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2017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3题      
  知识点:   程序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设计   项目计划   信息系统建设   编码   软件生存周期   维护   运行维护
  关键词:   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设计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项目   项目计划   运行维护   测试   维护        章/节:   信息系统建设       

 
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划分为六个阶段,包括软件项目计划、( )、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以及运行维护
 
 
  A.  需求分析
 
  B.  招投标
 
  C.  风险分析和定义
 
  D.  项目绩效评估
 
 
 

 
  第2题    2015年上半年  
   50%
风险小、安全可靠,但人力和设备消耗较大的新、旧信息系统切换方式是(2)。
  第8题    2020年下半年  
   38%
某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的运算模型以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的( )为主,因此选择服务器时,应主要参考服务器的TPC-R和TPC-H指标。
  第2题    2018年上半年  
   42%
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 )阶段的任务是确定信息系统必须完成的总目标,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导出实现项目目标应该采取的策略及系..
   知识点讲解    
   · 程序编码    · 软件测试    · 软件设计    · 项目计划    · 信息系统建设    · 编码    · 软件生存周期    · 维护    · 运行维护
 
       程序编码
        编码阶段的监理活动主要有以下三项。
        (1)监督承建单位将合适的软件编码工程方法和工具集成到项目定义的软件过程中。
        (2)监督承建单位依据项目定义的软件过程,对软件编码进行开发、维护,建立文档和验证,以实现软件需求和软件设计。
        (3)软件监理组跟踪和记录软件编码产品的功能性和质量。
        编码阶段的监理方法主要有以下3个。
        (1)定期审查、抽查、评审,即定期审查软件编码的工程活动和工程进度。
        (2)根据实际需要对软件编码工程活动、工作进度进行审查。
        (3)对软件编码工程活动和产品进行评审和(或)审核,并报告结果。
 
       软件测试
        在软件测试阶段,监理的主要活动如下。
        (1)监督承建单位将合适的软件测试工程方法和工具集成到项目定义的软件过程中。
        (2)监督承建单位依据项目定义的软件过程,对软件测试进行开发、维护、建立文档和验证,以满足软件测试计划的要求。
        (3)监督承建单位依据项目定义的软件过程和计划实施软件的确认测试。
        (4)计划和实施软件系统测试,实施系统测试以保证软件满足软件需求。
        (5)软件监理组跟踪和记录软件测试的结果。
        在软件测试阶段,监理的主要方法有定期检查、必要抽查、评审。
        (1)定期审查软件测试的工程活动和工作进度。
        (2)根据实际需要对软件测试工程活动进行跟踪、审查和评估。
        (3)对软件测试工程活动和产品进行评审和(或)审核,并报告结果。
 
       软件设计
        软件概要设计监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对软件概要设计有关内容(重点是软件的结构、软件的功能、接口设计和接口关系等)、概要设计过程、概要设计活动和文档格式等进行审查,确定承建单位提出的软件总体结构设计是否实现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要求;给出是否符合要求的结论;确定其可否作为软件详细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具体来说,在概要设计阶段,监理的主要工作如下。
        (1)组织有关单位参加《概要设计说明书》评审会议,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软件工程理论、《需求规格说明书》及工程建设合同等对《概要设计说明书》进行审查并提出监理意见。审核的重点是《概要设计说明书》是否能覆盖《软件需求说明书》,内容是否齐全规范且条理清晰,对潜在的用户需求是否给予了充分考虑并在技术层面上予以解决。
        (2)根据《项目开发计划》检查项目进展状况。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提醒承建单位整合资源并调整项目的进度计划,检查承建单位是否依据《项目开发计划》配备相应的资源。
        (3)主持监理例会,做好监理日记。协调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对《软件需求说明书》所做的修改带来的相关问题,并定期将项目进展情况及发现的问题汇总,以项目月报的形式向建设单位做书面汇报。
        (4)做好项目往来文档的整理及存档工作。
        (5)督促承建单位尽早编写《软件集成测试计划》。
        (6)在概要设计进行前提交总体设计阶段的监理细则和监理周记,在概要设计完成后提交概要设计监理报告。
        软件详细设计监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对软件详细设计有关内容(重点是软件的算法、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异常处理和计算效率等)、详细设计过程、详细设计活动和文档格式等进行审查,确定承建单位提出的软件详细设计内容是否实现了软件概要设计的要求,确认是否满足要求;给出是否符合要求的结论;确定其可否作为软件编码的前提和依据。具体来说,在详细设计阶段,监理的主要工作如下。
        (1)检查承建单位的实际工作进度是否与计划相一致,定期与承建单位沟通,检查文档及工作成果。
        (2)检查《详细设计说明书》及其相关文档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及合同的要求。在详细设计的各个阶段点进行成果评审,以检验详细设计的内容是否能实现概要设计的要求,以及系统需求指标。
        (3)在详细设计前提交该阶段监理细则和监理周记,在详细设计完成后提交《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确认报告。
 
