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22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下午试卷 案例
  第1题      
  知识点:   范围确认   需求跟踪   APP   安全性   功能测试   功能需求   基础设施   矩阵   评审   社区云   审核   系统性能   项目合同   项目目标   项目验收   信息安全   需求跟踪矩阵   需求说明书   硬件   预算   政府

 
A公司承接了某地方政府的智慧社区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客户方对安全性系统性能要求较高,为了实现自身业务由硬件设备提供向软件开发转型。A公司承诺免费提供一个智慧社区APP小程序,并将其写入项目合同中,合同期为6个月。
项目经理小邱负责APP的开发,项目周期4个月,计划2019年12月上线。因合同中没有对APP给出明确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小邱首先借鉴其他项目的开发经验和成果确定了APP的主要便民服务功能,之后开发团队通过走访社区居民和在社区网发放调查问卷,搜集相关的需求。最终确定了APP功能需求,编制了详细的功能需求说明书,并将业务目标、项目目标、范围、设计、开发、高层级需求、详细需求均纳入到需求跟踪矩阵中。 2019年7月项目组与客户共同召开了范围确认会,讨论了项目的文档交付物清单,各阶段里程碑及详细的工作进度和人员分工图表,形成会议纪要并双方签字。
后期,项目组审核了范围说明书,提交了项目代码和相关设计文档。2019年12月完成功能测试。在项目验收评审会上,与会外部专家认为该项目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建议第三方测评机构对该APP进行全面的测试。经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试,发现多项严重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经分析,漏洞修复比较困难,全面整改需要投入较大的工作量,但预算已超支,经与公司领导和客户反复协商,不得不提出项目变更。
 
问题:1.1   (10分)
(1)结合案例,请分析在7月召开的范围确认会上,范围确认工作是否有遗漏?请指出遗漏的内容。
(2)请阐述范围确认和质量控制的不同点,完成以下表格。
 
问题:1.2   (5分)
请将下面(1)~(5)处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在上述案例中,收集需求阶段项目团队采用了(1)、(2) 和(3)的工具和技术,在需求跟踪矩阵设计过程中缺少对 (4)和(5)的策划。
 
问题:1.3   (4分)
请指出项目变更的决策机构,并简述其成员和职责。
 
问题:1.4   (6分)
请阐述项目变更应开展哪些工作?
 
 
 

   知识点讲解    
   · 范围确认    · 需求跟踪    · APP    · 安全性    · 功能测试    · 功能需求    · 基础设施    · 矩阵    · 评审    · 社区云    · 审核    · 系统性能    · 项目合同    · 项目目标    · 项目验收    · 信息安全    · 需求跟踪矩阵    · 需求说明书    · 硬件    · 预算    · 政府
 
       范围确认
        项目范围确认应该贯穿项目的始终,从WBS的确认到项目验收时范围的检验。如果项目被提前终止,范围确认过程应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把它的完成情况记录下来。
        范围确认与质量控制不同。范围确认是有关工作结果的可接受问题,而质量控制是有关工作结果是否满足质量需求的问题。质量控制通常在范围确认之前进行,这两个过程也可并行执行。
        输入
        1.项目范围说明书
        2.WBS字典
        3.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4.交付物
        交付物是那些已经被完成或部分完成的部分,是经过质量控制过程进行确认后的交付物,是质量控制过程的输出。
        工具与技术
        检查。检查活动包括测量、检查与验证等,用来判断工作与可交付物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也叫作评审、产品评审、审计或走查。在某些应用领域中,这些不同的叫法有其具体的含义。
        输出
        1.验收的交付物
        范围确认过程记录了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可交付物,已经完成但尚未验收的可交付物也记录下来,并附有未验收的理由。
        2.请求的变更
        3.推荐的纠正措施
 
