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 2021年上半年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下午试卷 案例
  第1题      
  知识点:   干系人登记册   事业环境因素   项目管理   需求文件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计划   组织过程资产   编码   环境因素   项目质量管理

 
某银行计划开发一套信息系统,为了保证交付质量,银行指派小张作为项目的质量保证工程师。
项目开始后,小张开始对该项目质量管理进行规划,并依据该项目的需求文件干系人登记册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制定了项目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完成后直接发给了项目经理和质量部主管,并打算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安排对项目进行质量检查。
项目执行过程中,小张依据质量管理计划,利用质量工具,将组织的控制目标作为上下控制界限,监测项目的进度偏差、缺陷密度等度量指标,定期收集数据,以便帮助确定项目管理过程是否受控。
小张按照质量管理计划进行检查时,出现多次检查点和项目实际不一致的情况。例如:针对设计说明书进行检查时,设计团队反馈设计说明书应在两周后提交;针对编码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时,开发团队反馈代码已经测试完成并正式发布。
 
问题:1.1   结合案例,请简要分析小张在做质量规划时存在的问题。
 
问题:1.2   请写出常用的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并指出在本案例中小张用的是哪种工具?
 
问题:1.3   请将下面①~⑤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⑴实施①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质量过程改进
(2)测量指标的可允许变动范围称为②。
(3)③是一种结构化工具,通常具体列出冬请内突,用来核实所要求的一系列步骤是否已得到执行。
(4)GB/T190001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④满足要求的程度。
(5)可能影响质量要求的各种威胁和机会的信息记录在⑤中。
 
 
 

   知识点讲解    
   · 干系人登记册    · 事业环境因素    · 项目管理    · 需求文件    · 质量保证    · 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计划    · 组织过程资产    · 编码    · 环境因素    · 项目质量管理
 
       干系人登记册
        干系人登记册用于记录已识别的干系人的所有详细信息,包括:
        .基本信息:姓名、职位、地点、项目角色和联系方式等。
        .评估信息:主要需求、期望、对项目的潜在影响、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最密切相关等。
        .干系人分类:内部/外部,支持者/中立者/反对者等。
        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干系人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识别出新的干系人,所以应定期查看并更新干系人登记册。
 
       事业环境因素
        事业环境因素是指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将对项目产生影响、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种条件。事业环境因素是大多数规划过程的输入,可能提高或限制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并可能对项目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事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组织文化、结构和治理。
        .政府或行业标准,如监管机构条例、行为准则、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
        .基础设施,如现有的设施和固定资产。
        .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人事管理制度、公司的工作授权系统。
        .市场条件。
        .项目干系人风险承受力。
        .政治氛围。
        .组织已有的沟通渠道。
        .商业数据库,如标准化的成本估算数据、行业风险研究资料和风险数据库。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定义
               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
               管理一个项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识别需求。
               .在规划和执行项目时,处理干系人的各种要求、关注和期望。
               .在干系人之间建立、维护和开展积极、有效和合作性的沟通。
               .有效管理干系人。
               .平衡相互竞争的项目制约因素,如范围、质量、进度、成本、资源和风险等。
               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除了专门的项目管理技术以外,项目管理团队至少应能理解和使用以下六方面的知识: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项目应用领域的知识、标准和规定。
               .项目环境知识。
               .通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软技能或处理人际关系技能。
               .经验、知识、工具和技术。
               项目管理环境
               项目管理团队应该考虑的项目环境包括:
               .社会环境:经济、人口、教育、道德、种族、宗教和其他特征等。
               .政治环境:法律、风俗和政治风气等。
               .自然环境:生态和自然地理等。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负责实现项目目标的个人。
               对项目经理的一般要求有:
               .足够的知识(项目管理知识、丰富的IT知识、客户行业知识、其他必要的知识)。
               .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一个好的项目经理能够使项目完成得出色,把握项目计划包括成本、进度、范围以及质量等,把客户的满意度提到最高。要做好一个项目经理,需要:
               .真正理解项目经理的角色。
               .领导并管理项目团队。
               .依据项目进度的阶段,组织制订详细程度适宜的项目计划并监控项目执行,对计划的变更进行管理。
               .真正理解“一把手工程”。
               .注重客户和用户参与。
               项目干系人
               项目干系人(Project Stakeholder),也称为项目利害相关者,是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因项目的实施或完成而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他们还会对项目的目标和结果产生影响。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明确项目的干系人,确定其需求,然后对这些需求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确保项目取得成功。
               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项目管理团队不仅要关注产生积极影响的项目干系人,也不能忽略产生消极影响的项目干系人。项目关键干系人包括:
               .项目经理:负责管理项目的人。
               .客户/用户。
               .执行组织:其员工直接参与项目工作的单位。
               .项目团队成员:执行项目工作的群体。
               .项目发起人:为项目分配资金或实物等财力资源的个人或组织。
               .职能经理:可以为项目经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提供及时及合格的资源。
               .有影响力的人:在客户组织内的地位可能正面或负面影响项目的进程。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直接或间接地对项目结果负有责任。
               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是指用于管理项目的工具、技术、方法、资源和过程组的集合。项目管理计划中说明如何使用项目管理系统。
               事业环境因素
               事业环境因素是指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将对项目产生影响、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种条件。事业环境因素是大多数规划过程的输入,可能提高或限制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并可能对项目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事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组织文化、结构和治理。
               .政府或行业标准,如监管机构条例、行为准则、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
               .基础设施,如现有的设施和固定资产。
               .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人事管理制度、公司的工作授权系统。
               .市场条件。
               .项目干系人风险承受力。
               .政治氛围。
               .组织已有的沟通渠道。
               .商业数据库,如标准化的成本估算数据、行业风险研究资料和风险数据库。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组织过程资产
               组织过程资产是执行组织所特有并使用的计划、流程、政策、程序和知识库,包括来自任何(或所有)项目参与组织的,可用于执行或治理项目的任何产物、实践或知识。组织过程资产是大部分规划过程的输入。
               组织过程资产可分成以下两大类:
               .流程与程序:组织用于执行项目工作的流程与程序。
               .共享知识库:组织用来存取信息的知识库,如财务数据库、历史项目信息、经验教训等。
 