       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阶段,监理的主要工作如下。
        (1)对软件计划的相关内容(重点是组织、技术标准、开发计划和进度要求等)、项目计划过程、项目计划组织和文档格式等进行审查,确认是否满足要求。
        (2)给出符合要求的结论。
        (3)确定其可否作为软件开发的前提和依据。
        项目计划监理的基本准则如下。
        (1)承建单位制订了软件项目计划,同时该项目计划通过了正式的评审,软件项目计划对项目组织、进度计划、工程标准进行了承诺,项目的风险分析合理,风险管理方案可行。
        (2)项目的阶段划分是明确的。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比一般技术工程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这是因为技术手段复杂;内容复杂,目标多样;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环境复杂多变。
        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旧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从上图可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5个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工程项目的重要区别所在。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既是给用户看的,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依据。因此,系统说明书既要通俗,又要准确。用户通过系统说明书可以了解未来系统的功能,判断是不是所要求的系统。系统说明书一旦讨论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做”。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编码
               编码过程
               在给定了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编写代码。一般来说,编码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源程序的标准格式,制订编程规范。
               (2)准备编程环境,包括软硬件平台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等。
               (3)编写代码。
               (4)进行代码审查,以提高编码质量。为提高审查的效率,在代码审查前需要准备一份检查清单,并设定此次审查须找到的bug数量。在审查时,要检查软件规格说明书与编码内容是否一致;代码对硬件和操作系统资源的访问是否正确;中断控制模块是否正确等。
               编码准则
               在嵌入式系统中,由于资源有限,且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开发嵌入式软件时,要注意对执行时间、存储空间和开发/维护时间这三种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也就是说,代码的执行速度要越快越好,系统占用的存储空间要越小越好,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时间要越少越好。
               具体来说,在编写代码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函数短小精悍。一个函数应该只实现一个功能,如果函数的代码过于复杂,将多个功能混杂在一起,就很难具备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另外,要限制函数的长度,一般来说,一个函数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00行。
               .封装代码。将数据以及对其进行操作的代码封装在一个实体中,其他代码不能直接访问这些数据。例如,全局变量必须在使用该变量的函数或模块内定义。对代码进行封装的结果就是消除了代码之间的依赖性,提高了对象的内聚性,使封装后的代码对其他行为的依赖性较小。
               .消除冗余代码。例如,将一个变量赋给它自己,初始化或设置一个变量后却从不使用它,等等。研究表明,即使是无害的冗余也往往和程序的缺陷高度关联。
               .减少实时代码。实时代码不但容易出错、编写成本较高,而且调试成本可能更高。如果可能,最好将对执行时间要求严格的代码转移到一个单独的任务或者程序段中。
               .编写优雅流畅的代码。
               .遵守代码编写标准并借助检查工具。用自动检验工具寻找缺陷比人工调试便宜,而且能捕捉到通过传统测试检查不到的各种问题。
               编码技术
                      编程规范
                      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遵守编程规范,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将直接影响到所编写代码的质量。
                      编程规范主要涉及的三方面内容:
                      .命名规则。从编译器的角度,一个合法的变量名由字母、数字和下画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画线。但是从程序员的角度,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要合法,还要载有足够的信息,做到“见名知意”,并且在语意清晰、不含歧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短。
                      .编码格式。在程序布局时,要使用缩进规则,例如变量的定义和可执行语句要缩进一级,当函数的参数过长时,也要缩进。另外,括弧的使用要整齐配对,要善于使用空格和空行来美化代码。例如,在二元运算符与其运算对象之间,要留有空格;在变量定义和代码之间要留有空行;在不同功能的代码段之间也要用空行隔开。
                      .注释的书写。注释的典型内容包括:函数的功能描述;设计过程中的决策,如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错误的处理方式;复杂代码的设计思想等。在书写注释时要注意,注释的内容应该与相应的代码保持一致,同时要避免不必要的注释,过犹不及。
                      性能优化
                      由于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因此一般要求对代码的性能进行优化,使代码的执行速度越快越好。以算术运算为例,在编写代码时,需要仔细地选择和使用算术运算符。一般来说,整数的算术运算最快,其次是带有硬件支持的浮点运算,而用软件来实现的浮点运算是非常慢的。因此,在编码时要遵守以下准则:
                      .尽量使用整数(char、short、int和long)的加法和减法。
                      .如果没有硬件支持,尽量避免使用乘法。
                      .尽量避免使用除法。
                      .如果没有硬件支持,尽量避免使用浮点数。
                      下图是一个例子,其中两段代码的功能完全一样,都是对一个结构体数组的各个元素进行初始化,但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下图(a)采用数组下标的方法,在定位第i个数组元素时,需要将i乘以结构体元素的大小,再加上数组的起始地址。下图(b)采用的是指针访问的方法,先把指针fp初始化为数组的起始地址,然后每访问完一个数组元素,就把fp加1,指向下一个元素。在一个奔腾4的PC上,将这两段代码分别重复10 700次,右边这段代码需要1ms,而左边这段代码需要2.13ms。
                      