       需求跟踪
        需求跟踪的内容
        需求跟踪包括编制每个需求同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文档。这些元素包括别的需求、体系结构、其他设计部件、源代码模块、测试、帮助文件、文档等。
        在某种程度上,需求跟踪提供了一个表明与合同或说明一致的方法。需求跟踪还可以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维护成本,很容易实现重用。在项目中使用需求跟踪的好处有:
        .审核跟踪能力信息有助于确保应用了所有需求。
        .变更影响分析在增、删、改需求时可以确保不忽略每个受到影响的系统元素。
        .维护可靠的跟踪能力信息使得维护时能正确、完整地实施变更,从而提高生产率。
        .在开发中认真记录跟踪能力数据,就可以获得计划功能当前实现状态的记录。
        .重新构造。
        .重复利用跟踪信息有助于在新系统中对相同的功能利用旧系统相关资源。
        .减小风险。把部件互联关系文档化可减少由于关键成员离开项目带来的风险。
        .测试模块、需求、代码之间的联系链可以在测试出错时指出最可能有问题的地方。
        需求跟踪能力矩阵是表示需求和别的系统元素之间联系链的常用方式。
        使用需求跟踪能力来管理工程时,可考虑以下步骤:
        (1)决定定义哪几种联系链。
        (2)选择要使用的跟踪能力矩阵种类。
        (3)确定对产品哪些部分进行跟踪。
        (4)通过修订过程和核对表来提醒开发人员在需求完成或变更时更新联系链。
        (5)制订规范,统一标识所有系统元素,达到可以相互联系的目的。
        (6)确定提供每类联系链信息的人员。
        (7)培训项目组成员。
        (8)及时更新跟踪能力数据。
        (9)开发过程中周期性更新数据,使跟踪信息与实际相符。
        变更需求代价:影响分析
        影响分析是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分析可以提供对建议变更的准确理解,有助于做出信息量充分的变更批准决策。通过对变更内容的检验,确定对现有的系统做出修改或抛弃的决定,或者创建新系统以及评估每个任务的工作量。
        进行影响分析的能力依赖于跟踪能力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APP
        (1)APP的定义。APP就是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意思,APP营销是通过智能手机、社区、SNS等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来开展的营销活动。
        (2)APP营销模式。APP营销的主要模式有广告植入、用户植入和购物网站植入。
        ①广告植入。APP营销常见的广告植入有三种:加载应用时段植入的广告、运行应用时穿插的广告及运行主界面中商家LOGO广告。
        ②用户植入。主要的应用类型是网站移植类和品牌应用类,企业把符合自己定位的应用发布到应用商店内,供智能手机用户下载,用户利用这种应用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企业的信息。这种营销模式具有很强的实验价值,让用户了解产品,增强产品信心,提升品牌美誉度。
        ③购物网站植入。将购物网站移植到收集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网站获取商品信息,进行下单。这种模式相对于手机购物网站的优势是快速便捷、内容丰富,并且这种应用一般具有很多优惠措施。
 
