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18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63题      
  知识点:   安全体系   数据安全   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工程
  关键词:   数据安全   信息系统工程   安全   数据   信息系统        章/节:   安全管理       

 
保证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数据安全,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标签与识别
 
  B.  介质与载体安全保护
 
  C.  设置通信加密软件
 
  D.  数据监控和审计
 
 
 

 
  第21题    2017年上半年  
   49%
入侵检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手机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
  第13题    2017年下半年  
   30%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涉及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考虑到信息安全可持续的特性,我们可以把安全体系分为:实体安全、平台安全、..
  第25题    2012年下半年  
   56%
对入侵检测技术描述错误的是(25)。
   知识点讲解    
   · 安全体系    · 数据安全    · 系统工程    · 信息系统工程
 
       安全体系
        在网络安全的防护方面,主要的技术手段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扫描、安全扫描、日志审计、网页防篡改、私自拨号检测、PKI技术和服务等。下面就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进一步说明。
                      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密码技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安全协议、网络标准化组织的安全规范,以及安全操作系统等方面。防火墙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出入一个网络的权限,并迫使所有的连接都经过这样的检查,它主要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包过滤防火墙。也称为访问控制表。它根据定义好的过滤规则审查每个数据包,并根据是否与规则匹配来决定是否能够通过。
                      (2)应用网关防火墙。是指在网关上执行一些特定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以实现协议过滤和转发功能。
                      (3)代理服务器防火墙。主要使用代理技术来阻断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达到隐蔽内部网络的目的。
                      (4)状态检测防火墙。也称为自适应防火墙、动态包过滤防火墙,通过状态检测技术记录、维护各个连接的协议状态,并对IP包进行分析,决定是否能够通过,它具有很高的效率。
                      (5)自适应代理技术。自适应代理根据用户的安全策略,动态地适应传输中的分组流量。它整合了动态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代理技术,本质上是状态检测防火墙。
                      由于防火墙主要用于限制保护的网络和因特网之间或与其他网络之间进行相互的信息存取、传递操作,它处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因此网络应用受到结构性限制,内部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效率较低,而故障率较高。这些问题导致了:
                      (1)不能防范外部刻意的人为攻击;
                      (2)不能防范内部用户的攻击;
                      (3)不能防止内部用户因误操作而造成的口令失密及受到的攻击;
                      (4)很难防止病毒或受病毒感染的文件的传输。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指监视或在可能的情况下,阻止入侵者试图控制自己的系统或网络资源的各种努力。它是用于检测任何损害或企图损害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的行为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通过监视受保护系统的状态和活动,采用异常检测或误用检测的方式,发现非授权的或恶意的系统及网络行为,为防范入侵行为提供有效的手段。
                      入侵检测系统要解决的最基本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充分并可靠地提取描述行为特征的数据,以及如何根据特征数据,高效并准确地判断行为的性质。由系统的构成来说,通常包括数据源(原始数据)、分析引擎(通过异常检测或误用检测进行分析)和响应(对分析结果采用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三个模块。
                      入侵检测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
                      (1)特征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表示,系统的目标是检测主体活动是否符合这些模式。它可以将已有的入侵方法检查出来,但对新的入侵方法无能为力。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式既能够表达“入侵”现象,又不会将正常的活动包含进来。
                      (2)异常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异常于正常主体的活动,根据这一理念建立主体正常活动的“活动简档”,将当前主体的活动状况与“活动简档”相比较,当违反其统计规律时,认为该活动可能是“入侵”行为。异常检测的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活动简档”及如何设计统计算法,从而不把正常的操作作为“入侵”或忽略真正的“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特征检测、统计检测与专家系统。据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报告,国内送检的入侵检测产品中95%是属于使用入侵模板进行模式匹配的特征检测产品,其他5%是采用概率统计的统计检测产品与基于日志的专家知识库系统产品。
                      (1)特征检测。对已知的攻击或入侵的方式做出确定性的描述,形成相应的事件模式。当被审计的事件与已知的入侵事件模式相匹配时,即报警。原理上与专家系统相仿。其检测方法上与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式类似。目前基于对包特征描述的模式匹配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预报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但对于无经验知识的入侵与攻击行为无能为力。
                      (2)统计检测。统计模型常用于异常检测,在统计模型中常用的测量参数包括审计事件的数量、间隔时间及资源消耗情况等。常用的入侵检测5种统计模型为操作模型、方差、多元模型、马尔柯夫过程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方法的最大点是它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具有较高检出率与可用性。但是它的“学习”能力也给入侵者以机会通过逐步“训练”使入侵事件符合正常操作的统计规律,从而穿过入侵检测系统。
                      (3)专家系统。用专家系统对入侵进行检测,经常针对的是有特征入侵行为。所谓的规则,即是知识,不同的系统与设置具有不同的规则,且规则之间往往无通用性。专家系统的建立依赖于知识库的完备性,知识库的完备性又取决于审计记录的完备性与实时性。入侵的特征抽取与表达是入侵检测专家系统的关键。运用专家系统防范有特征入侵行为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完备性。
                      病毒和木马扫描
                      病毒是指一段可执行的程序代码,通过对其他程序进行修改来感染这些程序,使其含有该病毒的一个备份,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破坏。因此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潜伏、繁殖(也就是复制、感染阶段)、触发和执行4个阶段。
                      对于病毒的防护而言,最彻底的方法是不允许其进入系统,但这是很困难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采用“检测—标识—清除”的策略来应对。在病毒防护的发展史上,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简单扫描程序。需要病毒的签名来识别病毒。
