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 2023年下半年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下午试卷 案例 (第二批)
  第4题      
  知识点:   集成测试   声音   数据泄露   泄露   硬件   语音

 
【说明】
新能源汽车公司Super Car立项为其车型升级智能座舱系统,项目组由产品团队、硬件团队、软件团队、采购团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来自公司管理团队的小赵担任项目经理。项目需求的主要内容为:
硬件更新换代:更换原有的8寸显示屏为11寸2K高清显示屏,新增定制驾驶状态显示屏1个,9寸座椅示屏2个,全向麦克风2个,立体声音箱4个,辅助定位雷达2个,辅助摄像头4个
●升级辅助驾驶能力:升级仪表教据系统开接入到驾驶状态显示屏,增加自动倒车功能,增强防按提醒和环境影像显示升级车载娱乐系统:
●升级语音智能助手,增强娱乐功能,增加儿童教育模块。
项目中发现的五个主要风险项如下:
1.由于整车开发周期长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可能引起整车外观和硬件结构的巨大变更,以及硬件选型的更换;
2.软件开发团队人员变动频繁,可能影响软件开发进度;
3.集成测试预计整体外包,外包公司未做过此类项目,测试质量可能不达标;4作为高科技公司,提倡各个项目申请专利并提供激励;
5儿童教育模块直接购买了第三方公司的资源,近期第三方公司发生数据泄露,导致交付时间延误。
 
问题:4.1   结合案例,请补充表格风险项应对措施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4.2   请写出控制风险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问题:4.3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空格内。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是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的(1)和(2),对风险进行(3),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项目经理能够降低项目的(4),并重点关注(5)的风险。
 
 
 

   知识点讲解    
   · 集成测试    · 声音    · 数据泄露    · 泄露    · 硬件    · 语音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做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
        . 组装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①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②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③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④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⑤单个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以至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因此,在单元测试的同时可进行集成测试,发现并排除在模块连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构成要求的软件系统。
        子系统的集成测试称为部件测试,它所做的工作是要找出组装后的子系统与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之间的不一致。
        选择什么方式把模块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可运行的系统,直接影响到模块测试用例的形式、所用测试工具的类型、模块编号的次序和测试的次序以及生成测试用例的费用和调试的费用。
        . 模块组装成为系统的方式。
        模块组装成为系统的方式有两种:一次性组装方式和增殖式组装方式。
        ①一次性组装方式(big bang)。
        它是一种非增殖式组装方式,也叫做整体拼装。使用这种方式,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模块测试,再把所有模块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最终得到要求的软件系统。例如,有一个模块系统结构,如下图(a)所示。其单元测试和组装顺序如下图(b)所示。
        
        一次性组装方式
        在如上图(b)中,模块d1,d2,d3,d4,d5是对各个模块做单元测试时建立的驱动模块,s1,s2,s3,s4,s5是为单元测试而建立的桩模块。这种一次性组装方式试图在辅助模块的协助下,在分别完成模块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测模块连接起来进行测试。但是由于程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涉及模块间接口、全局数据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一次试运行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很大。其结果是,发现有错误,却茫然找不到原因。查错和改错都会遇到困难。
        ②增殖式组装方式。
        这种组装方式又称渐增式组装,是首先对一个个模块进行模块测试,然后将这些模块逐步组装成较大的系统,在组装的过程中边连接边测试,以发现连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后通过增殖逐步组装成为要求的软件系统。
        . 自顶向下的增殖方式。这种组装方式是将模块按系统程序结构,沿控制层次自顶向下进行组装。其步骤如下:首先以主模块作为所测模块兼驱动模块,所有直属于主模块的下属模块全部用桩模块代替,对主模块进行测试。再采用深度优先(如下图所示为自顶向下的增殖方式)或广度优先的策略,用实际模块替换相应的桩模块,再用桩模块代替它们的直接下属模块,与已测试的模块或子系统组装成新的子系统。然后,进行回归测试(即重新执行以前做过的全部测试或部分测试),排除组装过程中引入新的错误的可能。最后,判断是否所有的模块都已组装到系统中。是,则结束测试;否则,转到B去执行。
        