       需求文件
        需求文件描述各种单一需求将如何满足与项目相关的业务需求。一开始,可能只有高层级的需求,随着有关需求信息的增加而逐步细化。只有明确的、可跟踪的、完整的、相互协调的,且主要干系人愿意认可的需求,才能作为基准。需求文件的格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份按干系人和优先级分类列出全部需求的简单文件,也可以是一份包括内容提要、细节描述和附件等的详细文件。
        需求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业务需求
        可跟踪的业务目标和项目目标。
        执行组织的业务规则。
        组织的指导原则。
        .干系人需求
        对组织其他领域的影响。
        对执行组织内部或外部团体的影响。
        干系人对沟通和报告的需求。
        .解决方案需求
        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技术和标准合规性需求。?支持和培训的需求。
        质量需求。
        报告需求(可用文本记录或用模型展示解决方案需求,也可两者同时使用)。
        .项目需求
        服务水平、绩效、安全和合规性等。
        验收标准。
        .过渡需求
        .与需求相关的假设条件、依赖关系和制约因素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其主要作用为促进质量过程改进。
               输入
                      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描述了项目质量保证和持续过程改进的方法。
                      过程改进计划
                      项目的质量保证活动应该支持并符合执行组织的过程改进计划。
                      质量测量指标
                      质量测量指标提供了应该被测量的属性和允许的偏差。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是质量控制活动的结果,用于分析和评估项目过程的质量是否符合执行组织的标准或特定要求。质量控制测量结果也有助于分析这些测量结果的产生过程,以确定实际测量结果的正确程度。
                      项目文件
                      项目文件可能影响质量保证工作,应该放在配置管理系统内监控。
               工具与技术
                      质量管理与控制工具
                      质量保证过程使用制订质量管理计划和质量控制过程的工具和技术。除此之外,其他可用的工具包括:
                      .亲和图:与心智图相似,针对某个问题,产生出可联成有组织的想法模式的各种创意。在项目管理中,使用亲和图确定范围分解的结构,有助于WBS的创建。
                      .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用于理解一个目标与达成此目标的步骤之间的关系。PDPC有助于制订应急计划,因为它能帮助团队预测那些可能破坏目标实现的中间环节。
                      .关联图:关系图的变种,有助于在包含相互交叉逻辑关系(可有多达50个相关项)的中等复杂情形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如亲和图、树形图或鱼骨图)产生的数据来绘制关联图。
                      .树形图:也称系统图,可用于表现WBS、RBS(风险分解结构)和OBS(组织分解结构)的层次分解结构。在项目管理中,树形图依据定义嵌套关系的一套系统规则,用层次分解形式直观地展示父子关系。
                      .优先矩阵:用来识别关键事项和合适的备选方案,并通过一系列决策,排列出备选方案的优先顺序。先对标准排序和加权,再应用于所有备选方案,计算出数学得分,对备选方案排序。
                      .活动网络图:过去称为箭头图,包括AOA(活动箭线图)和最常用的AON(活动节点图)两种格式的网络图。活动网络图连同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一起使用,如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径法(CPM)和紧前关系绘图法(PDM)。
                      .矩阵图:使用矩阵结构对数据进行分析。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强弱。
                      以上七种质量管理和控制工具如下图所示。
                      质量审计
                      质量审计是用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的一种结构化的、独立的过程。质量审计的目标是:
                      .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及最佳实践。
                      .识别全部违规做法、差距及不足。
                      .分享所在组织或行业中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积极、主动地提供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强调每次审计都应对组织经验教训的积累做出贡献。
                      质量审计还可确认已批准的变更请求(包括更新、纠正措施、缺陷补救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过程分析
                      过程分析是指按照过程改进计划中概括的步骤来识别所需的改进。它也要检查在过程运行期间遇到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发现的非增值活动。过程分析包括根本原因分析(用于识别问题、探究根本原因,并制订预防措施的一种具体技术)。
                      
