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11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6题      
  知识点:   信息资源管理   标准化   管理标准   指导原则   资源管理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        章/节: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下列选项中,(6)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指导原则
 
 
  A.  效益原则
 
  B.  系统原则
 
  C.  优化原则
 
  D.  行政原则
 
 
 

 
  第15题    2022年上半年  
   80%
关于系统规划,不正确的是:()。
  第7题    2020年下半年  
   28%
区块链在()网络环境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和管理事务处理。
  第8题    2021年下半年  
   57%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2020年8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四个转型的方向,其中"探索平台化,集成..
   知识点讲解    
   · 信息资源管理    · 标准化    · 管理标准    · 指导原则    · 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然后渐次在全球传播开来的一种应用理论,是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催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属于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指企业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在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搜集、获取和处理企业内外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质量、可用性和价值,并使企业各部分能够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增值功能,为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提高社会效益。
        一般而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对人的管理。
        .对相关信息工作的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
        .联系: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服务;竞争情报中的一部分来源于信息资源,又高于信息资源,是对内外信息资源分析与整合的结果;竞争情报工作的整个工作流程都贯穿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全过程,竞争活动驱动信息资源的生产、服务与创新。
        .区别:竞争情报侧重于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综合利用,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项目服务,是一种高层次的信息服务;而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方法和策略,不仅要提供信息服务,还包括了对人、设备及制度等一系列信息活动要素的管理。也可以说竞争情报为企业的竞争策略、生产决策、开发新市场等宏观策略服务,而信息资源管理致力于对企业内外部正式交流信息的管理,不包括非正式交流信息(如人际交往、电话、会议等)的管理,而非正式交流信息却是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
 