       安全性
        (1)可用性。可用性评价指标及测量,如下表所示。
        
        可用性评价指标及测量
        
        (2)完整性。完整性评价指标及测量,如下表所示。
        
        完整性评价指标及测量
        (3)保密性。保密性评价指标及测量,如下表所示。
        
        保密性评价指标及测量
        
 
       功能测试
        Web应用功能测试指Web应用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测试,其案例的设计方法可参见有关《黑盒测试技术》章节的内容。
        考虑到Web应用本身的特点,其功能测试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客户端的选择。
        Web应用客户端软件环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浏览器。除非有特殊要求,测试功能时,我们一般选择比较流行的配置,如选择WindowsXP+IE6.0的简体中文版本。需要注意的是,浏览器的种类和版本有可能影响功能的正确实现。
        . 客户端浏览器的配置。
        一般情况下,开发者不会过多地考虑客户端配置问题,只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实现服务端的程序,而用户也往往不会刻意地对所使用的浏览器进行适应性配置。如果测试人员完全按照浏览器的缺省配置测试一个Web应用的功能,有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因浏览器配置而引起的问题。下面以IE6.0为例进行说明,IE6.0的主要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IE6.0的主要配置界面
        例如Cookie设置就会影响含有Cookie的Web应用的功能能否成功地实现。其他如脚本设置、安全设置、显示设置等大多数设置都会影响到Web应用功能的实现。
        . 客户端的显示设置。
        大多数人都喜欢使用1024×768像素的显示设置,但并不是所有的Web应用都支持这种设置。不合适的显示设置不但会使Web应用系统的界面显示异常,还可能导致应用功能无法实现。
        . 内容测试。
        由于Web应用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尤其是发布于互联网上的网站,其内容是完全开放的,因此在Web系统的功能测试中还要重点测试一个方面,即内容测试。
        内容测试用来检验Web应用系统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相关性。信息的正确性是指信息是可靠的还是误传的。例如,在商品价格列表中,错误的价格可能引起财政问题,甚至导致法律纠纷;信息的准确性是指是否有语法或拼写错误。这种测试通常使用一些文字处理软件来进行,例如使用Microsoft Word的“拼音与语法检查”功能;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是否在当前页面可以找到与当前浏览信息相关的信息列表或入口,也就是一般Web站点中所谓的“相关文章列表”。
        下面介绍两种Web应用功能测试的自动化技术,一个是Web应用链接质量保证技术,另一个是Web应用功能测试技术,下面分别论述。
               Web应用链接质量保证技术
               链接是使用户从一个页面浏览到另一个页面的重要手段,链接的质量决定着功能是否能够成功实现。
               要保证每个链接的质量,需要做好三件事情:
               ①该链接将用户带到它所说明的地方;
               ②被链接页面是存在的;
               ③保证Web应用系统上没有孤立的页面,所谓孤立页面是指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
               链接测试非常复杂。比如当网页的结构非常复杂且数量巨大时,链接检查的速度就迫切需要提高。当网络连接总是不稳定的时候,误判的频率增大导致工作量加大,就需要保证工作进度。还有,测试的结果能否清晰地报告出来等,这些需求都提高了测试的复杂度。
               要测试Web应用的链接,可以借助于自动化的Web应用链接测试工具,例如WebCheck、Linkbot、TestPartner等。这些测试工具在测试过程中自动扫描Web应用的所有链接,定位及报告问题。针对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链接,比如图片、框架(Frame)、插件(Plugin)、背景、样式表(Style Sheet)、脚本、Java Applet等以及支持的连接种类,比如HTTP、FTP、GOPHER、HTTPS等工具都能够支持。另外,对本地的链接和重定向的链接也能很好地支持。例如WebCheck能够定位约50个的问题类型,并且提供19个HTML格式的报告。
               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测试Web应用的链接,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简单易用;
               . 在实现上采用多线程技术,因此检查速度特别快;
               . 对断开的连接可以再次检查,避免误判;
               . 没有检查连接的数量限制,只受系统资源的约束;
               . 可以分析Web应用的结构;
               . 检查结果可以分类查看,自动生成HTML格式的报告。
               Web应用链接主要测试点如下。
               . 测试内部和外部链接中成功和失败的链接点,以及应用中不被其他链接调用的页面;
               . 测试链接中新网页、老网页、慢网页以及丢失的图象标题标签和属性标签等;
               . 分析Web应用的结构是否合理,包括显示和某个URL相关的链接及按照标题、描述、作者、大小、最后修改时间、类型为URL链接分类等。
               Web应用功能测试技术
               如果开发人员刚创立一个新的Web应用系统。在发布应用系统之前,它必须经过测试以确保一切设定功能都能正常运行,这样的测试任务中,针对同一模块或者同一功能点的测试可能需要重复多次。另外,在一个公司中不同项目的测试可能并行展开,例如人事部门的HR系统、客服部门的CRM系统、物流部门的ERP系统等。这样的现状就会使测试人员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有效地测试不断修改着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如果资源有限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加棘手。人工测试的工作量太大,况且很多公司负担不起额外的时间来培训新的测试人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个能简单操作的测试工具来自动完成功能性测试。
               Mercury Interactive的WinRunner就是一个功能性测试工具。它通过捕获和重放用户对Web应用程序的操作,WinRunner可自动执行功能性测试。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标准的测试过程,主要步骤包括:创建测试脚本、插入检查点、运行测试以及分析结果。
               . 创建测试脚本。
               创建测试脚本只需记录下一个标准的业务流程,如下一张订单或建立一个新的商家账户。测试人员在GUI上点击鼠标,测试工具记录流程就可建立测试脚本,即使技术知识有限的用户也能生成完整的测试。脚本可以直接编辑来满足各种复杂测试的需求。例如,WinRunner可以将两种测试脚本创建方式结合在一个环境下,来适应测试需求。这两种测试脚本创建方式分别是模拟控件操作和模拟鼠标操作。
               . 插入检查点。
               在记录一个测试的过程的脚本中,测试工程师可插入检查点,测试工具会收集检查点的性能指标。脚本运行时,测试工具在查寻潜在错误的同时,会比较检查点所设定的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对其一一验证。例如,WinRunner允许您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检查点,包括文本、GUI、位图和数据库。用一个位图检查点,可以确认一个位图图像,如公司的图标是否出现在指定位置。
               . 运行测试。
               建立起测试脚本,并插入检查点和做一些必要修改后,就可以开始运行测试。当测试工具执行测试时,它会自动操作应用程序,正如一个真实用户根据记录流程执行着每一步的操作。
               . 分析结果。
               一旦测试结束后,就需要分析测试结果。测试工具一般会提供详尽的、易读的报告,这些报告对在测试运行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描述,如出错内容和检查点等。
               一次测试结束后,随着时间推移,开发人员会对应用程序做进一步的修改,并需要另加额外的测试。有了前面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测试的基础,不必改动测试脚本,就可以重新建一个新的测试,这样大大地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充分利用了测试投资。
               功能自动化测试工具还能验证数据库的数值,从而确保交易的准确性。例如,在创建测试脚本时,可以设定哪些数据库表格和记录资料需要检测。在重放时,测试程序就会核对数据库内的实际数值与脚本中设定的数值,在有更新/修改,删除或插入的记录上会使用突出标识以引起注意。
               有时为了彻底全面地测试一个应用程序,需要了解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它是如何运行的。测试工具可以将一个记录下的业务流程转化为一个数据驱动的测试,来反映多个用户各自独特且真实的操作行为。以一个订单输入的流程为例,测试人员或许希望将一些锁定的项目栏,如定单号或客户名转化为可变栏,这样就可以用多套数值来检测应用程序了。数据来源可以采用自动生成表格,也可直接从其他的表格或数据库中导入。数据驱动性测试不仅节省了时间和资源,而且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测试覆盖率。
               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在对脚本进行编辑的时候,可以从列表里选择一个功能函数加到脚本中,以提高测试能力。例如,点击“calendar”,然后从年历功能中的下属目录中选择,如“calendar_select_date()”,工具会提供函数的解释。选定了这个函数后,可以输入参数,再将这个函数插入到测试脚本中。
 
