是项目的最终使用者,是在工程建设阶段的全权代表,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如投资额度、工程质量、投入使用时间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着建设方的切身利益。虽然承建方、监理方与建设方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但由于建设方是投资方,掌握着项目的最终资源——决定了其他方为从属地位,所以说建设方对工程项目管理起着主导性作用。建设方加强和改善对项目的管理是从根本上实现项目按质如期完成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为项目管理集体中的主要负责人,建设方的作用是阐明本项目的目标并确认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组织协调参与各方为此目标而通力合作,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做出决策。但在某些具体的项目管理事务中,建设方并不总是处于主要负责人的地位,还要作为裁判、支持者、服务员及督促员的角色。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监理进行质量控制的要点如下。
        (1)了解建设单位的建设需求和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协助建设单位制定项目质量目标规划和安全目标规划。
        (2)对各种设计文件提出设计质量标准。
        (3)进行设计过程跟踪,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与承建单位协调解决。审查阶段性成果,并提出监理意见。审查承建单位提交的总体设计方案,审查承建单位对关键部位的测试方案。
        (4)协助承建单位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5)协助承建单位完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6)组织设计文件及设计方案交底会,制定质量要求标准。
 
       投标
        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的,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项目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则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
        两或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禁止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招标
        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因此必须进行招标。
        (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2)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招标代理机构
               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
               (2)有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
               (3)有符合规定条件,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库。
               从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其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从事其他招标代理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其资格认定的主管部门由国务院规定。
               招标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宜。
               招标公告
               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3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投标邀请书应当载明的事项与招标公告相同。
               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国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给予歧视待遇。
               招标文件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
               国家对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有规定的,招标人应当按照其规定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相应要求。招标项目需要划分标段、确定工期的,招标人应当合理划分标段、确定工期,并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
               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监控
        主要包括故障监控和性能、流量、负载等状态监控,这些监控关系到集群的健康运行及潜在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干预。
        (1)服务故障、状态监控:主要是对服务器自身、上层应用、关联服务数据交互监控;例如针对前端Web Server,就可以有很多种类型的监控,包括应用端口状态监控,便于及时发现服务器或应用本身是否崩溃、通过ICMP包探测服务器健康状态,更上层可能还包括应用各频道业务的监控,这些只是一部分,还有多种监控方式,依应用特点而定。还有一些问题需解决,如集群过大,如何高性能地进行监控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2)集群状态类的监控或统计,为合理管理调优集群提供数据参考,包括服务瓶颈、性能问题、异常流量、攻击等问题。
 
       评审
        对设计部分是否完整地实现了需求中规定的功能、性能等要求,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关键的处理及内外部接口定义的正确性、有效性、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等都一一进行评审。
 
       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工作应该自顶向下地进行。首先设计总体结构,然后再逐层深入,直至进行每一个模块的设计。总体设计主要是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划分(子系统)、设备(包括软、硬设备)的配置、数据的存储规律以及整个系统实现规划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
 
       项目后评价
        信息系统后评价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学科,涉及信息技术、市场分析、统计调研、统计分析、经济管理、过程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多个学科。信息系统后评价通过对已经建成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综合的调研、分析、总结,对信息系统目标是否实现,信息系统的前期论证过程、开发建设过程以及运营维护过程是否符合要求,信息系统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信息系统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等方面工作内容做出独立、客观的评价。
        信息系统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信息系统的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的工作。
               信息系统目标评价
               信息系统目标评价是信息系统后评价的重点所在,评价信息系统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就是信息系统是否实现了信息系统规划之初所设置的各种目标。进行信息系统目标评价时要分析和评价项目预设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同时判断信息系统项目立项时设定的各项目标的满足程度。
               信息系统过程评价
               信息系统过程评价是从过程分析和审查的角度来评价过程的符合性以及合理性。信息系统过程评价重点关注信息系统的全过程管理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针对过程管理中出现的重大偏差进行了及时应对和原因分析,是否完整地分析和预见了信息系统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偏差对信息系统开发和运维工作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等。信息系统过程评价还要对过程管理水平以及过程质量做出相应的评价。
               根据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特点,信息系统过程评价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前期论证阶段、信息系统招投标阶段、信息系统开发建设阶段以及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四个阶段的过程评价。
               信息系统效益评价
               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价是信息系统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它对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并为信息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提供判断依据。
               信息系统效益评价一般包括:
               .信息系统技术评价:包括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信息系统功能目标的实现程度,信息系统项目资源的使用效果,信息系统中的技术创新或对新技术的应用等。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主要集中于经济方面的分析。对于经营性的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包括项目财务分析和相关的经济分析;对于非经营性的信息系统则包括投资分析、成本分析和相关的经济分析。例如对于那些电子商务类的系统平台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其重点将集中于财务分析,如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内部投资回报率等指标的分析;对于电子政务类的系统平台则主要集中于投资分析和成本分析,集中于项目的投资额、项目的总成本和阶段成本等指标的分析。
               .信息系统管理效益评价:一般而言,信息系统都是为了支持传统的业务而开发出的支持性系统,它可以视为传统手工业务的扩展和延伸。与传统的业务模式相比,基于信息系统支持的工作模式具有效率更高、响应时间更快、所对应的管理效率更高、管理效益更好等特点。信息系统管理效益评价就是评价信息系统的应用为组织创造了怎样的管理效益。
               .信息系统社会效益评价:主要集中于评价信息系统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其中,社会效益包括信息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贡献,信息系统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信息系统对创造就业机会的贡献等;社会影响则包括信息系统可能产生的国际、国内影响,信息系统对国际交流、行业内交流的促进作用等。
               .信息系统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系统环境影响评价应体现信息系统可能给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带来的实际影响,对于那些在立项论证阶段认为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系统项目,还应将信息系统项目产生的实际环境影响与立项报告的环境影响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差异做出进一步的原因分析。
               信息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信息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主要是评价信息系统持续运营和发展的可能性,分析信息系统的既定目标是否能够持续实现,评价信息系统在未来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地不断升级,以及在组织范围内,未来是否能以相似的方式实施同类信息系统项目。
               信息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应结合信息系统的项目类型、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项目的技术特征和业务特征等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的在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以及信息系统在资金预算、人员配备、管理支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对信息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运营维护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人员的经验和能力、财务支持等内部因素,以及组织的战略规划、管理策略、市场前景、行业竞争等外部因素,信息系统可持续评价应基于对信息系统内外部因素的评价充分展开。
 
