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讲解
 
       动态测试
知识路径: > 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知识 > 软件与软件工程知识 > 软件测试及主要工具 > 软件测试 > 测试的类型 > 
被考次数:8次
被考频率: 中频率
总体答错率: 49%
知识难度系数:
考试要求:
相关知识点:5个
        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分为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和灰盒测试法等。
               黑盒法
               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因此,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使用这种方法,为了做到穷尽测试,至少必须对所有输入数据的各种可能值的排列组合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使用所有有效和无效的输入数据来测试程序是不现实的,所以黑盒测试同样不能做到穷尽测试,只能选取少量最有代表性的输入数据,以期用较少的代价暴露出较多的程序错误。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猜测和因果图等。
               .等价类划分: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每一类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
               .边界值分析:这是一种补充等价类划分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不选择等价类的任意元素,而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实践证明,为检验边界附近的处理而专门设计测试用例,常常可以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基本思想是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再根据它们选择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该方法从自然语言书写的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找出因(输入条件)和果(输出或程序状态的改变),通过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白盒法
               把测试对象看做是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需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由于白盒测试是结构测试,因此被测对象基本上是源程序,以程序的内部逻辑为基础设计测试用例。常用的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基本路径测试、循环覆盖测试及逻辑覆盖测试等。
               .逻辑覆盖:以程序内部逻辑为基础的测试技术,常用的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点覆盖、边覆盖和路径覆盖等。
               .循环覆盖:单循环及嵌套循环。
               .基本路径:在程序控制流程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结构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路径集合,然后设计测试用例,保证这些路径都至少通过一次。
               灰盒法
               灰盒测试是一种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它关注输出对于输入的正确性,同时也关注内部表现,但这种关注不像白盒测试那样详细且完整,而只是通过一些表征性的现象、事件及标志来判断程序内部的运行状态。
               灰盒测试结合了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要素,考虑了用户端、特定的系统知识和操作环境,在系统组件的协同性环境中评价应用软件的设计。
 

更多复习资料
请登录电脑版软考在线 www.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