       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即网络在用户单位业务中应该提供的功能,可以通过了解用户单位所从事的行业、该单位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单位的关系等来确定其功能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了解项目背景来明确用户单位建网的目的,从而有助于描述详细的功能需求。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指包括机房供配电系统、机房UPS系统、机房空调系统、机房弱电系统、机房消防系统等在内的,维持机房安全正常运转,确保机房环境满足信息系统设备运行要求的各类设施。
 
       矩阵
        矩阵是很多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中研究的数学对象。在数据结构中主要讨论如何在尽可能节省存储空间的情况下,使矩阵的各种运算能高效地进行。
        在一些矩阵中,存在很多值相同的元素或者是零元素。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可以对这类矩阵进行压缩存储。压缩存储的含义是为多个值相同的元素只分配一个存储单元,对零元不分配存储单元。
               特殊矩阵
               常见的特殊矩阵有对称矩阵、三角矩阵和对角矩阵等。对于特殊矩阵,由于其非零元的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可将其压缩存储在一维数组中,并建立起每个非零元在矩阵中的位置与其在一维数组中的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矩阵An×n中的元素有aij=aji(1≤ijn)的特点,则称之为对称矩阵。
               若为对称矩阵中的每一对元素分配一个存储单元,那么就可将n2个元素压缩存储到能存放nn+1)/2个元素的存储空间中。不失一般性,以行为主序存储下三角(包括对角线)中的元素。假设以一维数组Bnn+1)/2]作为n阶对称矩阵A中元素的存储空间,则Bk](0≤k<nn+1)/2)与矩阵元素aijaji)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对角矩阵是指矩阵中的非零元素都集中在以主对角线为中心的带状区域中,即除了主对角线上和直接在对角线上、下方若干条对角线上的元素外,其余的矩阵元素都为零。一个n阶的三对角矩阵如下图所示。
               