        自顶向下的增殖方式
        自顶向下的增殖方式在测试过程中较早地验证了主要的控制和判断点。在一个功能划分合理的程序模块结构中,判断常常出现在较高的层次里,因而,能够较早地遇到这种问题。如果主要控制有问题,尽早发现它能够减少以后的返工,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选用按深度方向组装的方式,可以首先实现和验证一个完整的软件功能,可先对逻辑输入的分支进行组装和测试,检查和克服潜藏的错误和缺陷,验证其功能的正确性,就为其后对主要加工分支的组装和测试提供了保证。此外,功能可行性较早地得到证实,还能够增强开发者和用户成功的信心。
        . 自底向上的增殖方式。这种组装方式是从程序模块结构的最底层模块开始组装和测试。因为模块是自底向上进行组装的,对于一个给定层次的模块,它的子模块(包括子模块的所有下属模块)已经组装并测试完成,所以不再需要桩模块。在模块的测试过程中需要从子模块得到的信息可以通过直接运行子模块得到。自底向上增殖的步骤如下:首先由驱动模块控制最底层模块的并行测试;也可以把最底层模块组合成实现某一特定软件功能的簇,由驱动模块控制它进行测试。再用实际模块代替驱动模块,与它已测试的直属子模块组装成为子系统。然后,为子系统配备驱动模块,进行新的测试。最后判断是否已组装到达主模块。是,则结束测试;否则,执行B。
        以如下图一(a)所示的一次性组装方式系统结构为例,可以用如下图二说明自底向上组装和测试的顺序。
        
        一次性组装方式
        
        自底向上的增殖方式
        . 混合增殖式测试。自顶向下增殖的方式和自底向上增殖的方式各有优缺点。一般来讲,一种方式的优点是另一种方式的缺点。
        自顶向下增殖方式的缺点是需要建立桩模块。要使桩模块能够模拟实际子模块的功能十分困难,因为,桩模块在接收了所测模块发送的信息后,需要按照它所代替的实际子模块功能返回应该回送的信息,这必将增加建立桩模块的复杂度,而且导致增加一些附加的测试。同时,涉及复杂算法和真正输入/输出的模块一般在底层,它们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模块,到组装和测试的后期才遇到这些模块,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导致过多的回归测试。而自顶向下增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较早地发现主要控制方面的问题。
        自底向上增殖方式的缺点是“程序一直未能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直到最后一个模块加上去后才形成一个实体”。就是说,在自底向上组装和测试的过程中,对主要的控制直到最后才接触到。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桩模块,而建立驱动模块一般比建立桩模块容易,同时由于涉及到复杂算法和真正输入/输出的模块最先得到组装和测试,可以把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在早期解决。此外自底向上增殖的方式可以实施多个模块的并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因此,通常是把以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组装和测试。
        在进行集成测试时,测试者应当确定关键模块,对这些关键模块及早进行测试。关键模块至少应具有以下几种特征之一:
        . 满足某些软件需求;
        . 在程序的模块结构中位于较高的层次(高层控制模块);
        . 较复杂、较易发生错误;
        . 有明确定义的性能要求。
        在做回归测试时,也应该集中测试关键模块的功能。
        . 集成测试的组织和实施。
        集成测试是一种正规测试过程,必须精心计划,并与单元测试的完成时间协调起来。在制定测试计划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①采用何种系统组装方法来进行集成测试。
        ②集成测试过程中连接各个模块的顺序。
        ③模块代码编制和测试进度是否与集成测试的顺序一致。
        ④测试过程中是否需要专门的硬件设备。
        解决了上述问题之后,就可以列出各个模块的编制、测试计划表,标明每个模块单元测试完成的日期、首次集成测试的日期、集成测试全部完成的日期、以及需要的测试用例和所期望的测试结果。
        在缺少软件测试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时,应检查该硬件的交付日期是否与集成测试计划一致。例如,若测试需要数字化仪和绘图仪,则相应的测试应安排在这些设备能够投入使用之时,并要为硬件的安装和交付使用保留一段时间,以留下时间余量。此外,在测试计划中需要考虑测试所需软件(驱动模块、桩模块、测试用例生成程序等)的准备情况。
        . 集成测试完成的标志。
        集成测试完成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成功地执行了测试计划中规定的所有集成测试。
        ②修正了所发现的错误。
        ③测试结果通过了专门小组的评审。
        集成测试应由专门的测试小组来进行,测试小组由有经验的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员组成。整个测试活动要在评审人员出席的情况下进行。
        在完成预定的集成测试工作之后,测试小组应负责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中要记录实际的测试结果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之后再次测试的结果。此外还应提出目前不能解决、还需要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注意的一些问题,提供测试评审和最终决策,以提出处理意见。
        集成测试需要提交的文档有集成测试计划、集成测试规格说明和集成测试分析报告。
 