       标准化
               标准化概念
                      标准、标准化及标准化对象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
                      标准化的目的及工作任务
                      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其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中国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的问题由来已久。中国自秦代开始,历代王朝都有法定度量衡标准以及法定违反标准的罚则。现代标准化是近二、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将标准化问题提上了日程。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已取得世界上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
                      标准化的基本特性和作用
                      标准化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或继承性)、约束性和政策性。其作用如下:
                      (1)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2)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3)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新技术或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4)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
                      (5)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6)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7)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8)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
                      (9)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0)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标准化基本过程及分类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其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的。标准化是一个可分为几个子过程的活动过程,一般包括标准产生(调查、研究、形成草案、批准发布)子过程,标准实施(宣传、普及、监督、咨询)子过程和标准更新(复审、废止或修订)子过程等。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为适应不同的要求,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便于研究和应用的目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属性对标准进行分类。根据适用范围可以分类如下:
               (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团体制定、公布和通过的标准。通常,国际标准是指ISO和IEC以及ISO所出版的国际标准题目关键词索引(KWIC Index)中收录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发布的标准等。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没有强制的含义,各国可以自愿采用。
               (2)国家标准。由一个国家的政府或国家级的机构制定或批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如我国国家标准(GB)、美国国家标准(ANSI)、德国国家标准(DIN)、英国国家标准(BS)和日本国工业标准(JIS)等。
               (3)区域标准。区域标准又称地区标准,泛指世界上按地理、经济或政治划分的某一区域标准化团体所通过的标准。
               (4)行业标准。由行业机构、学术团体或国防机构制定,并适用于某个业务领域的标准,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IEE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美国军用标准(MIL-S)、美国国防部标准(DOD-STD)等。
               (5)地方标准。由一个国家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省、州或加盟共和国)制定的标准。它一般由地方所属的各企业与单位执行。
               (6)企业标准。由企业或公司批准、发布的标准,某些产品标准由其上级主管机构批准、发布。例如,美国IBM公司通用产品部制定的“程序设计开发指南”仅供该公司内部使用。企业为达到或超过上级标准而对产品质量指标制定高于现行上级标准的内部控制的企业标准,目的在于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7)项目规范。由某一科研生产项目组织制定,且为该项任务专用的软件工程规范。例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软件工程规范。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类。
               标准的编号
                      国际、国外标准代号及编号
                      国际及国外标准编号的基本结构为“标准代号+专业类号+顺序号+年代号”。其中,“标准代号”大多采用缩写字母,例如IEC代表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API代表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STM代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等;“专业类号”有字母、数字、字母数字混合式三种形式;“顺序号”和“年号”的形式与我国基本相同,例如国际标准ISO代号及编号格式为:ISO+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号中的内容可有可无),ISO8402:1987和ISO9000-1:1994分别是ISO标准的编号。
                      我国标准代号及编号
                      我国标准编号的基本结构为“标准代号+顺序号+年代号”。
                      (1)国家标准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
                      (2)行业标准代号由汉字拼音大写字母组成,再加上斜线T组成推荐性行业标准(如××/T)。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的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正式公布该行业标准代号。已正式公布的行业代号有QJ(航天)、SJ(电子)、JB(机械)和JR(金融系统)等。
                      (3)地方标准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北京市11、天津市12、上海市31等)组成,再加上斜线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如DB××/T),不加斜线T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如DB××)。
                      (4)企业标准的代号由汉字大写拼音字母Q加斜线再加企业代号组成(如Q/×××),企业代号可由大写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用组成。
               信息技术标准化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围绕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品的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而开展的一系列标准化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术语、信息表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媒体、软件工程、数据库、网络通信、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方面标准化。
                      信息编码标准化
                      编码是一种信息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它对事物或概念的描述比自然语言要直接、简洁、准确和有力。要保证信息编码的一致性,就要对编码对象的确定,对象特性的选择,编码方法和代码设计进行标准化。对信息进行编码实际上是对文字、音频、图形和图像等信息进行处理,使之量化,从而便于利用各种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传递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为了统一编码系统,人们制定了各种标准代码,如国际上较通用的ASCII码等。
                      条码标准化
                      条码是一种特殊的代码,即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条码中的条、空分别由两种不同深浅的颜色(通常为黑、白色)表示,并满足一定的光学对比度要求,其目的是便于光电扫描设备识读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汉字编码标准化
                      汉字编码是对每一个汉字按一定的规律用若干个字母、数字、符号表示出来。汉字编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数字编码、拼音编码和字形编码。我国在汉字编码标准化方面制定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共有6集。其中,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是基本集,收入常用基本汉字和字符7445个;GB7589—87和GB7590—87分别是第二辅助集和第四辅助集,各收入现代规范汉字7426个;GB/T12345—90是辅助集,它与第三辅助集和第五辅助集分别是与基本集、第二辅助集和第四辅助集相对应的繁体字的汉字字符集。除汉字编码标准化外,汉字信息处理标准化的内容还包括汉字键盘输入的标准化;汉字文字识别输入和语音识别输入的标准化;汉字输出字体和质量的标准化;汉字属性和汉语词语的标准化等。
                      ISO9000:2000标准
                      ISO9000标准是一系列标准的统称。其质量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给质量管理体系提供评价基础,为企业进行世界贸易带来质量可信度。过程方法的概念,顾客需求的考虑,以及将持续改进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标准,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和程度体现在标准的要求之中。ISO9000:2000标准的推出标志着国际标准化活动已从名词术语、试验方法及产品质量三大传统领域迈向了管理体系的标准化与认证。ISO9000:2000族标准的构成如下:
                      (1)4个核心标准,即ISO9000:2000《基本原理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和ISO19011:2000《质量和环境管理审核指南》。
                      (2)1个支持标准,即ISO1001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
                      (3)6个技术报告,即ISO10006《项目管理指南》、ISO10007《技术状态管理指南》、ISO100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10014《质量经济性指南》、ISO10015《教育和培训指南》和ISO10017《统计技术在ISO9001中的应用指南》。
                      (4)3个小册子,即质量管理原理、选择和使用指南,小型企业的应用指南和一个技术规范。
 