                      (2)启发式扫描程序。不依赖专门的签名,而使用启发式规则来搜索可能被病毒感染的程序,还包括诸如完整性检查等手段。
                      (3)行为陷阱。即用一些存储器驻留程序,通过病毒的动作来识别病毒。
                      (4)全方位保护。结合以上反病毒技术组织的软件包,包括扫描和行为陷阱。
                      特洛伊木马(Trojans)是指一个正常的文件被修改成包含非法程序的文件。特洛伊木马通常包含具有管理权限的指令,它们可以隐藏自己的行踪(没有普通的窗口等提示信息),而在后台运行,并将重要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发回给黑客,以便进一步攻击系统。
                      木马程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Server(服务)端程序和Client(客户)端程序。其中Server端程序安装在被控制计算机上,Client端程序安装在控制计算机上,Server端程序和Client端程序建立起连接就可以实现对远程计算机的控制了。
                      首先,服务器端程序获得本地计算机的最高操作权限,当本地计算机连入网络后,客户端程序可以与服务器端程序直接建立起连接,并可以向服务器端程序发送各种基本的操作请求,并由服务器端程序完成这些请求,也就实现了对本地计算机的控制。
                      因为木马发挥作用必须要求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同时存在,所以必须要求本地机器感染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端程序是可执行程序,可以直接传播,也可以隐含在其他的可执行程序中传播,但木马本身不具备繁殖性和自动感染的功能。
                      反病毒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是类属解密和数字免疫系统。与入侵检测技术一样,现在的反病毒技术只能够对已有病毒及已有病毒的部分变种有良好的防护作用,而对于新型病毒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式,需要升级特征库才行。另外,它只对病毒、黑客程序和间谍软件这些恶意代码有防护作用,其他网络安全问题不属于其关注的领域。
                      安全扫描
                      安全扫描是指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端口进行安全性检查,它通常需要借助一个被称为“扫描器”的软件。扫描器并不是一个直接攻击网络漏洞的程序,它仅仅能够帮助管理员发现目标机的某些内在弱点,一个好的扫描器能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管理员查找目标主机的漏洞。它能够自动查找主机或网络,找到运行的服务及其相关属性,并发现这些服务潜在的漏洞。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安全扫描技术是一个帮助管理员找到网络隐患的工具,并不能直接解决安全问题,而且对未被业界发现的隐患也无法完全找到。
                      日志审计系统
                      日志文件是包含关于系统消息的文件,这些消息通常来自于操作系统内核、运行的服务,以及在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日志文件包括系统日志、安全日志和应用日志等。现在的Windows和UNIX(包括Linux)系统都提供了较完善的日志系统。
                      日志审计系统通过一些特定的、预先定义的规则来发现日志中潜在的问题,它可以用来事后亡羊补牢,也可以用来对网络安全攻击进行取证。显然它是一种被动式的、事后的防护或事中跟踪的手段,很难在事前发挥作用。
                      公共密钥基础设施
                      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是CA安全认证体系的基础,是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规范,为安全认证体系进行密钥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它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透明地提供采用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PKI由认证中心、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作废处理系统和客户端证书处理系统这5大系统组成。
                      PKI可以实现CA和证书的管理,密钥的备份与恢复,证书、密钥对的自动更换,交叉认证,加密密钥和签名密钥的分隔,支持对数字签名的不可抵赖性及密钥历史的管理等功能。PKI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认证、机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PKI技术主要借助于数字签名技术实现以上方面的功能,数字签名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在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抗抵赖性方面都有重要应用,特别是在大型网络安全通信中的密钥分配、认证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它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电子形式的签名,是实现认证的重要工具。数字签名是只有信息发送方才能够进行的签名,是任何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特殊的数字串同时也是对相应的文件和信息真实性的一个证明。
                      采用数字签名能够确认以下两点:一是信息是由签名者发送的;二是信息自签发到收到为止,没做任何修改。数字签名的特点是它代表了文件的特征。如果文件发生变化,数字签名的值也会发生变化,不同的文件会得到不同的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通过Hash函数与公开密钥算法来实现的,其原理如下。
                      (1)发送者首先将原文用Hash函数生成128位的数字摘要。
                      (2)发送者用自己的私钥对摘要进行加密形成数字签名,并且把加密后的数字签名附加在要发送的原文后面。
                      (3)发送者将原文和数字签名同时传给对方。
                      (4)接收者把收到的信息用Hash函数生成新的摘要,同时用发送者的公开密钥对信息摘要进行解密。
                      (5)将解密后的摘要与新的摘要对比,两者一致则说明传送过程中信息没有被破坏或篡改。
                      如果第三方冒充发送方发送了一个文件,由于接收方在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时使用的是发送方的公开密钥,因此只要第三方不知道发送方的私用密钥,解密后的数字摘要与计算机计算的新摘要必然是不同的。这就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确认发送方身份的方法。
                      数字签名有两种:一种是对整体信息的签名,它是指经过密码变换的被签名信息整体;另一种是对压缩信息的签名,它是附加在被签名信息后或某一特定位置上的一段签名图样。若按照明文和密文的对应关系划分,每一种又可以分为两个子类:一类是确定性数字签名,即明文与密文一一对应,它对一个特定信息的签名不变化,如RSA签名;另一类是随机化或概率化数字签名,它对同一信息的签名是随机变化的,取决于签名算法中随机参数的取值。一个明文可能有多个合法数字签名。
                      一个签名体制一般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签名算法和验证算法。签名算法(也称签名密钥)是秘密的,只有签名人掌握。而验证算法是公开的,便于他人进行验证。
                      另外,如果要基于PKI实现数据的保密性,可以用对方的公钥对“原文+数字签名”所构成的信息包进行加密,这样就可以保证对方只能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从而达到保密性的要求。
                      数字信封是PKI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是用加密技术来保证只有规定的收信人才能阅读通信的内容。数字信封中采用了对称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信息发送者首先利用随机产生的对称密码加密信息,再利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对称密码,被公钥加密后的对称密码被称为数字信封。在传递信息时,信息接收方若要解密信息,必须先用自己的私钥解密数字信封,得到对称密码,才能利用对称密码解密所得到的信息。这样就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数字信封主要包括数字信封打包和数字信封拆解,数字信封打包是使用对方的公钥将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过程,只有对方的私钥才能将加密后的数据(通信密钥)还原;数字信封拆解是使用私钥将加密过的数据解密的过程。
 