               三对角矩阵示意图
               若以行为主序将n阶三对角矩阵An×n的非零元素存储在一维数组Bk](0≤k<3n-2)中,则元素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k=3×(i-1)-1+j-i+1=2i+j-3(1≤ijn
               其他特殊矩阵可作类似的推导和计算,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稀疏矩阵
               在一个矩阵中,若非零元素的个数远远少于零元素的个数,且非零元素的分布没有规律,则称之为稀疏矩阵。
               对于稀疏矩阵,存储非零元素时必须同时存储其位置(即行号和列号),所以三元组(ijaij)可唯一确定矩阵中的一个元素。由此,一个稀疏矩阵可由表示非零元素的三元组及其行、列数唯一确定。
               一个6行7列的稀疏矩阵如下图所示,其三元组表为(1,2,12),(1,3,9),(3,1,-3),(3,6,14),(4,3,24),(5,2,18),(6,1,15),(6,4,-7))。
               
               稀疏矩阵示意图
               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构成一个线性表,其顺序存储结构称为三元组顺序表,其链式存储结构称为十字链表。
 
       评审
        对设计部分是否完整地实现了需求中规定的功能、性能等要求,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关键的处理及内外部接口定义的正确性、有效性、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等都一一进行评审。
 
       社区云
        云的基础设施被一些组织共享,并为一个有共同关注点的社区服务(例如任务、安全要求、政策和遵守的考虑)。可以是该组织或某个第三方负责管理。
 
       审核
        依据知识库内容加入的审核标准,由资深技术人员审核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与原有的知识库内容重复或冲突,给出审核意见后提交批准加入知识库中。
 
       系统性能
               系统性能定义和指标
               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以系统响应时间和作业吞吐量为代表。响应时间(Elapsed Time)是指用户从输入信息到服务器完成任务给出响应的时间,即计算机系统完成某一任务(程序)所花费的时间,比如存储器访问、输入/输出等待、操作系统开销等。作业吞吐量是整个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假定用户不间断地输入请求,则在系统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单个用户的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反比,即响应时间越短,吞吐量越大。为了缩短某一用户或服务的响应时间,可以分配给它更多的资源。性能调整就是根据应用要求和服务器具体运行环境和状态,改变各个用户和服务程序所分配的系统资源,充分发挥系统能力,用尽量少的资源满足用户要求,达到为更多用户服务的目的。
               计算机性能的其他常用指标还包括MIPS (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和MFLOPS(Million Floating-point Instruction Per Second)。
               (1) MIPS=指令数/(执行时间×1000000)。
               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 MIPS大小和指令集有关,不同指令集的计算机间的MIPS不能比较。
               ②在同一台计算机上MIPS是变化的,因程序不同而变化。
               ③有时MIPS指标会出现矛盾。
               ④主要适用于带有硬件浮点处理器的计算机。
               ⑤MIPS中,除包含运算指令外,还包含取数、存数、转移等指令在内。
               ⑥MIPS只适宜于评估标量机。
               ⑦相对MIPS指相对参照机而言的MIPS,通常用VAX-11/780机处理能力为1MIPS。
               (2)MFLOPS=浮点指令数/(执行时间×1000000)。
               ①与机器和程序有关。
               ②测量浮点运算时,比MIPS准确。
               ③MFLOPS比较适宜于评估向量计算机。
               ④MFLOPS与MIPS关系:1MFLOPS≈3MIPS。
               ⑤MFLOPS仅仅只能用来衡量计算机浮点操作的性能,而不能体现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例如编译程序,不管计算机的性能有多好,它的MFLOPS不会太高。
               ⑥MFLOPS是基于操作而非指令的,所以它可以用来比较两种不同的计算机。
               ⑦MFLOPS依赖于操作类型。例如100%的浮点加要远快于100%的浮点除。
               ⑧单个程序的MFLOPS值并不能反映计算机的性能。
               系统性能评估
               计算机性能评价技术可用于开发中和开发后的系统评价。主要包括三种技术:分析技术、模拟技术、测量技术。
                      分析技术
                      分析技术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计算机系统参数与性能指标参数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按其工作负载的驱动条件列出方程,用数学方法求解。其特点是具有理论的严密性,节约人力和物力,可应用于设计中的系统。它的数学工具主要是利用排队论模型进行分析。
                      模拟技术
                      模拟技术首先是对于被评价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系统模型,按系统可能有的工作负载特性建立工作负载模型;随后编写模拟程序,模仿被评价系统的运行;设计模拟实验,依照评价目标,选择与目标有关因素,得出实验值,再进行统计、分析。其特点在于可应用于设计中或实际应用中的系统,可与分析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混合系统。分析和模拟技术最后均需要通过测量技术验证。
                      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则是对于已投入使用的系统进行测量,通常采用不同层次的基准测试程序评估。其评估层次包括实际应用程序、核心程序、合成测试程序三个层次,但必须均为国际性组织认可的程序,同时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保证其准确性。
                      常用的国际认可的用来测试机器性能的测试基准测试程序(按评价准确性递减的顺序):
                      (1)实际的应用程序方法。
                      运行例如C编译程序、Tex、字处理软件、CAD工具等。
                      (2)核心基准程序方法。
                      从实际的程序中抽取少量关键循环程序段,并用它们来评价计算机的性能。
                      (3)简单基准测试程序。
                      简单基准测试程序通常只有10~100行而且运行结果是可以预知的。
                      (4)综合基准测试程序。
                      为了体现平均执行而人为编制的,类似于核心程序,没有任何用户真正运行综合基准测试程序。
 
