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14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3题      
  知识点:   质量规划   SPI   软件工程   软件过程
  关键词:   SPI   软件工程   软件过程        章/节: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软件工程改进(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SPI)是帮助软件企业对其软件(制作)过程的改变(进)进行计划、实施的过程。根据相关标准,软件过程改进一般从(3)开始。
 
 
  A.  计划变更
 
  B.  领导建议
 
  C.  问题分析
 
  D.  知识创新
 
 
 

 
  第38题    2020年下半年  
   26%
为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公司组织项目成员进行了三天专业知识培训。该培训成本属于()。
  第64题    2018年下半年  
   35%
质量规划管理过程的事业环境因素不包括()
  第30题    2019年下半年  
   48%
( )执行的步骤为: 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开展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主持人依次询问每位参与者,请每人提出一个创意;这种询问可..
   知识点讲解    
   · 质量规划    · SPI    · 软件工程    · 软件过程
 
       质量规划
        质量规划应与其他项目规划过程结合进行。例如,为了达到已确认的质量标准而对项目产品所作的变更,可能要求对成本或进度进行调整,或者期望的项目产品质量可能需要对一个已识别的问题进行风险分析。
        现代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质量是规划、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输入
        1.组织过程资产
        与应用领域相关的组织质量方针、程序和指南、历史数据和经验教训会对项目造成影响。
        执行组织的质量方针由高级管理层签署,是组织关于质量的既定方向。组织的质量方针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于项目中,但是,如果执行组织没有正式的质量方针,或者项目牵扯到多个执行组织,则项目管理团队就需要为项目制订一个质量方针。
        不管质量方针来源如何,项目管理团队必须保证项目所有干系人都知晓此方针(可通过沟通管理的信息分发来进行)。
        2.企业环境因素
        与应用领域相关的政府部门的规章、规则和标准可能会对项目有影响。
        3.项目范围说明书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质量规划过程中关键的一个依据,因为它记录该项目的所有主要交付物,也用来定义项目干系人要求的项目目标、阈值和验收标准。
        阈值以成本、时间、资源价值等参数来定义,是项目范围说明书的一部分。如果超出阈值,则需要项目管理团队采取措施。
        验收标准包括项目交付物在交付之前必须满足的性能要求和必要条件。定义验收标准对增加或减少项目质量成本起着重要作用。正式验收即确定验收标准都得到了满足。
        4.项目管理计划
        工具与技术
        1.成本效益分析
        质量规划过程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两者之间的权衡。符合质量要求所带来的主要效益是减少返工,它意味着生产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干系人满意度的提高。为达到质量要求所付出的成本是开展项目质量活动的开支。
        2.基准分析
        基准分析是通过将项目的实际做法或计划做法与其他项目的做法进行对比,产生改进的方法,或者提供度量绩效的基础。其他项目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项目,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的项目;既可在同一应用领域,也可以在其他领域。
        3.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DOE)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可用来帮助人们识别并找出哪些因素会影响项目或过程的特定变量。实验设计在产品或过程的优化中起一定的作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产品或过程的最优状态,指明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揭示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同作用关系。
        4.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COQ)是指为了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而进行的全部工作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
        .一致成本:为确保与要求一致而做的所有工作成本。
        .不一致成本:由于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全部工作成本。
        这些工作所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三种:
        .预防成本:为了使项目结果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而在项目结果产生之前采取的活动,属于一致成本。如培训、流程文档化、设备、选择正确的做事时间等。
        .评估成本: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为了评估项目的结果是否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而进行测试活动产生的成本,属于一致成本。如测试、破坏性测试导致的损失、检查等。
        .故障成本(失败成本):在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对项目结果不满足质量要求的进行纠正而发生的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又可分为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内部失败成本是项目内部发现的,如返工、废品。外部失败成本是客户发现的,如保修、业务流失。
        5.其他质量规划工具
        也可以使用其他工具来帮助质量规划,包括头脑风暴、亲和图、立场分析、名义小组分析、模块图、流程图、矩阵图和优先矩阵等。
        输出
        1.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应当说明项目管理团队将如何执行组织的质量方针,并且必须考虑项目质量控制(QC)、质量保证(QA)和过程持续改进问题。
        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可以是详细的或简略的,因项目要求而异。质量管理计划应涵盖项目前期的质量工作,以保证先期决策(如概念、设计和试验)的正确性。这些质量工作可通过独立的同行评审的方式进行,这样可降低成本并减少因为返工造成的进度延迟。
        2.质量度量指标
        质量度量指标是对事物的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一种定义的方式,用具体的测试(testing)或者测量(measurement)标准来陈述事物)。质量度量指标需要描述事物的具体含义及如何用质量控制过程对其进行度量。
        质量度量指标应用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例如功能性、性能、缺陷密度、故障率、可用性、可靠性和试验范围等。
        3.质量检查单
        质量检查单是一种结构性工具,用于核实所要求进行的各个步骤是否已经完成。检查单可简可繁,措辞通常是命令式的“做某项工作”或询问式的“某项工作完成了吗”。许多组织都有标准的检查单,以保证对常规工作的要求保持一致。在某些应用领域,检查单可从专业协会或商业性服务机构索取。
        质量检查单将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使用。
        4.过程改进计划
        过程改进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从属内容,详细说明过程分析的具体步骤,以便确定浪费时间和非增值的活动,从而提高客户价值。例如:
        .过程边界:描述过程的目的、开始和结束,其输入输出和所需信息,以及本过程负责人和干系人。
        .过程配置:过程流程图,以便接口分析。
        .过程度量标准:对过程状态进行控制。
        .绩效改进目标:指导过程改进活动。
        5.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是指在项目管理计划中纳入从属的质量管理计划和过程改进计划。项目管理计划及其从属计划的变更请求要通过整体变更过程进行处理。
 