       管理标准
        软件管理标准包含四个,分别是《GB/T 12505—19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 12504—19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以及《GB/T 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下面分别对这四个标准进行简述。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在制定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系统设计对软件系统提出应用需求开始,经过开发,产生出一个满足需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然后投入运行,直至该软件系统退役为止。期间经历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软件开发以及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三个阶段。其中软件开发阶段一般又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组装与系统测试、安装与验收六个阶段。
                      软件配置
                      软件配置是指一个软件产品在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机器可读和人工可读)和各种版本的文档、程序及其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该软件产品软件配置中的一个配置项。
                      软件开发库
                      软件开发库是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某一个阶段,存放与该阶段软件开发工作有关的计算机可读信息和人工可读信息的库。
                      软件受控库
                      软件受控库是指在软件生存周期某一阶段结束时,存放作为阶段产品而发布的、与软件开发工作有关的计算机可读信息和人工可读信息的库。软件配置管理就是对软件受控库中的各个软件项进行管理,因此软件受控库也称为配置管理库。
                      软件产品库
                      软件产品库是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后,存放最终产品而后交付给用户运行或在现场安装的软件的库。
                      功能基线
                      功能基线是指在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中对待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或是指经过项目委托单位和项目承办单位双方签字同意的协议书或合同中所规定的对待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或是指由下级申请上级同意,或直接由上级下达的项目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对待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功能基线是最初批准的功能配置标识。
                      指派基线
                      指派基线是指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软件需求的规格说明,指派基线是最初批准的指派配置标识。
                      产品基线
                      产品基线是指在软件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有关开发软件产品全部配置项的规格说明。产品基线是最初批准的产品配置标识。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该标准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为:质量模型、外部度量、内部度量和使用质量的度量。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主要用于评价软件产品和中间产品,它可以根据层次分解为由特性和子特性组成的质量模型。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型的应用也应该结合具体的环境而有所增删。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以阶段映射的方式描述了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产品质量又分为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个质量视角。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针对外部质量和内部质量,将其进一步映射为六类质量特性以及对应的子特性,描述如下:
                      功能性
                      功能性是指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适合性:指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的功能的能力。
                      .准确性:指软件产品提供具有所需精度的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的能力。
                      .互操作性:指软件产品与一个或更多的规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
                      .安全保密性:指软件产品保护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以使未授权的人员或系统不能阅读或修改这些信息和数据,而不拒绝授权人员或系统对它们的访问。
                      .功能性的依从性:指软件产品遵循与功能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法规以及类似规定的能力。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成熟性:指软件产品为避免由软件内部的故障而导致失效的能力。
                      .容错性:指在软件出现故障或者违反其指定接口的情况下,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易恢复性:指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软件产品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受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指。
                      .可靠性的依从性:指软件产品遵循与可靠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法规的能力。
                      易用性
                      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易理解性:指软件产品使用户能理解软件是否合适以及如何能将软件用于特定任务和使用条件的能力。
                      .易学性:指软件产品使用户能学会其应用的能力。
                      .易操作性:指软件产品使用户能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
                      .吸引性:指软件产品吸引用户的能力。
                      .易用性的依从性:指软件产品遵循与易用性相关的标准、约定、风格指南或法规的能力。
                      效率
                      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时间特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提供适当的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吞吐率的能力。
                      .资源利用性:指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使用合适数量和类别的资源的能力。
                      .效率依从性:指软件产品遵循与效率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
                      维护性