                      七种质量管理和控制工具示意图
               输出
                      变更请求
                      可以提出变更请求,并提交给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以全面考虑改进建议。可以为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缺陷补救而提出变更请求。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管理计划中可能需要更新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和成本管理计划。
                      项目文件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项目文件包括质量审计报告、培训计划和过程文档。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组织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实施组织的质量政策,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准备如何达到项目的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详细或高度概括的,这取决于项目的具体需要。应该在项目早期就对质量管理计划进行评审,以确保决策是基于准确信息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加关注项目的价值定位,降低因返工而造成的成本超支金额和进度延误次数。
 
       组织过程资产
        可能影响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
        .标准化的指南和工作指示。
        .组织对沟通的要求,如许可的沟通媒介、记录保存政策及安全要求。
        .问题与缺陷管理程序,包括对问题与缺陷的控制、识别与处理,以及对相关行动的跟踪。
        .过程测量数据库,用来收集与提供过程和产品的测量数据。
        .以往项目的项目档案(如范围、成本、进度和绩效测量基准,项目日历,项目进度计划,进度网络图,风险登记册,风险应对计划,风险影响评价和文档化的经验教训)。
        .问题与缺陷管理数据库,包括历史问题与缺陷的状态、控制信息、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行动的结果。
 
       编码
               编码过程
               在给定了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编写代码。一般来说,编码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源程序的标准格式,制订编程规范。
               (2)准备编程环境,包括软硬件平台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等。
               (3)编写代码。
               (4)进行代码审查,以提高编码质量。为提高审查的效率,在代码审查前需要准备一份检查清单,并设定此次审查须找到的bug数量。在审查时,要检查软件规格说明书与编码内容是否一致;代码对硬件和操作系统资源的访问是否正确;中断控制模块是否正确等。
               编码准则
               在嵌入式系统中,由于资源有限,且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开发嵌入式软件时,要注意对执行时间、存储空间和开发/维护时间这三种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也就是说,代码的执行速度要越快越好,系统占用的存储空间要越小越好,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时间要越少越好。
               具体来说,在编写代码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函数短小精悍。一个函数应该只实现一个功能,如果函数的代码过于复杂,将多个功能混杂在一起,就很难具备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另外,要限制函数的长度,一般来说,一个函数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00行。
               .封装代码。将数据以及对其进行操作的代码封装在一个实体中,其他代码不能直接访问这些数据。例如,全局变量必须在使用该变量的函数或模块内定义。对代码进行封装的结果就是消除了代码之间的依赖性,提高了对象的内聚性,使封装后的代码对其他行为的依赖性较小。
               .消除冗余代码。例如,将一个变量赋给它自己,初始化或设置一个变量后却从不使用它,等等。研究表明,即使是无害的冗余也往往和程序的缺陷高度关联。
               .减少实时代码。实时代码不但容易出错、编写成本较高,而且调试成本可能更高。如果可能,最好将对执行时间要求严格的代码转移到一个单独的任务或者程序段中。
               .编写优雅流畅的代码。
               .遵守代码编写标准并借助检查工具。用自动检验工具寻找缺陷比人工调试便宜,而且能捕捉到通过传统测试检查不到的各种问题。
               编码技术
                      编程规范
                      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遵守编程规范,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将直接影响到所编写代码的质量。
                      编程规范主要涉及的三方面内容:
                      .命名规则。从编译器的角度,一个合法的变量名由字母、数字和下画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画线。但是从程序员的角度,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要合法,还要载有足够的信息,做到“见名知意”,并且在语意清晰、不含歧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短。