                      算术运算性能优化的例子
 
       软件生存周期
        同任何事物一样,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也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许多阶段,一般称为软件生存周期。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工程的困难程度。通常,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及维护阶段。
               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
               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可行性。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有可行的解决办法吗?”等。可行性分析的任务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研究问题的范围,探索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去解,是否有可行的解决办法。该阶段应该给出关于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不是具体地解决问题,而是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数据和界面等要求,从而确定系统的逻辑模型。
               概要设计
               在概要设计阶段,开发人员需要将确定的功能需求转换成相应的体系结构。在该体系结构中,每个成分都是意义明确的模块,即每个模块都和某些功能需求相对应。可见,概要设计就是设计软件的结构,明确软件有哪些模块组成,模块的层次以及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应用系统的总体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结构。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描述,不是编写程序,而是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该说明应该包含必要的细节,使程序员可以根据它们写出实际的程序代码。通常采用HIPO(层次加输入/处理/输出图)或PDL语言(过程设计语言)描述详细设计的结果。
               编码和单元测试
               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就是把每个模块的控制结构转换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代码,即写成某种特定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并仔细测试编写出的每一个模块。
               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最基本的测试是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所谓集成测试是根据设计的软件结构,把经过单元测试检验的模块按某种选定的策略装配起来,在装配过程中对程序进行必要的测试。所谓验收测试是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通常在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由用户(或在用户积极参与下)对目标系统进行验收。通过对软件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预测软件的可靠性;反之,根据对软件可靠性的要求,也可以决定测试和调试过程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应该用正式的文档资料把测试计划、详细测试方案以及实际测试结果保存下来,作为软件配置的一个组成部分。
               维护
               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软件一旦交付正式投入运行后便进入软件维护阶段。该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每一项维护活动都应该准确地记录下来,作为正式的文档资料加以保存。
 
       维护
        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软件一旦交付正式投入运行后便进入软件维护阶段。该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每一项维护活动都应该准确地记录下来,作为正式的文档资料加以保存。
 
       运行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测试、试运行后即可正式投入运行。运行维护是系统投入使用后,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直至系统消亡。
        在任一设计阶段,一旦发现不能满足用户数据需求时,均需返回到前面的适当阶段进行必要的修正。经过如此的迭代求精过程,直到能满足用户需求为止。在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时,应考虑满足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要求,将数据和功能两方面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在各个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参照和补充。
        事实上,在数据库设计中,对每一个阶段设计成果都应该通过评审。评审的目的是确认某一阶段的任务是否全部完成,从而避免出现重大的错误或疏漏,保证设计质量。评审后还需要根据评审意见修改所提交的设计成果,有时甚至要回溯到前面的某一阶段,进行部分重新设计乃至全部重新设计,然后再进行评审,直至达到系统的预期目标为止。
   题号导航      2017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3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