       项目招标
        项目招标方式一般有两种,即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请招标:
        .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招标:
        .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
        .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
        .需要向原中标人采购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否则将影响施工或者功能配套要求。
        .国家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应当按照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发售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
        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公开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
        .投标人须知(包括密封、签署、盖章要求等)。
        .投标人应当提交的资格、资信证明文件。
        .投标报价要求、投标文件编制要求和投标保证金交纳方式。
        .招标项目的技术规格、要求和数量,包括附件、图纸等。
        .合同主要条款及合同签订方式。
        .交货和提供服务的时间。
        .评标方法、评标标准和废标条款。
        .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信息化
        人们在生活和从事生产等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消息,接收者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消息被称为信息。信息的传送一般应借助一定的运载工具,并将信息变换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像空气一样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交流和处理信息,并根据它决策或采取行动。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取及时可靠的信息将成为第一需要。信息已同能源和材料一起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是资源,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信息与材料、能源不同,信息可以被很多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高,而且一条信息可以衍生出多条信息,取之不尽。信息与信息资源不同,信息的日常表现是无序的,但是信息本身存在着内在联系和规律,信息只有通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出现,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获取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称当前的社会为信息社会。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检索、传递、分析与显示的高技术群。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以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为中心。信息产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它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通信业。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如下。
        (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通常人们习惯用信息产业部门所制造的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信息从业者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粗略认为两者均超过50%以上,其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业务系统
        该重工集团有自己的管理模型。顶端按照工业4.0,集团管控,包括阿米巴经营模式;相应的流程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成本绩效。左边是信息化管控,右边是智能化建设,下面是精益管理,底下是企业文化。这样的管理需要用信息化系统去实现。
        在这架构中,ERP系统是基础,利用CRM系统和客户对接,SRM管理供应链,MES监控生产。利用OA把所有业务打通,而后利用专业软件,实现前端的商务智能分析。
        下图的物联网设想把MES系统和机床、物流以及检测设备连起来,做成物联化,把ERP升级到CRM或者SCRM,把供应商和客户打通,形成企业的互联网。
        
        智能工厂物联网体系
        下图是整个业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图。一个平台、两级部署、三层应用,包括商业分析、移动应用、企业门户和协同管理。
        
        智能工厂业务系统整体架构
        在业务系统这块,先后上线了ERP系统、PLM系统、OA系统和MES系统。上线的这些系统,虽然参与了生产、管理,打通了业务,却没有让领导层参与,反馈报告依然采用Excel、PPT。作为决策者,领导层更应该参与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过程。所以,2014年上线了帆软报表系统,提升了数据前端展示,利用某报表软件承担的BOSS系统决策,将领导层纳入管理体系。
 
       预算
        预算是指组织按照一定的业务量水平及质量水平,估计各项成本、计算预算成本,并以预算成本为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衡量其合理性。当实际状态和预算有了较大差异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编制预算是以预算项目的成本预测及IT服务工作量的预测为基础的。
        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有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其选择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政策。增量预算是以去年的数据为基础,考虑本年度成本、价格等的期望变动,调整去年的预算。在零基预算下,组织实际所发生的每一活动的预算最初都被设定为零。为了在预算过程中获得支持,对每一活动必须就其持续的有用性给出有说服力的理由。即详尽分析每一项支出的必要性及其取得的效果,确定预算标准。零基预算方法迫使管理当局在分配资源前认真考虑组织经营的每一个阶段。这种方法通常比较费时,所以一般几年用一次。
        .预算项目的成本预测。预算项目一般按照成本项目划分,一旦确定一般要保持稳定,这样一是可以使企业了解其成本变动趋势,进行纵向比较,也可以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二是为成本管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处理基础,如折旧可以按照成本类型的不同分别进行处理。
        在预算编制时,各预算项目的成本一般都是未知的,如加班工资、外部网收费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预测。预测这些成本是以从前IT会计年度的成本数据为基础或以未来工作量的预测为基础进行的。IT成本管理必须谨慎地估计不可控制的成本的变化。
        .IT服务工作量预测。IT工作量是成本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预测未来IT工作量。不仅成本管理活动需要估计工作量,在服务级别管理和容量管理中也需要对工作量进行预测。工作量预测将以工作量的历史数据为基础,考虑数据的更新与计划的修改,得出未来的IT工作量。
   题号导航      2016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下午试卷 案例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第1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