       声音
               声音信号的数字化
               声音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计算机要对它进行处理,必须将它转换成为数字声音信号,即用二进制数字的编码形式来表示声音。最基本的声音信号数字化方法是取样-量化法,它有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采样。采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信号。在某些特定的时刻获取声音信号值叫做采样,由这些特定时刻采样得到的信号称为离散时间信号。一般都是每隔相等的一小段时间采样一次,其时间间隔称为取样周期,它的倒数称为采样频率。采样频率越高,可恢复的声音信号分量越丰富,其声音的保真度越好。
               (2)量化。量化处理是把在幅度上连续取值(模拟量)的每一个样本转换为离散值(数字量)表示,因此量化过程有时也称为A/D转换(模数转换)。量化后的样本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二进制数位数的多少反映了度量声音波形幅度的精度,称为量化精度,也称为量化分辨率。
               (3)编码。经过采样和量化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已经是数字形式了,但为了便于计算机的存储、处理和传输,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压缩和编码,即选择某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对它进行数据压缩,以减少数据量,再按照某种规定的格式将数据组织成为文件。
               声音文件的格式
               数字声音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时,其数据必须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组织,所选用的文件格式必须得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
               .Wave文件(.WAV)。Microsoft公司的音频文件格式,它来源于对声音模拟波形的采样。用不同的采样频率对声音的模拟波形进行采样可以得到一系列离散的采样点,以不同的量化位数(8位或16位)把这些采样点的值转换成二进制数,然后存入磁盘,这就产生了声音的WAV文件,即波形文件。利用该格式记录的声音文件能够和原声基本一致,质量非常高,但文件数据量大。
               .Module文件(.MOD)。该格式的文件里存放乐谱和乐曲使用的各种音色样本,具有回放效果明确,音色种类无限等优点。
               .MPEG文件(.MP3)。现在最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因其压缩率大,在网络、可视电话、通信方面应用广泛,但与CD唱片相比,音质不能令人非常满意。
               .RealAudio文件(.RA)。该格式文件具有强大的压缩量和极小的失真,它也是为了解决网络传输带宽资源而设计的,因此主要目标是压缩比和容错性,其次才是音质。
               .MIDI文件(.MID/.RMI)。它是目前较成熟的音乐格式,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标准。MIDI文件是一种描述性的“音乐语言”,包括音符、控制参数等指令,指示MIDI设备要做什么、怎么做。例如将所要演奏的乐曲信息用数据进行描述,即演奏哪个音符、加什么伴奏、多大音量等。由于MIDI文件不包含波形数据,因此MIDI文件非常小巧。RMI格式文件可以包括图片标记和文本。
               .Voice文件(.VOC)。Creative公司波形音频文件格式,也是声霸卡(sound blaster)使用的音频文件格式。每个VOC文件由文件头块(header block)和音频数据块(data block)组成。文件头包含一个标识版本号和一个指向数据块起始的指针。数据块分成各种类型的子块。
               .Sound文件(.SND)。NeXT Computer公司推出的数字声音文件格式,支持压缩。
               .Audio文件(.AU)。Sun Microsystems公司推出的一种经过压缩的数字声音文件格式,是因特网上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
               .AIFF文件(.AIF)。Apple计算机的音频文件格式。Windows的Convert工具可以把AIF格式的文件转换成Microsoft的WAV格式的文件。
               .CMF文件(.CMF)。Creative公司的专用音乐格式,与MIDI差不多,音色、效果上有些特色,专用于FM声卡,但其兼容性很差。
 