                      .编码格式。在程序布局时,要使用缩进规则,例如变量的定义和可执行语句要缩进一级,当函数的参数过长时,也要缩进。另外,括弧的使用要整齐配对,要善于使用空格和空行来美化代码。例如,在二元运算符与其运算对象之间,要留有空格;在变量定义和代码之间要留有空行;在不同功能的代码段之间也要用空行隔开。
                      .注释的书写。注释的典型内容包括:函数的功能描述;设计过程中的决策,如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错误的处理方式;复杂代码的设计思想等。在书写注释时要注意,注释的内容应该与相应的代码保持一致,同时要避免不必要的注释,过犹不及。
                      性能优化
                      由于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因此一般要求对代码的性能进行优化,使代码的执行速度越快越好。以算术运算为例,在编写代码时,需要仔细地选择和使用算术运算符。一般来说,整数的算术运算最快,其次是带有硬件支持的浮点运算,而用软件来实现的浮点运算是非常慢的。因此,在编码时要遵守以下准则:
                      .尽量使用整数(char、short、int和long)的加法和减法。
                      .如果没有硬件支持,尽量避免使用乘法。
                      .尽量避免使用除法。
                      .如果没有硬件支持,尽量避免使用浮点数。
                      下图是一个例子,其中两段代码的功能完全一样,都是对一个结构体数组的各个元素进行初始化,但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下图(a)采用数组下标的方法,在定位第i个数组元素时,需要将i乘以结构体元素的大小,再加上数组的起始地址。下图(b)采用的是指针访问的方法,先把指针fp初始化为数组的起始地址,然后每访问完一个数组元素,就把fp加1,指向下一个元素。在一个奔腾4的PC上,将这两段代码分别重复10 700次,右边这段代码需要1ms,而左边这段代码需要2.13ms。
                      
                      算术运算性能优化的例子
 
       环境因素
        项目不是空中楼阁,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项目管理者必须对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有正确的认识。项目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技术、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等。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硬环境包括开发环境、施工场地等。软环境包括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等。环境的变化有时是始料未及的,项目经理要分析环境变化对项目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以上因素做进一步分析,大体存在以下几种状况。
        (1)错误估计了项目实现的特点及实现的条件。低估了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存在的困难;未考虑到某些项目设计和实施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科研和实验,而这些既需要资金又需要时间;低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参与者之间协调的困难;对环境因素、物资供应条件、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等了解不够等。
        (2)盲目确定工期目标。不考虑项目的特点,不采用科学的方法,盲目确定工期目标,使得工期要么太短而无法实现,要么太长且效率低下。
        (3)工期计划方面的不足。项目设计、设备等资源条件不落实,进度计划缺乏资源的保证,以致进度计划难以实现;进度计划编制质量粗糙,指导性差;进度计划未认真交底,操作者不能切实掌握计划的目的和要求,以致贯彻不力;不考虑计划的可变性,认为一次计划就可以一劳永逸;计划的编制缺乏科学性,致使计划缺乏贯彻的基础而流于形式;项目实施者不按计划执行,凭经验办事,使编制的计划徒劳无益,不起作用。
        (4)项目参加者的工作失误。设计进度拖延,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或者项目参加各方关系协调不顺等。
        (5)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如恶劣的气候条件等。
        以上仅列举了几类问题,而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多,其中有些是主观的干扰因素,有些是客观的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加强进度管理的必要性。在项目实施之前和项目进展过程中,加强对干扰因素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进度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要保证项目的完成能够使需求得到满足。这一领域具体包括:
        (1)质量计划:找出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并决定如何满足标准的要求。
        (2)质量保证:对项目绩效做经常性地评价,使得有信心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
        (3)质量控制:监视特定的项目结果以判定是否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并找出方法来消除不能满足要求的原因。
   题号导航      2021年上半年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下午试卷 案例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第1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