       项目合同
               合同的概念
               合同有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分别定义如下:
               .广义合同:指以确定各种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协议,即只要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确定权利义务的协议均为合同,不管它涉及哪个法律部门及何种法律关系。因此,合同除应包括民法中的合同外,还包括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国际法上的国家合同等。
               .狭义合同:专指民法上的合同,“合同(契约)是当事人之间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
               合同必须包含的要素如下:
               .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含)以上的当事人。
               .各方当事人须互相做出意思表示。
               .各个意思表示达成一致。
               信息系统工程合同及合同管理的概念如下:
               信息系统工程合同是指与信息系统工程策划、咨询、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等有关的各类合同。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是对合同条件的拟定、协商、签署,到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分析等环节进行组织管理的工作,通过双方签署的合同实现信息系统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也要维护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及其他关联方的正当权益。
               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的法律特征包括:
               .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是一种双方或多方或共同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以在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的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
               .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及行政法规。
               .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有效合同原则
               有效合同应具备以下特点:
               .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无效合同通常需具备下列任一情形: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项目目标
        以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等信息化改造为建设目标,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数字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打造基于物联网的综合示范平台,建立起一个示范性应用基地。
        通过WIP(在制品管理)+SCADA(设备联网)实现敏捷制造的生产管理目标,以信息可视化提供的数据支撑,准确掌握各类生产的资源负荷状况,提高瓶颈资源利用率,提升原料工装夹具配送精准度、提升生产应变能力。以信息可视化达到问题预判、问题预防,减少生产问题。及时传递操作中的生产作业状态信息,促使解决问题流程的实施及现场管理组体系的完善。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可视化全息车间管理。提供多种统计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充足的数据依据。打造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前瞻性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可视化的车间管理可以提升效益。通过原料准备、生产计划信息、加工过程的透明化、实时化,提升配送精准度,监控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及时生产配送,提高效率。以设备信息可视化,提高设备信息化水平,提升效率,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用户满意度。以产品生命周期可视化,分析流程瓶颈,有效推进生产协调,降低生产执行出错率,提升部门协作效率。以工艺内容可视化,加强员工自主性,提高数据共享效率,增加产线应变能力。以异常信息可视化,快速响应并有效解决,避免停线,降低风险。通过库存信息透明化、实时化,避免信息传递延时而导致的物料出入库出错,降低仓储成本。形成透明化、实时化、现代化的智慧车间。目标总结如下。
        (1)打造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前瞻性的现代化生产标杆。
        (2)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调度排产、生产数据跟踪,提高生产协同效率。
        (3)通过信息可视化促进精益生产以提升管理过程的问题解决能力,达到问题预判、问题预防的效果,可视化包括:
        生产进度可视化:实时对生产进度进行跟踪,挖掘生产瓶颈,提升交期把控。
        生产质量可视化: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不良问题,归纳总结不良原因,整理解决方案,提高生产质量。
        异常信息可视化:提高异常情况响应速度,保证生产过程流畅性,提高生产效率。
        (4)打造信息化工艺流程,生产排产、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将生产工艺标准化,准确化。
        (5)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缩减人工成本,提升设备高度协同能力。
        (6)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数据自动采集,设备数据和生产数据自动报工。
        (7)提供多种统计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充足的数据依据。
 