       数据安全
        华为云构建全数据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能力。通过自动化敏感数据发现、动态数据脱敏、高性能低成本数据加密、快速异常操作审计、数据安全销毁等多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数据在创建、存储、使用、共享、归档、销毁等多个环节的管控,保障云上数据安全。具体的数据安全机制主要有数据隔离、数据加密、数据冗余。
        . 数据隔离。华为云各服务产品和组件实现了隔离机制,避免客户间有意或无意的非授权访问、篡改等行为,降低数据泄露风险。以数据存储为例,华为云的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等服务均将客户数据隔离作为重要特性,服务设计的实现因服务而异。如块存储,数据隔离以卷(云硬盘)为单位进行,每个卷都关联了一个客户标识,挂载该卷的虚拟机也必须具有同样的客户标识,才能完成卷的挂载,确保客户数据隔离。
        . 数据加密。华为云的多个服务采用与数据加密服务(DEW)集成的设计,方便客户管理密钥,客户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密设置,实现数据的存储加密。DEW已经支持对象存储、云硬盘、云镜像、云数据库和弹性文件存储等多个服务,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极大地方便了数据加密操作。华为云服务为客户提供控制台和API两种访问方式,均采用加密传输协议构建安全的传输通道,有效地降低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网络嗅探的风险。
        . 数据冗余。华为云数据存储采用多副本备份和纠删码设计,通过冗余和校验机制来判断数据的损坏并快速进行修复,确保即使一定数量的物理设备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业务的运行,使华为云存储服务的可靠性达到业界先进水平。例如对象存储服务的数据持久性高达99.9999999999%(12个9)。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它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体系,通常称之为霍尔三维结构,这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霍尔三维结构以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来概括地表示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也就是说,它将系统工程活动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想方法。
               逻辑维
               逻辑维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7个步骤:
               (1)明确问题。通过系统调查,尽量全面地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把问题讲清楚。
               (2)系统指标设计。选择具体的评价系统功能的指标,以利于衡量所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3)系统方案综合。主要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方案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4)系统分析。分析系统方案的性能、特点、对预定任务能实现的程度,以及在评价目标体系上的优劣次序。
               (5)系统选择。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各入选方案中择出最佳方案。
               (6)决策。在分析、评价和优化的基础上作出裁决并选定行动方案。
               (7)实施计划。这是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将系统付诸实施。
               以上7个步骤只是一个大致过程,其先后并无严格要求,而且往往可能要反复多次,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时间维
               时间维是系统的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从制定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
               (1)规划阶段。即调研阶段,目的在于谋求活动的规划与战略。
               (2)拟定方案。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
               (3)研制阶段。作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4)生产阶段。生产出系统的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安装计划。
               (5)安装阶段。将系统安装完毕,并完成系统的运行计划。
               (6)运行阶段。系统按照预期的用途开展服务。
               (7)更新阶段。即为了提高系统功能,取消旧系统而代之以新系统,或改进原有系统,使之更加有效地工作。
               知识维
               知识维是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霍尔把这些知识分为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类系统工程,如军事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等,都需要使用其他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工程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现实信息系统,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
        管理模型指系统服务对象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分析和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模型,也称为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指系统处理信息的结构和方法。管理模型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信息处理模型中转化为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加工、使用的规则。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指可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事对象领域工作的人员,以及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与融合。
        从事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广阔的商务知识,懂得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组织性能,有较强的分析和评判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四个基本能力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等基本功能。
               (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识别信息有3种方法:一是由决策者识别;二是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三是先由系统分析员观察得到基本信息,再向决策人员调查,加以修正、补充。
               (2)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其一般模式如下图所示。
               