       数据泄露
        网站的访问控制措施不当,导致外部非授权用户获取敏感数据。例如,Web应用程序存在SQL注入漏洞,攻击者可以从外部将网站的后台数据库下载。
 
       泄露
        信息泄漏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比如,侦听微机操作过程)、乘机而入(比如,合法用户进入安全进程后半途离开)、痕迹泄露(比如,密码密钥等保管不善,被非法用户获得),等等。
        物理访问控制从根本上保护了物理器件和媒介(磁性媒介及文档媒介)免遭损坏或窃取。为防止泄漏所进行的物理安全管理应当包括一下内容。
        .一套物理安全制度,规定了安全控制标准、常识、必须遵守的规定以及出现违规事件时应采取的措施。
        .在大楼、计算机房、通讯室以及大楼以外其他存放场所中,对设备、数据、媒介和文档进行访问的流程。
        .适宜的物理控制机制,可以包括:安全警卫、身份标志、生物技术检测、摄像头、防盗警报、个人计算机和外围设备标签、条形码和锁等。
        .检查监控制度是否得到遵守,包括定期检查事件汇报和登记表。
        .及时审查违反物理访问规定的事件。
        显然,为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除在网络规划和场地、环境等要求之外,还要防止系统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计算机系统通过电磁辐射使信息被截获而失秘的案例已经很多,在理论和技术支持下的验证工作也证实这种截取距离在几百甚至可达千米的复原显示给计算机系统信息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指南第BMZ2-2001号文件《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第8.8条电磁泄露发射防护规定:计算机系统通过电磁泄露发射会造成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采用专用接收设备可以远距离接收还原信息,造成泄密。为了防止系统中的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通常是在物理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这对重要的政府、军队、金融机构在兴建信息中心时都将成为首要设置的条件。正常的防范措施主要在三个方面。
        (1)对主机房及重要信息存储、收发部门进行屏蔽处理。建设一个具有高效屏蔽效能的屏蔽室,用它来安装运行主要设备,以防止磁鼓、磁带与高辐射设备等的信号外泄。为提高屏蔽室的效能,在屏蔽室与外界的各项联系、连接中均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设计,如信号线、电话线、空调、消防控制线,以及通风波导、门的关起等。
        (2)对本地网、局域网传输线路传导辐射的抑制。由于电缆传输辐射信息的不可避免性,现均采用了光缆传输的方式,大多数均在Modem的外接设备处用光电转换接口,用光缆接出屏蔽室外进行传输。
        (3)对终端设备辐射的防范。终端机尤其是CRT显示器,由于上万伏高压电子流的作用,辐射有极强的信号外泄,但又因终端被分散使用,而不宜集中采用屏蔽室的办法来防止,故现在的要求除在订购设备上尽量选取低辐射产品外,目前主要采取主动式的干扰设备(如干扰机)来破坏对对应信息的窃取,个别重要的终端也可考虑采用有窗子的装饰性屏蔽室,此类虽降低了部份屏蔽效能,但可大大改善工作环境,使人感到类似于在普通机房内工作。
 
       硬件
        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也称为硬件设备,通常是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一般分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语音
        在VR系统中,语音的输入、输出也很重要,这就要求虚拟环境能听懂人的语言,并能与人实时交互。而让计算机识别人的语音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语音信号和自然语言信号具有多边性和复杂性。例如,连续语音中的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停顿,同一词、同一字的发音受前后词、字的影响,不仅不同人说同一词会有所不同,同一人的发音也会受到心理、生理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使用人的自然语言作为计算机输入目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效率问题,为便于计算机理解,输入的语音可能会相当烦琐。其次是正确性问题,计算机理解语音的方法是对比匹配,但没有人的智能。
   题号导航      2023年下半年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下午试卷 案例 (第二批)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第4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