       项目验收
        项目验收是项目收尾管理中的首要环节。项目的正式验收包括验收项目产品、文档及已经完成的交付成果。
        系统集成项目的验收依据是项目前期所签署的合同内容以及对应的技术工作内容,如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了合同变更,还应将变更内容也作为项目验收的评价依据。对于软件类型的系统集成项目而言,验收依据除了项目前期的合同内容,还包括甲乙双方签署或认可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集成项目在验收阶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内容,分别为:
        .验收测试: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依照双方合同约定的系统环境,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设计满足建设方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并能正常运行。验收测试阶段应包括编写验收测试用例,建立验收测试环境,全面执行验收测试,出具验收测试报告以及验收测试报告的签署。
        .系统试运行: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测试后,可以开通系统试运行。系统试运行期间主要包括数据迁移、日常维护以及缺陷跟踪和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内容。
        .系统文档验收:系统经过验收测试后,系统的文档应当逐步、全面地移交给客户。客户也可按照合同或者项目工作说明书的规定,对所交付的文档加以检查和评价;对不清晰的地方可以提出修改要求。系统集成项目所涉及的文档一般包括:
        系统集成项目介绍。
        系统集成项目最终报告。
        信息系统说明手册。
        信息系统维护手册。
        软硬件产品说明书、质量保证书等。
        .项目终验:在系统经过试运行以后的约定时间,例如三个月或者六个月,双方可以启动项目的最终验收工作。最终验收的工作包括双方对验收测试文件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系统试运行期间的工作状况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系统文档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结束项目工作的认可和接受。
        项目最终验收合格后,应该由双方的项目组撰写验收报告提请双方工作主管认可。这标志着项目组开发工作的结束和项目后续活动的开始。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的5个基本要素为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
        (1)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受权的实体或进程。
        (2)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
        (3)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
        (4)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5)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随着信息交换的激增,安全威胁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信息保密的需求也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领域迅速扩展到民用和商用领域。所谓安全威胁,是指某个人、物、事件对某一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或合法性所造成的危害。某种攻击就是威胁的具体实现。安全威胁分为两类:故意(如黑客渗透)和偶然(如信息发往错误的地址)。
        典型的安全威胁举例如下表所示。
        
        典型的安全威胁
 
       需求跟踪矩阵
        需求跟踪矩阵是把产品需求从其来源连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使用需求跟踪矩阵,可以把每个需求与业务目标或项目目标联系起来,这有助于确保每个需求都具有商业价值。需求跟踪矩阵提供了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跟踪需求的一种方法,有助于确保需求文件中被批准的每项需求在项目结束的时候都能交付。需求跟踪矩阵还为管理产品范围变更提供了框架。
        需求跟踪包括跟踪以下内容:
        .业务需要、机会、目的和目标。
        .项目目标。
        .项目范围/WBS可交付成果。
        .产品设计。
        .产品开发。
        .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
        .高层级需求到详细需求。
        应在需求跟踪矩阵中记录每个需求的相关属性。需求跟踪矩阵中记录的典型属性包括唯一标识、需求的文字描述、收录该需求的理由、所有者、来源、优先级别、版本、当前状态和状态日期。为确保干系人满意,可能需要增加一些补充属性,如稳定性、复杂性和验收标准。
 