       SPI
               SPI概述
               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可以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SPI有三个寄存器分别为:控制寄存器SPCR、状态寄存器SPSR、数据寄存器SPDR。外围设备包括FLASHRAM、网络控制器、LCD显示驱动器、A/D转换器和MCU等。
               SPI接口特点
               SPI总线系统可直接与各个厂家生产的多种标准外围器件直接接口,该接口一般使用4条线:串行时钟线(SCL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和低电平有效的从机选择线NSS(有的SPI接口芯片带有中断信号线INT、有的SPI接口芯片没有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
               接口信号特点:
               .MOSI:主器件数据输出,从器件数据输入;
               .MISO:主器件数据输入,从器件数据输出;
               .SCLK:时钟信号,由主器件产生,最大为fPCLK/2,从模式频率最大为fCPU/2;
               .NSS:从器件使能信号,由主器件控制,有的IC会标注为CS(Chip Select)。
 
       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的概念
        为了消除软件危机,通过认真研究解决软件危机的方法,人们认识到软件工程是使计算机软件走向科学的途径,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并开辟工程学的新兴领域,即软件工程学。
        2)软件工程的要素
        软件工程具有以下3个要素。
        (1)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2)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
        (3)过程。将方法和工具综合起来以达到合理、及时地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目的。
        3)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包括计划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
        4)软件开发模型
        比较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演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
        5)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开发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结构化软件开发(SASD)方法:采用结构化技术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它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依次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它与瀑布模型有很好的结合度,是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
        (2)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从目标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入手,导出程序框架结构,再补充其他细节,从而可得到完整的程序结构图。有Jackson方法和Warnier方法。
        (3)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随着OOP(面向对象编程)向OOD(面向对象设计)和OOA(面向对象分析)的发展,最终形成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OMT(Object Modelling Technique)。这是一种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它以对象建模为基础,从而不仅考虑了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实际上也包含了所有对象的数据结构。
        (4)基于构件化的开发方法:用预先建立的构件和模板,像"搭积木"一样进行建造。
 
