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15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39题      
  知识点: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可行性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立项   人力资源   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        章/节:   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分析是立项前的重要工作,包括技术、物资、资源、人员的可行性。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时,需要在(39)过程中分析人力资源的可行性。
 
 
  A.  经济可行性分析
 
  B.  技术可行性分析
 
  C.  运行环境可行分析
 
  D.  法律可行性析
 
 
 

 
  第30题    2018年上半年  
   42%
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中经常会用到敏感性分析。
  第40题    2011年上半年  
   58%
某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有如下描述:“…为了规避风险,采用模块化开发的方法,即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开发与销售,放到整个..
  第6题    2012年上半年  
   33%
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是项目前期的四个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依据项目的规模和繁简程度,其中可..
   知识点讲解    
   ·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可行性分析    · 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定义
        信息系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从技术、经济、社会和人员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以最终确定整个项目是否可行。
        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以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指在当前市场的技术、产品条件限制下,能够利用现在拥有的以及可能拥有的技术能力、产品功能、人力资源来实现项目的目标、功能、性能,能否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整个项目。
        技术可行性分析决定了项目的方向,一旦错误评估技术可行性,将会导致严重后果,造成项目失败。
        技术可行性分析应考虑:
        .进行项目开发的风险。
        .人力资源的有效性。
        .技术能力的可能性。
        .物资(产品)的可用性。
        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将项目的范围由技术语言转化为财务视角可以理解的投资回报信息;是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支出分析、收益分析、投资回报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等。另外还需要对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例如,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在管理水平、技术手段、人员素质等方面获得潜在的效益。
        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
        .支出分析:包括一次性支出和非一次性支出。
        .收益分析:包括直接收益、间接收益以及其他方面的收益等。
        ■直接收益:通过项目实施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如销售项目产品的收入。
        ■间接收益:实施项目后,通过间接方式获得的收益,如成本的降低。
        .收益投资比、投资回报期分析:对投入产出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项目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指标。
        .敏感性分析:当诸如设备的软件配置、处理速度要求、系统的工作负荷类型和负荷量等关键性因素变化时,对支出和收益产生影响的估计。
        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的产品大多数是一个软件硬件配套的信息系统,或一套需要安装并运行在用户单位的软件、相关说明文档、管理与运行规程。只有硬件运转正常可靠、软件正常使用,并达到预期的技术(功能、性能)指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才能称信息系统项目开发是成功的。
        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需要从用户单位(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规章制度、工作习惯、人员素质、数据资源积累、硬件(包含系统软件)平台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软件系统在交付以后,是否能够在用户单位顺利运行。
        在实际项目中,软(硬)件的运行环境往往是需要再建立的,因此在进行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时,可以重点评估是否可以建立系统顺利运行所需要的环境以及建立这个环境所要进行的工作,以便将这些工作纳入项目计划之中。
        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其他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法律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
        法律可行性:信息系统项目也会涉及到合同责任、知识产权等法律方面的可行性问题。
        社会可行性:项目实施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就是研究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用最少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决和是否能够解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目标和规模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一般来说,系统可行性研究可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技术可行性。要确定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否实现系统,就要对开发系统的功能、性能、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系统能否实现。技术可行性一般要考虑的情况包括:在给出的限制范围内,能否设计出系统并实现必须的功能和性能;可用于开发的人员是否存在问题。可用于建立系统的其他资源是否具备;相关技术的发展是否支持这个系统。
               (2)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系统是否值得投资开发。对于大多数系统,一般衡量经济上是否合算,应考虑一个最小利润值。经济可行性研究范围较广,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公司经营长期策略、开发所需的成本和资源、潜在的市场前景等。
               (3)操作可行性。也称为运行环境可行性,包括法律可行性和操作使用可行性(执行可行性)等方面。法律方面主要是指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合同、侵权、责任以及各种与法律相抵触的问题。操作使用方面主要指系统使用单位在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和人员素质等因素上能否满足系统操作方式的要求。
               可行性分析的步骤
               可行性分析工作的步骤如下:
               (1)核实问题定义与目标。系统分析师开始正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对该项工作的基础(问题定义)再次核实。这一步骤的关键目标是:使得问题定义更加清晰、明确、没有歧义,并且对于系统的目标、规模以及相关约束与限制条件做出更加细致的定义,确保可行性分析小组的所有成员达成共识。
               (2)研究分析现有系统。对现有系统的仔细分析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它是新系统开发的最好参照物,对其充分分解有助于新系统的开发。
               (3)为新系统建模。在问题定义、现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始对新的系统进行建模,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对新系统的框架认识和概念性认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
               .系统上下文关系范围图:其实也就是数据流图的0层图,将系统与外界实体(可能是人、可能是外部系统)的关系(主要是数据流和控制流)体现出来,从而清晰地界定出系统的范围,实现共识。
               .实体关系图:这是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阶段并不需要生成完整的E-R图,而是找到主要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即可。
               .用例模型:这是系统的一个动态模型,有关知识将在第9章中详细介绍。
               .域模型:这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于系统中主要的实体类找到,并说明实体类的主要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IPO(Input/Process/Output,输入/处理/输出)表:这是采用传统的结构化思想,从输入、处理、输出的角度进行描述系统。
               (4)用户复核。系统模型建立之后,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与客户一起进行复核。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模型与用户的目标有不一致的地方,就应该再次通过访谈、现场观摩、对现有系统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修改模型。因此也可以说,(1)~(4)的步骤是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直至客户确认了新的系统模型为止。
               (5)提出并评价解决方案。应该尽量列举出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对这些解决方案的优点、缺点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以便于下一步决策。在这个步骤中,可以使用候选系统矩阵和可行性分析矩阵,前者是用来记录候选方案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的工具,后者是用来评定候选方案的工具。
               对于那些明显不可行的,如技术上还没有相应的办法、经济角度明显不可行的、违背企业或行业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应该直接过滤掉。
               (6)确定最终推荐的解决方案。明确地指出该项目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什么方面是最合理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的核心目标。因此在各种解决方案提出之后,紧接下来就应该从中选出一个最合理、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更加详细地说明理由,而且还要对其进行更加完善的成本效益分析。
               (7)草拟开发计划。制订一个最粗略的开发计划,说明开发所需的资源、人员和时间进度安排。这也将作为可行性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和立项开发后制订项目计划的基础。
               (8)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将研究的结果整理成文,提交用户和管理层,进行审查通过。在国家标准GB/T 8567——88中,规定了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详细格式和内容,大致包括引言、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对现有系统的分析、所建议的系统、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投资及效益分析、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结论。
 