       需求说明书
        设计人员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应用系统进行设计并形成需求说明书,在此基础上,用户、需求分析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对之进行评审,确定设计的正确性与否的同时,验证网络需求的全面性、精确性和一致性,并使用户和网络设计人员对需求说明书的理解达成一致,另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需求分析进行修订。
        需求说明书是由设计人员经需求分析后形成的网络设计文档,其内容更为系统、精确和全面,因为它必须服务于以下目标:
        (1)便于用户、分析人员和网络设计人员理解和交流。用户通过需求说明书在分析阶段即可初步判定目标网络系统能否满足其原来的期望,网络设计人员则将需求说明书作为网络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支持目标网络系统的确认。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否完成不应由网络测试阶段的人为因素决定,而应根据需求说明书中确定的可测试标准来决定。
        (3)控制系统进化过程。在需求分析完成后,如果用户追加需求,那么需求说明书将用于确定是否为新需求。
        需求说明书的主体包括功能与行为需求的描述及非行为需求描述两部分。功能与行为需求描述说明网络数据包的产生、传送和接收过程中各结点之间的相互关系。非行为需求是指网络系统在运作时应具备的各种属性,包括传输时间、带宽利用率、吞吐量、延迟等指标。
        为使需求说明书更加简洁易懂,其他内容不应写入需求说明书,如人员需求、成本预算、进度安排、网络设计方案等就不应写进去。
        完成需求说明书之后,要制订确认测试计划,其中主要内容有网络系统说明、进度安排、条件、测试资料、测试对象、人员培训、测试设计(系统容量、功能、性能、对应用的支持程度)、标准评价(范围、尺度、数据整理)。
 
       硬件
        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也称为硬件设备,通常是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一般分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预算
        预算是指组织按照一定的业务量水平及质量水平,估计各项成本、计算预算成本,并以预算成本为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衡量其合理性。当实际状态和预算有了较大差异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编制预算是以预算项目的成本预测及IT服务工作量的预测为基础的。
        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有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其选择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政策。增量预算是以去年的数据为基础,考虑本年度成本、价格等的期望变动,调整去年的预算。在零基预算下,组织实际所发生的每一活动的预算最初都被设定为零。为了在预算过程中获得支持,对每一活动必须就其持续的有用性给出有说服力的理由。即详尽分析每一项支出的必要性及其取得的效果,确定预算标准。零基预算方法迫使管理当局在分配资源前认真考虑组织经营的每一个阶段。这种方法通常比较费时,所以一般几年用一次。
        .预算项目的成本预测。预算项目一般按照成本项目划分,一旦确定一般要保持稳定,这样一是可以使企业了解其成本变动趋势,进行纵向比较,也可以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二是为成本管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处理基础,如折旧可以按照成本类型的不同分别进行处理。
        在预算编制时,各预算项目的成本一般都是未知的,如加班工资、外部网收费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预测。预测这些成本是以从前IT会计年度的成本数据为基础或以未来工作量的预测为基础进行的。IT成本管理必须谨慎地估计不可控制的成本的变化。
        .IT服务工作量预测。IT工作量是成本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预测未来IT工作量。不仅成本管理活动需要估计工作量,在服务级别管理和容量管理中也需要对工作量进行预测。工作量预测将以工作量的历史数据为基础,考虑数据的更新与计划的修改,得出未来的IT工作量。
 
       政府
        政府信息系统以电子政务为主要形式,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打破传统行政机关的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使各级政府的各项监管更加严密,服务更加便捷,涉及政府机关、各团体、企业和社会公众,主要包括机关办公政务网、办公政务资源网、公众信息网和办公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几个部分。
        (1)安全级别高。政务信息数据中,有些关乎国家、政府部门、地方政策和利益,比个人或商务信息更为敏感;有些属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比如档案、城建数据;有些具有服务特性,比如医保、社保、公积金、房屋交易等信息;加之电子政务行使政府职能的特点易导致政府信息系统受到各种攻击,包括黑客组织、犯罪集团和信息战时期的信息对抗等国家行为的攻击,因此,其安全问题尤其是数据安全应被重点关注。
        (2)业务的不间断运维需求高。政府信息系统面向社会提供外部服务,如出入境审批系统、身份证申领系统等,都必须在故障出现后以最短的时间恢复业务运行,否则导致业务受理停止,大量人员等待,大量紧急任务无法处理,影响政府办事效率和形象。
        (3)例行运维亟须加强。我国政府部分信息系统存在管理松散,制度不严明,执行乏力现象,包括内部信息外泄,个人下载或运行游戏、炒股、聊天、视频软件,甚至非法修改IP地址,卸载杀毒软件,不仅严重违反纪律,更易影响到关键应用的性能质量,因此,日常运维管理亟须加强。
   题号导航      2022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下午试卷 案例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第1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