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09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47题      
  知识点:   工程验收   监理工程师   验收阶段   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工程   质量控制
  关键词:   监理工程师   信息系统工程   验收   质量控制   监理   信息系统        章/节: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概念       

 
信息系统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交付使用的效益和作用。在信息系统工程验收阶段,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47)。
 
 
  A.  主持工程的验收
 
  B.  审查工程验收方案
 
  C.  审查工程验收条件
 
  D.  监控验收过程
 
 
 

 
  第41题    2011年下半年  
   39%
监理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有(41)。
①具有高级职称
②取得监理工程师培训证书
③通过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
..
  第37题    2016年下半年  
   36%
监理单位在信息系统工程中“四控三管一协调”不包括(37)。
  第24题    2017年下半年  
   55%
在监理人员的工作中,复核工程量核定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及文件是( )的职责。
   知识点讲解    
   · 工程验收    · 监理工程师    · 验收阶段    · 系统工程    · 信息系统工程    · 质量控制
 
       工程验收
        验收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收尾工作。信息网络系统的验收应以网络设计的总体设计为基础,主要验证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主要设备运行性能。另外,在验收工作中要认识到,应用是根本,应用系统是信息系统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在承建单位认为项目已经具备验收条件的情况下,提出验收申请,并由承建单位制定验收计划交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在三方均认为项目已满足验收前提条件时,组织成立验收委员会或项目验收小组,根据验收计划和经过三方讨论通过的验收标准实施验收,然后对验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审并形成验收报告,如果最终结论是通过,则移交产品或项目,否则督促承建单位进行整改。
               验收的前提条件
               当承建单位提出进行工程验收的时候,监理要考虑验收的前提条件是否满足,主要考虑以下几项。
               (1)所有建设项目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的要求全部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
               (2)各个分项工程全部初验合格。
               (3)各种技术文档和验收资料完备,符合集成合同的内容。
               (4)系统建设和数据处理符合信息安全的要求。
               (5)外购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和开发工具符合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6)各种设备经加电试运行,状态正常。
               (7)建设单位同意进行验收。
               验收方案的审核与实施
               在信息网络系统完工时,应由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共同确定验收方案。在审核验收方案时,监理的首要任务是确认工程验收的基本条件是否已经达到如下要求。
               (1)是否符合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技术文档和工程实施管理资料是否完备。
               (3)工程涉及的主要设备、材料的进场和检验报告是否完备。
               (4)单位分别签署的各单项工程的设计、实施、工程监理等质量合格文件是否完备。
               (5)承建单位的售后服务和培训计划是否完备。
               工程验收的组织
               确认工程验收的基本条件已经满足后,建议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共同推荐人员组成验收组(验收委员会)。工程验收组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承建单位共同参与。验收组应有明确分工,一般为测试小组、资料文档评审小组和工程质量鉴定小组。验收组的职责就是对工程进行验收评审,决定工程是否通过。
               监理的主要内容
               (1)系统整体功能、性能。
               (2)主要设备(或子系统)的功能、性能。
               (3)承建单位提交文档的种类和内容。
               (4)系统设计、开发、实施及测试等各个阶段涉及的工具和设备都具备合法的知识产权。
               (5)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体系。
               (6)承建单位采取必要的管理和工程措施,以方便系统的扩容和升级。
               网络基础平台的验收
               (1)网络基础平台的整体性能:网络整体性能(网络连通性能、网络传输性能、网络安全性能、网络可靠性能及网络管理性能),服务器整体性能(服务器设备连通性能、服务器设备提供的网络服务、服务器设备可靠性能及服务器设备的压力测试),系统整体压力测试验收(网络压力测试和系统运行监控测试)。
               (2)网络设备:检测主要的指标,如吞吐量、包丢失、延时和背靠背性能等。
               (3)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
               服务平台的验收
               (1)Internet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器、WWW服务器。
               (2)多媒体业务网络:Vo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3)数字证书系统:CA系统、RA系统。
               网络安全和管理平台的验收
               主要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验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系统(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其他网络安全系统(网络防病毒、安全审计及Web信息防篡改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及运行维护管理)等工具的验收。
               环境平台的验收
               (1)机房工程:UPS电源系统、接地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及空调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环境的验收、器材的验收和设备安装的验收。
               .环境的验收:主要包括各配线间场地的选择及温湿度的控制。
               .器材的验收:必须与合同规定的规格、型号和质量参数等要求相符,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必须满足线缆各项参数的要求,以及机柜等的安装注意事项。
               .设备安装的验收:设备安装要符合有关准的要求。
               提交的文档
               信息网络系统验收需提交的文档主要有以下9个。
               (1)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2)网络系统到货验收报告。
               (3)主机网络系统实施总结报告。
               (4)网络系统测试报告。
               (5)用户手册。
               (6)随机技术资料。
               (7)工程主机网络系统安装配置手册。
               (8)工程主机网络系统维护手册——管理员级。
               (9)工程主机网络系统日常维护及应急处理方案。
 