       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从技术、经济、社会和人员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以最终确定整个项目是否可行。
               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投资必要性: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技术可行性:从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较、选择和评价。
               .财务可行性: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的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偿还能力。
               .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以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经济可行性: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社会可行性: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风险因素及对策: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和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机会可行性研究
                      机会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投资项目或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并对各种设想的项目和投资机会做出鉴定,其目的是激发投资者的兴趣,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
                      初步可行性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介于机会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是在项目意向确定之后,对项目的初步估计。如果就投资可能性进行了项目机会研究,那么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往往可以省去。
                      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正式的文献供决策参考,也可以依据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项目建议书,通过审查项目建议书决定项目的取舍,即通常所称的“立项”决策。
                      对项目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能出现四种结果:
                      .肯定,对于比较小的项目甚至可以直接“上马”。
                      .肯定,转入详细可行性研究,进入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专题研究,如建立原型系统,演示主要功能模块或者验证关键技术。
                      .否定,项目应该“下马”。
                      详细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项目基本可行,对项目各方面的详细材料进行全面地搜集和分析,对不同的项目实现方案进行综合评判,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绩效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立项决策提供确切的依据。
                      详细可行性研究需要对一个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是一项费时、费力且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的工作,特别是大型或比较复杂的项目更是如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束后应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
                      系统集成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参考如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扩充或裁剪: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概况、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依据、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经济与社会效益、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的调整情况、主要结论。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实施机构与职责。
                      .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业务功能和流程分析、信息量分析与预测、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现有应用状况和差距、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总体建设方案:建设原则和策略、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总体建设任务和分期建设内容、总体设计方案。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本期建设目标和内容、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安全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系统建设方案、主要软硬件选型和配置清单、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建设方案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项目招标方案: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消防措施、职业安全。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领导和管理机构、项目实施机构、运行维护机构、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人员培训方案。
                      .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实施进度计划。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投资估算、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运维经费估算。
                      .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项目评价指标分析。
                      .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对策和管理。
                      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由第三方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方法、参数和条例等,从项目(或企业)、国民经济、社会角度出发,对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生产条件、产品市场需求、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论证,进而判断其是否可行的一个评估过程。
                      项目评估是项目投资前期进行决策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为银行贷款决策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题号导航      2015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39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