               数据传输
               信源即是信息的来源,编码是指把信息变成信号,所谓码,是指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符号序列。信道就是信息传递的通道,是传输信息的媒介,信道的关键问题是信道的容量。噪声就是杂音或干扰。译码是编码的反变换,其过程与编码相反。信宿即是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人、机器或者另一个信息系统。
               (3)信息的存储。数据存储的设备目前主要有3种: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对数据存储设备的一般按要求是存储容量大且价格便宜。信息存储的概念比数据存储的概念要广,主要问题是确定存储哪些信息、存储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存储、经济上是否合算等,这些问题都要根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确定。
               (4)信息的加工。信息加工的范围很大,从简单的查询、排序、归并到负责的模型调试及预测。
               (5)信息的维护。包括经常更新存储器中的数据,使数据保持合用的状态。广义上来讲,包括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6)信息的使用。指高速度和高质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
               信息系统分类
               信息系统分类方法很多,从应用角度,可以分成人工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从独立性角度,可分成独立信息系统和综合信息系统;从处理方式角度可分为批处理信息系统和联机处理信息系统。下面主要介绍以数据环境分类和以应用层次分类。
               (1)以数据环境分类。按照数据环境,可以把信息系统分为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数据文件是没有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虽然使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未实现共享。主题数据库建立了一些数据库与一些具体的应用有很大的独立性,数据经过设计,其存储结构与使用它的处理过程都是独立的,各种数据通过一些共享数据库被联系和体现;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一些数据库被组织为能保证信息检索和快速查询的需要,而不是大量的事务管理。
               (2)以应用层次分类。通常,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可以分成四级,分别是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务级。与此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也分为战略级信息系统(使用者都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战术级信息系统(企业中层经理及其管理部门)、操作级信息系统(服务型企业的业务部门)和事务级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业务人员)。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比一般技术工程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这是因为技术手段复杂;内容复杂,目标多样;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环境复杂多变。
               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从上图可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工程项目的重要区别所在。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既是给用户看的,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依据。系统说明书一旦讨论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做”。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除技术人员外,开发的各个阶段需要有业务人员的参加配合。开发的前期需要用户配合系统分析人员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后期需要用户承担测试、切换工作。为了使用户配合好开发工作,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下图是各开发阶段人力需求曲线。
               
               各个开发阶段的人力需求
               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信息系统,都要经历由初级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诺兰(Nolan)总结了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在1973年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在1980年完善了这一理论,人们称之为诺兰模型,如下图所示。
               
               诺兰模型
               (1)初装。从单位购买第1台计算机用于管理部门就开始了初装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初步意识到计算机对管理的作用,有少数人具备了初步应用能力。
               (2)蔓延。计算机初见成效吸引力人们,使信息系统扩散到多数部门,便进入了蔓延阶段。在这一阶段,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很快,但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数据具有不一致性、共享性差等。这个阶段的投资迅速增长,但只有一部分系统取得实际效益。
               (3)控制。解决蔓延阶段的问题,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对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严格的控制代替了自由蔓延。这一阶段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控制阶段投资增长较慢。
               (4)集成。在控制的基础上,硬件重新链接,在软件方面建立集中式数据库和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的系统,这就是集成。诺兰认为前3个阶段属于“计算机时代”,从第4个阶段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这个阶段由于各种硬件、软件设备大量扩充,投资迅速增长。
               (5)数据管理。集成之后进入数据管理阶段。
               (6)成熟。成熟的信息系统应能满足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要求,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管理。
   题号导航      2018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63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