       监理工程师
        在这个考点,主要考查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即哪些任务可以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完成。
        项目监理部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是依据监理服务合同和施工、开发承包合同进行监理工作,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监督)、协调及激励等手段促进承包合同双方履行各自的义务,最终完成工程项目建设。
                      总监理工程师
                      根据《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息系统工程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行使合同赋予监理单位的权限,全面负责受委托的监理工作。在监理执行过程中,监理单位取得建设单位书面意见后,可以调换总监理工程师人选。
                      总监理工程师除必须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之外,还应具有相当高的业务技术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其岗位职责如下。
                      (1)确定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
                      (2)主持编写项目监理规划、审批项目监理实施细则,负责管理项目监理机构的日常工作。
                      (3)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给建设单位及总包单位提出审查意见。
                      (4)检查和监督监理人员的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人员调配,并在实施监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不称职的监理人员进行调换。
                      (5)主持监理工作会议(包括监理例会),签发项目监理机构的文件和指令。
                      (6)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及进度计划。
                      (7)审查签署承包单位的申请、支付证书和竣工结算。
                      (8)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
                      (9)主持或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
                      (10)调节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查工程延期。
                      (11)组织编写并签发监理月报、监理工作阶段报告、专题报告和项目监理工作总结。
                      (12)审查签认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申请,组织监理人员对待验收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13)主持整理工程项目的监理资料。
                      一般来说,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总监理工程师可下达停工令。
                      (1)建设单位要求暂停施工,且工程需要暂停施工。
                      (2)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需要进行停工处理。
                      (3)施工出现了安全隐患,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停工以消除隐患。
                      (4)发生了必须暂时停止施工的紧急事件。
                      (5)承建单位未经许可擅自施工,或拒绝监理机构管理。
                      (6)实施、开发中出现质量异常情况,经提出后承建单位仍不采取改进措施,或者采取的改进措施不力,还未有使质量状况发生好转的趋势。
                      (7)隐蔽作业(指综合布线及系统集成中埋入墙内或地板下的部分)未经现场监理人员查验自行封闭、掩盖。
                      (8)未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而擅自变更设计或修改图纸进行施工者。
                      (9)未经技术资质审查的人员或不合格人员进入现场施工。
                      (10)使用没有技术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没有授权证书的软件,或者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及使用盗版软件。
                      (11)擅自允许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查认可的分包单位进场施工。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是指经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同意,由总监理工程师书面授权,代表总监理工程师行使其部分职责和权力的项目监理机构中的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职责如下。
                      (1)负责总监理工程师指定或交办的监理工作。
                      (2)按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行使授权范围内的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和权力。
                      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将以下工作委托给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1)主持编写项目监理规划,审批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2)签发开工/复工报审表、工程暂停令、工程款支付证书及工程竣工报验单。
                      (3)审查签认竣工结算。
                      (4)调解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
                      (5)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人员调配,对不称职的监理人员进行调换。
                      子项监理工程师
                      子项(阶段)监理工程师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各子项(阶段)的监理工作,其岗位职责如下。
                      (1)组织编制子项(阶段)的监理工作计划。
                      (2)参与工程项目施工、开发的招标工作,参与拟定承包合同条件和合同的洽谈。
                      (3)审核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开发组织设计及计划。
                      (4)审核承包商需要按照合同提交的网络工程和软件文档,检查工程进度与计划是否吻合。
                      (5)审核子项(阶段)开工申请,检查开工条件,并签署起算工期的意见。
                      (6)组织重要分项或分部工程及单项工程的检查验收。
                      (7)核签工程设计或方案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单。
                      (8)核签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及费用的签证。
                      (9)核签工程款支付申请。
                      (10)组织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处理。
                      (11)审核软件工程文档审查报告。
                      (12)审核并整理工程竣工资料。
                      (13)协助项目竣工验收。
                      (14)公正处理索赔事宜。
                      (15)参与审核工程结算资料。
                      (16)建立与填写项目监理日志。
                      (17)定期或不定期向总监及业主提交反映工程动态的有关报告。
                      (18)完成子项(阶段)监理工作总结及有关文档。
                      专业监理工程师
                      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专业的监理工作。其岗位职责如下。
                      (1)负责编制本专业的监理实施细则。
                      (2)负责本专业监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3)定期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本专业监理情况报告,对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和请示。
                      (4)审查承建单位提交的涉及本专业的计划、方案、申请及其变更,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报告。
                      (5)根据本专业监理工作实施情况完成项目监理日志及监理月报。
                      (6)负责本专业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和上报。
                      (7)负责整理本专业有关的工程验收资料。
                      (8)完成本专业监理工作总结及有关文档。
 