       软件过程
        在开发产品或构建系统时,遵循一系列可预测的步骤(即路线图)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及时交付高质量的产品。软件开发中所遵循的路线图称为"软件过程"。过程是活动的集合,活动是任务的集合。软件过程有3层含义:一个是个体含义,即指软件产品或系统在生存周期中的某一类活动的集合,如软件开发过程、软件管理过程等;二是整体含义,即指软件产品或系统在所有上述含义下的软件过程的总体;三是工程含义,即指解决软件过程的工程,应用软件的原则、方法来构造软件过程模型,并结合软件产品的具体要求进行实例化,以及在用户环境下的运作,以此进一步提高软件的生产率,降低成本。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CMM将软件组织的过程能力分成五个成熟度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由低到高,软件开发生产精度越来越高,每单位工程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
               (1)初始级。软件过程是无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对过程几乎没有定义,成功取决于个人努力。
               (2)可重复级。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费用、进度和功能特性;制定了必要的过程纪律,能重复早先类似应用项目取得的成功。
               (3)定义级。已将软件管理和工程两方面的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并综合成该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所有项目均使用经批准、剪裁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4)管理级。收集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对软件过程和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和控制。
               (5)优化级。过程的量化反馈和先进的新思想、新技术促使过程不断改进。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
               CMM的成功导致了适用不同学科领域的模型的衍生,如系统工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适用于集成化产品开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等。而一个工程项目又往往涉及多个交叉的学科,因此有必要将各种过程改进的工作集成起来。1998年,由美国产业界、政府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共同主持CMMI项目。CMMI是若干过程模型的综合和改进,是支持多个工程学科和领域的、系统的、一致的过程改进框架,能适应现代工程的特点和需要,能提高过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CMMI提供了两种表示方法:阶段式模型和连续式模型。
               1)阶段式模型
               阶段式模型的结构类似于CMM,它关注组织的成熟度。CMMI-SE/SW/IPPD 1.1版中有5个成熟度等级。
               初始的:过程不可预测且缺乏控制。
               已管理的:过程为项目服务。
               已定义的:过程为组织服务。
               定量管理的:过程已度量和控制。
               优化的:集中于过程改进。
               2)连续式模型
               连续式模型关注每个过程域的能力,一个组织对不同的过程域可以达到不同的过程域能力等级(Capability Level,CL)。CMMI中包括6个过程域能力等级,等级号为0-5。能力等级包括共性目标及相关的共性实践,这些实践在过程域内被添加到特定目标和实践中。当组织满足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共性目标时,就说该组织达到了那个过程域的能力等级。
               能力等级可以独立地应用于任何单独的过程域,任何一个能力等级都必须满足比它等级低的能力等级的所有准则。对各能力等级的含义简述如下。
               CLo(未完成的):过程域未执行或未得到CLi中定义的所有目标。
               CLi(已执行的):其共性目标是过程将可标识的输入工作产品转换成可标识的输出工作产品,以实现支持过程域的特定目标。
               CL2(已管理的):其共性目标集中于已管理的过程的制度化。根据组织级政策规定过程的运作将使用哪个过程,项目遵循已文档化的计划和过程描述,所有正在工作的人都有权使用足够的资源,所有工作任务和工作产品都被监控、控制和评审。
               CL3(已定义级的):其共性目标集中于已定义的过程的制度化。过程是按照组织的剪裁指南从组织的标准过程集中剪裁得到的,还必须收集过程资产和过程的度量,并用于将来对过程的改进。
               CL4(定量管理的):其共性目标集中于可定量管理的过程的制度化。使用测量和质量保证来控制和改进过程域,建立和使用关于质量和过程执行的定量目标作为管理准则。
               CLs(优化的):使用量化(统计学)手段改变和优化过程域,以满足客户要求的改变和持续改进计划中的过程域的功效。
   题号导航      2014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3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