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分析师 > 2014年上半年 系统分析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32题      
  知识点: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功能分解
  关键词:   功能分解   企业模型        章/节:   信息化基础知识       

 
在建立企业模型过程中,确定了企业高层业务功能之后,可以通过功能分解的方式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业务过程。以下关于功能分解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32)。
 
 
  A.  每个高层功能一般至少可分解成两个子功能或过程
 
  B.  同种功能或过程在分解中不能重复出现
 
  C.  组成较高层次的功能的子功能或过程,必须反映较高层功能的所有方面
 
  D.  在同一分解层次上同时包含功能与过程
 
 
 

 
  第35题    2012年上半年  
   52%
信息工程是面向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以(35)为中心的开发方法。信息工程方法认为,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三要素是:企业..
  第37题    2012年上半年  
   62%
信息工程是面向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以(35)为中心的开发方法。信息工程方法认为,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三要素是:企业..
  第39题    2014年上半年  
   66%
实施企业信息战略规划有多种方法,其中(39)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知识点讲解    
   ·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 功能分解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按照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的观点,企业要搞信息化,首要任务应该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做好企业战略数据规划。一个好的企业战略数据规划应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和专有性,必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马丁总结了信息系统开发的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发现企业数据处理中的一个基本规律:数据类和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是相对稳定的,而对数据处理的业务过程和步骤是经常变化的。
               自顶向下的规划
               规划工作应由核心设计小组来领导,一般它由4个人组成,他们将得到企业内各个用户部门的帮助,并从用户部门选取一些主要人员参加到设计小组中。一般称这些部门的参加者为用户分析员。对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要完成一个自顶向下的规划设计,核心设计小组应包括数据处理管理人员、系统分析领导者、资源管理人员、财务总监、业务经理、客户服务经理等。核心设计小组成员应由外来顾问进行培训指导。
               信息资源规划中,信息资源规划者自顶向下进行全局规划,数据管理员自底向上进行详细设计,自底向上设计是自顶向下规划的延伸。自顶向下的全局规划可分为粗略的方式和精细的方式。粗略的方式一般只描述职能范围和业务活动过程,而不描述活动。它们只描述主题数据库而不去描述组成这些数据库的实体。
               数据规划的步骤如下。
               (1)企业模型的建立。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逐步细化:
               .开发一个表示企业各职能范围的模型。
               .扩展上述模型,使它表示企业各处理过程。
               .继续扩展上述模型,使它能表示各处理过程。
               (2)确定研究的边界。
               (3)建立业务活动过程。
               (4)实体和活动的确定。
               (5)对所得规划结果进行审查。
               马丁认为,自顶向下的全局规划工作应该在6个月内完成。
               企业模型的建立
               企业模型表示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具有的职能,企业职能范围是企业中的主要业务领域。在信息资源规划中,第一个阶段就是确定企业的各个职能范围,以便从总体上把握整个企业的概况。
               在一个企业中,需要一张表明该企业职能和活动的企业模型图,马丁指出,企业模型应具有完整性、适用性和持久性。
               大多数企事业中,都存在着对该组织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一般称为企业经营关键成功因素。而在大多数企业,通常有3~6个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因素,为使企业获得成功,这些关键性的任务必须特别认真地完成。在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总是与那些能确保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相关的。在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的时间内,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不同,甚至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主题数据库
               战略数据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确定企业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速应用项目的开发。它把企业的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即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有:
               (1)面向业务主题(不是面向单证报表)。主题数据库是面向业务主题的数据组织存储,例如,企业中需要建立的典型的主题数据库有:产品、客户、零部件、供应商、订货、员工、文件资料、工程规范等。其中,产品、客户、零部件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对有关单证、报表的数据项进行分析整理而设计的,不是按单证、报表的原样建立的。这些主题数据库与企业管理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联,而不是与通常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相关联。
               (2)信息共享(不是信息私有或部门所有)。主题数据库是对各个应用系统“自建自用”的数据库的彻底否定,强调建立各个应用系统“共建共用”的共享数据库。不同的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程序调用这些主题数据库,例如,库存管理调用产品、零部件、订货数据库;采购调用零部件、供应商、工程规范数据库,等等。
               (3)一次一处输入系统(不是多次多处输入系统)。主题数据库要求调研、分析企业各经营管理层次上的数据源,强调数据的就地采集,就地处理、使用和存储,以及必要的传输、汇总和集中存储。同一数据必须一次、一处地进入系统,保证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但可以多次、多处地使用。
               (4)由基本表组成。一个主题数据库的科学的数据结构,是由多个达到基本表规范(满足3NF)要求的数据实体构成的。
               主题数据库最主要的特征是面向业务主题,而不是面向应用程序,因而数据独立于程序。主题数据库应设计得尽可能的稳定,使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的信息资源提供稳定的服务。稳定并非限制主题数据库永不发生变化,而是要求在变化后不会影响已有的应用项目的工作。要求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独立于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物理实现过程,这样能保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仍然有效。
               马丁推荐两种方法选择和确定主题数据库。首先,列出企业所涉及的产品和机构的组成内容。其次,可以考察业务活动过程,然后记录下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属于哪个数据类,这样得到一个数据分类表。可以将前后两种途径得到的数据分类表相互对照来建立一个联合的数据分类表,从而形成主题数据库的基础。
               马丁提出,主题数据库与BSP方法中的数据类是相当的概念。当给出许多主题数据库及业务活动过程后,在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时,必须把这些主题数据库组合或划分成若干可以实现的子系统。
               马丁区分了计算机的4类数据环境,分别是文件环境(不使用数据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环境(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主题数据库环境(数据库的建立基本独立于具体应用)、信息检索系统环境(为自动信息检索、决策支持和办公自动化而设计,数据动态变化)。其中信息检索系统环境通常与主题数据库环境共存,把信息检索系统从生产性的数据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考虑效率问题。就主题数据库环境而言,如果管理不善,则会退化成文件环境或应用数据库环境。马丁指出,一个高效率的企业应该基本上具有3类或4类数据环境作为基础。
               战略数据规划的执行过程
               战略数据规划的执行过程包括企业的实体分析、实体活动分析、企业的重组、亲合度分析和分布数据规划。
               (1)企业的实体分析。实体是数据的载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例如,顾客、财务预算等。实体分析是自顶向下地确定企业实体的过程,实体分析过程需要非数据处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实体分析结果的质量与参加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
               (2)实体活动分析。马丁建议,把我们平常所画的树结构形式的层次结构图,改成自左向右横着绘制。马丁认为,缺乏自动化管理工具一直是不适当的数据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3)企业的重组。实体分析不仅把现行组织机构转换成数据结构,而且提供给高层管理人员一种手段,通过实体分析而提出询问:根据分析的结果,企业或部门应该怎样改变;或按照外部环境该组织大致应该怎样改变。
               (4)亲合度分析。亲合度矩阵E用来表明一个实体与其他实体之间的亲合程度,可用于把实体聚合成主题数据库。一般来说,如果两个实体的亲合度比较高,则它们应该在同一个主题数据库中。相反,则不能放在同一个主题数据库中。具体的分界线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而定。
               (5)分布数据规划。分布式数据存在6种不同的基本形式,分别是复制的数据、子集数据、重组数据、划分数据、独立模式数据和不相容数据。
 
       功能分解
        功能分解是将需求规格说明中每一个功能加以分解,确保各个功能被全面地测试。功能分解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
        步骤如下:
        (1)使用程序设计中的功能抽象方法把程序分解为功能单元。
        (2)使用数据抽象方法产生测试每个功能单元的数据。
        功能抽象中程序被看成一种抽象的功能层次,每个层次可标识被测试的功能,层次结构中的某一功能有由其下一层功能定义。按照功能层次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众多的最低层次的子功能,以这些子功能为对象,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数据抽象中,数据结构可以由抽象数据类型的层次图来描述,每个抽象数据类型有其取值集。程序的每一个输入和输出量的取值集合用数据抽象来描述。
   题号导航      2014年上半年 系统分析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32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