       验收阶段
        在项目验收阶段,监理进行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审核承建单位工程整改计划的可行性,控制整改进度。
        (2)建议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以初验合格报告作为启动试运行的依据。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它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体系,通常称之为霍尔三维结构,这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霍尔三维结构以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来概括地表示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也就是说,它将系统工程活动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想方法。
               逻辑维
               逻辑维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7个步骤:
               (1)明确问题。通过系统调查,尽量全面地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把问题讲清楚。
               (2)系统指标设计。选择具体的评价系统功能的指标,以利于衡量所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3)系统方案综合。主要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方案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总的功能要求,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
               (4)系统分析。分析系统方案的性能、特点、对预定任务能实现的程度,以及在评价目标体系上的优劣次序。
               (5)系统选择。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各入选方案中择出最佳方案。
               (6)决策。在分析、评价和优化的基础上作出裁决并选定行动方案。
               (7)实施计划。这是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将系统付诸实施。
               以上7个步骤只是一个大致过程,其先后并无严格要求,而且往往可能要反复多次,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时间维
               时间维是系统的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从制定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
               (1)规划阶段。即调研阶段,目的在于谋求活动的规划与战略。
               (2)拟定方案。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
               (3)研制阶段。作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4)生产阶段。生产出系统的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安装计划。
               (5)安装阶段。将系统安装完毕,并完成系统的运行计划。
               (6)运行阶段。系统按照预期的用途开展服务。
               (7)更新阶段。即为了提高系统功能,取消旧系统而代之以新系统,或改进原有系统,使之更加有效地工作。
               知识维
               知识维是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霍尔把这些知识分为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类系统工程,如军事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等,都需要使用其他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工程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现实信息系统,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
        管理模型指系统服务对象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分析和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模型,也称为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指系统处理信息的结构和方法。管理模型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信息处理模型中转化为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加工、使用的规则。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指可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事对象领域工作的人员,以及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与融合。
        从事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广阔的商务知识,懂得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组织性能,有较强的分析和评判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四个基本能力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等基本功能。
               (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识别信息有3种方法:一是由决策者识别;二是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三是先由系统分析员观察得到基本信息,再向决策人员调查,加以修正、补充。
               (2)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其一般模式如下图所示。
               
               数据传输
               信源即是信息的来源,编码是指把信息变成信号,所谓码,是指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符号序列。信道就是信息传递的通道,是传输信息的媒介,信道的关键问题是信道的容量。噪声就是杂音或干扰。译码是编码的反变换,其过程与编码相反。信宿即是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人、机器或者另一个信息系统。
               (3)信息的存储。数据存储的设备目前主要有3种: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对数据存储设备的一般按要求是存储容量大且价格便宜。信息存储的概念比数据存储的概念要广,主要问题是确定存储哪些信息、存储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存储、经济上是否合算等,这些问题都要根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确定。
               (4)信息的加工。信息加工的范围很大,从简单的查询、排序、归并到负责的模型调试及预测。
               (5)信息的维护。包括经常更新存储器中的数据,使数据保持合用的状态。广义上来讲,包括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6)信息的使用。指高速度和高质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
               信息系统分类
               信息系统分类方法很多,从应用角度,可以分成人工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从独立性角度,可分成独立信息系统和综合信息系统;从处理方式角度可分为批处理信息系统和联机处理信息系统。下面主要介绍以数据环境分类和以应用层次分类。
               (1)以数据环境分类。按照数据环境,可以把信息系统分为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数据文件是没有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虽然使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未实现共享。主题数据库建立了一些数据库与一些具体的应用有很大的独立性,数据经过设计,其存储结构与使用它的处理过程都是独立的,各种数据通过一些共享数据库被联系和体现;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一些数据库被组织为能保证信息检索和快速查询的需要,而不是大量的事务管理。
               (2)以应用层次分类。通常,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可以分成四级,分别是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务级。与此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也分为战略级信息系统(使用者都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战术级信息系统(企业中层经理及其管理部门)、操作级信息系统(服务型企业的业务部门)和事务级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业务人员)。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比一般技术工程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这是因为技术手段复杂;内容复杂,目标多样;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环境复杂多变。
               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从上图可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工程项目的重要区别所在。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既是给用户看的,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依据。系统说明书一旦讨论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做”。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除技术人员外,开发的各个阶段需要有业务人员的参加配合。开发的前期需要用户配合系统分析人员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后期需要用户承担测试、切换工作。为了使用户配合好开发工作,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下图是各开发阶段人力需求曲线。
               
