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24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二批)
  第36题      
  知识点:   配置审计   配置管理
  关键词:   配置管理        章/节:   配置管理基础       

 
关于项目配置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配置项负责人需要定期开展项目所有配置的审计
 
  B.  配置管理相关角色包括变更控制委员会,配置管理员,配置项负责人
 
  C.  配置经理负责管理和决策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配置活动
 
  D.  建立和维护,配置管理系统是配置管理员的职责之一
 
 
 

 
  第30题    2013年上半年  
   44%
某系统集成公司的变更管理程序中有如下规定:“变更控制委员会由公司管理人员、甲方主管、项目经理、关键开发人员、关键测试..
  第51题    2019年上半年  
   58%
配置管理工作中,确定配置项的所有者及责任、确定配置项进入配置管理的时间和条件是( )的工作内容。
  第63题    2010年上半年  
   23%
某软件开发项目计划设置如下基线:需求基线、设计基线、产品基线。在编码阶段,详细设计文件需要变更,以下叙述中,(63)是正确..
   知识点讲解    
   · 配置审计    · 配置管理
 
       配置审计
        主要任务
        配置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验证配置项对配置标识的一致性。这种验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配置审计,即验证配置项的实际功效是与其需求一致的;二是物理配置审计,即确定配置项符合预期的物理特性,物理特性是指特定的媒体形式。
        功能配置审计一般用以验证:
        .配置项的开发已圆满完成。
        .配置项已达到规定的性能和功能特定。
        .配置项的运行和支持文档已完成并符合要求。
        物理配置审计一般用以验证:
        .每个构建的配置项符合相应的技术文档。
        .配置项与配置状态报告中的信息相对应。
        实施配置审计的意义
        实施配置审计是为了确保项目配置管理的有效性,体现配置管理的最根本要求,不允许出现任何混乱现象,如:
        .防止出现向用户提交不合适的产品,如交付了用户手册的不正确版本。
        .发现不完善的实现,如开发出不符合规格说明的产品或未按变更请求实施变更。
        .找出各配置项间不匹配或不相容的现象。
        .确认配置项已在所要求的质量控制审查之后作为基线入库保存。
        .确认记录和文档保持可追溯性。
        如何实施配置审计
        1.配置审计的时机
        通常选择以下几种情况实施配置审计:
        .信息系统产品交付或是信息系统产品正式发行前。
        .信息系统开发的阶段工作结束之后。
        .在维护工作中定期进行。
        2.配置审计人员
        参与配置审计的审计人员可以包括项目组人员及非项目组人员,例如其他项目的配置管理人员、项目组织的内部审核员及项目组织的配置管理人员。
        3.配置审计工作步骤
        配置审计工作步骤如下:
        (1)由项目经理决定何时进行配置审计工作。
        (2)配置管理组指定该项目的配置审计人员。
        (3)项目经理和配置审计员决定审计范围。
        (4)配置审计员准备配置审计检查单。
        (5)配置审计员进行审计并记录不符合项。
        (6)由项目经理负责消除不符合项。
        (7)配置审计员验证所有发现的不符合项都已得到解决。
 
       配置管理
        随着信息系统软件版本不断变化,开发时间的紧迫以及多平台开发环境的采用,使得软件开发、维护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包括对当前多种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保证产品版本的精确、重建先前发布的产品、加强开发政策的统一和对特殊版本需求的处理等等。
        信息系统软件配置管理是一种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的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围绕软件资产的管理技术。界定软件的组成项目,对每个项目的变更进行管控(版本控制),并维护不同项目之间的版本关联,以使软件在开发过程中任一时间的内容都可以被追溯。其关键活动包括:配置管理计划、配置项管理、版本控制、变更控制、配置审计、状态报告等。
               配置管理计划
               根据信息系统软件运维制度和规范、标准,制定配置管理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该项目对配置管理的要求。
               (2)实施配置管理的责任人、组织及其职责。
               (3)需要开展的配置管理活动及其进度安排。
               (4)采用的方法和工具等。
               配置与配置项
               “配置”是在技术文档中明确说明并最终组成软件产品的功能或物理属性。因此“配置”包括了即将受控的所有产品特性,及其内容及相关文档,软件版本,变更文档,软件运行的支持数据,以及其他一切保证软件一致性的组成要素。
               为了方便对“配置”进行管理,“配置”经常被划分为各类配置项,这类划分是进行软件配置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配置项是一组软件功能或者物理属性的组合,在配置管理过程中,配置项被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对待。配置项包括各种管理文档和技术文档,源程序与目标代码,以及运行所需的各种数据等。同时,应该建立配置库来管理所有的配置项。
               版本控制
               版本是表示一个配置项具有一组定义的功能的一种标识。随着功能的增加,修改或删除,配置项的版本随之演变。应当记录每个软件配置项的所有历史记录,并记录该软件配置项由何人创建,何人在何时因何原因进行了修改等信息,以及对这些软件配置项版本的进行检索和信息查询等活动。
               变更控制
               变更在信息系统软件运维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变更控制是配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评估、协调、批准/拒绝、实施对配置项的变更。
               配置审计
               配置审计是对配置管理的独立的查检过程,确认受控软件配置项满足需求并就绪。其内容如下。
               (1)功能审计:配置项的变更控制是否和配置管理计划中的描述相一致。
               (2)物理审计:配置项的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和可跟踪性。
               状态报告
               状态报告用来记录和报告有效管理配置所需要的必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一个已批准的配置标识清单,变更请求当前的处理状态,以及批准的变更的实现情况。配置状态报告可以跟踪对软件的更改的过程,它保证对正在进行和已完成的变更进行记录、监视并通报给相关人员。
   题号导航      2024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二批)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36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