               各个开发阶段的人力需求
               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信息系统,都要经历由初级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诺兰(Nolan)总结了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在1973年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在1980年完善了这一理论,人们称之为诺兰模型,如下图所示。
               
               诺兰模型
               (1)初装。从单位购买第1台计算机用于管理部门就开始了初装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初步意识到计算机对管理的作用,有少数人具备了初步应用能力。
               (2)蔓延。计算机初见成效吸引力人们,使信息系统扩散到多数部门,便进入了蔓延阶段。在这一阶段,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很快,但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数据具有不一致性、共享性差等。这个阶段的投资迅速增长,但只有一部分系统取得实际效益。
               (3)控制。解决蔓延阶段的问题,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对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严格的控制代替了自由蔓延。这一阶段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控制阶段投资增长较慢。
               (4)集成。在控制的基础上,硬件重新链接,在软件方面建立集中式数据库和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的系统,这就是集成。诺兰认为前3个阶段属于“计算机时代”,从第4个阶段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这个阶段由于各种硬件、软件设备大量扩充,投资迅速增长。
               (5)数据管理。集成之后进入数据管理阶段。
               (6)成熟。成熟的信息系统应能满足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要求,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管理。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监督并记录质量活动执行结果,以便评估绩效,并推荐必要的变更过程,其主要作用包括:
        .识别过程低效或产品质量低劣的原因,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些原因。
        .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及工作满足主要干系人的既定需求,足以进行最终验收。
               输入
                      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中包含质量管理计划,用于控制质量。质量管理计划描述将如何在项目中开展质量控制。
                      质量测量指标
                      质量测量指标描述了项目或产品属性及其测量方式。质量测量指标的例子包括功能点、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
                      质量核对单
                      质量核对单是结构化清单,有助于核实项目工作及其可交付成果是否满足一系列要求。
                      工作绩效数据
                      工作绩效数据包括实际技术性能(与计划比较)、实际进度绩效(与计划比较)和实际成本绩效(与计划比较)。
                      批准的变更请求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中批准的变更请求,可包括各种修正,如缺陷补救、修订的工作方法和修订的进度计划。需要核实批准的变更是否已得到及时实施。
                      可交付成果
                      可交付成果是任何独特并可核实的产品、成果或能力,最终将成为项目所需的、确认的可交付成果。
                      项目文件
                      项目文件可能包括协议、质量审计报告和变更日志(附有纠正行动计划)、培训计划和效果评估、过程文档。
                      组织过程资产
                      可能影响质量控制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组织的质量标准和政策、标准化的工作指南、问题与缺陷报告程序及沟通政策。
               工具与技术
                      七种基本质量工具
                      七种基本质量工具包括因果图、流程图、核查图、帕累托图、直方图、控制图和散点图,如本章第1张图所示。
                      统计抽样
                      统抽样是指按照质量管理计划中的规定,抽取和测量样本。
                      检查
                      检查是指检验工作产品,以确定是否符合书面标准。检查的结果通常包括相关的测量数据。检查也可称为审查、同行审查、审计或巡检等。
                      审计已批准的变更请求
                      对所有已批准的变更请求进行审查,以核实它们是否已按批准的方式得到实施。
               输出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是对质量控制活动结果的书面记录。应该以制订质量管理计划过程中所确定的格式加以记录。
                      确认的变更
                      对变更或补救过的对象进行检查,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并把决定通知干系人。被拒绝的对象可能需要返工。
                      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质量控制过程的一个目的就是确定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核实的可交付成果是范围确认过程的一项输入,以便正式验收。
                      工作绩效信息
                      工作绩效信息是从各控制过程收集,并结合相关背景和跨领域关系进行整合分析而得到的绩效数据。
                      变更请求
                      如果推荐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缺陷补救导致需要对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变更,则应按既定的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要求,提出变更请求。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管理计划中可能需要更新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计划和过程改进计划。
                      项目文件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项目文件包括质量标准、协议、质量审计报告和变更日志(附有纠正行动计划)、培训计划和效果评估、过程文档。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完成的核对单和经验教训文档。
   题号导航      2009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47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