                      维护性是指软件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修改可能包括修正、改进或软件对环境、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变化的适应。
                      .易分析性:指软件产品诊断软件中的缺陷或失效原因,或识别待修改部分的能力。
                      .易改变性:指软件产品使指定修改可以被实现的能力。
                      .稳定性:指软件产品避免由于软件修改而造成意外结果的能力。
                      .易测试性:指软件产品使已修改软件能被确认的能力
                      .维护性的依从性:指软件产品遵循与维护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
                      可移植性
                      可移植性是指软件产品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外一种环境的能力。
                      .适应性:指软件产品毋需采用额外的活动或手段就可适应不同指定环境的能力。
                      .易安装性:指软件产品在指定环境中被安装的能力。
                      .共存性:指软件产品在公共环境中同与其分享公共资源的其他独立软件共存的能力。
                      .易替换性:指软件产品在同样环境下,替代另一个相同用途的指定软件产品的能力。
                      .可移植性的依从性:指软件产品遵循与可移植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
                      使用质量模型包含四个特性指标,分别如下:
                      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软件产品在指定的使用环境下,使用户能正确和完全地达到规定目标的能力。
                      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软件产品在指定的使用环境下,使用户为达到有效性而消耗适当数量的资源的能力。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软件产品在指定使用环境下,达到对人类、业务、软件、财产或环境造成损害的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的能力。
                      满意度
                      满意度是指软件产品在指定的使用环境下,使用户满意的能力。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了在制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适用于软件特别是重要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制定工作。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提出应用需求开始,经过开发,产生一个满足需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然后投入运行,直至该软件系统退役为止。此周期一般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组装与系统测试及安装与验收等六个阶段。
                      验证
                      验证是指确定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上一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
                      确认
                      确认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结束时对软件进行评价以确定它是否和软件需求相一致的过程。
                      测试
                      测试是指通过执行程序来有意识地发现程序中的设计错误和编码错误的过程。测试是验证和确认的手段之一。
                      质量
                      质量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指为使软件产品满足规定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必要工作。
                      确保软件需求实现,至少需要的文档
                      这些文档包括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软件验证和确认报告、用户文档、其他文档(比如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进展报告、各阶段评审报表、项目开发总结等)。
                      软件质量保证小组
                      软件质量保证小组属于总体组领导,由总体组代表、项目的软件工程小组代表、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以及子系统软件质量保证人员组成。
                      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原则上由项目总体小组成员或特邀专家担任评审组长,项目委托单位、用户代表、质量保证人员、软件开发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表以及其他人员作为小组成员。项目评审小组可以不设副组长;项目开发组长或其代表可作为评审组的成员,但不能担任评审组的组长或副组长。
                      文档质量度量准则
                      文档质量度量准则包括完备性(在开发阶段结束时,保证文档齐全)、正确性、简明性、可追踪性、规范性。
                      综合检查
                      在验收时,允许用户或用户委托的专家对所要验收的软件进行综合检查,以验证代码和设计文档的一致性、接口规格说明之间的一致性、设计实现和功能需求的一致性、功能需求和测试描述的一致性。
                      功能检查
                      在软件发布前进行功能检查,以确认已满足实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所有需求。
                      性能检查
                      性能检查是指对软件性能方面的检查,比如可靠性。
                      配置检查
                      配置检查包括编制有关软件配置的条款,规定用于标识软件产品、控制和实现软件的修改、记录和报告修改实现的状态以及评审和检查配置管理工程等四个方面的活动。此外还必须规定用以维护和存储软件受控版本的方法和措施,必须规定对所发现的软件问题进行报告、追踪和解决的步骤,并指出实现报告、追踪和解决软件问题的机构及其职责。
                      用户文档
                      用户文档必须指明成功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数据、控制命令以及运行条件等内容;必须指明所有的出错信息、含义及其修改方法;还必须描述将用户发现的错误或问题通知项目承办单位(或软件开发单位)或项目委托单位的方法。
                      概要设计评审
                      在概要设计阶段结束后必须继续概要设计评审,以评价软件设计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软件概要设计在总体结构、外部接口、主要部件功能分配、全局数据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之间的接口等方面的适合性。
                      补充说明:《GB/T 12505—19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和《GB/T 12504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被国标委(公告2005年第146号文)废止,废止后没有替代规范。
               软件可靠性与可维护性管理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与可维护性管理标准规定了软件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如何选择适当的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素,并指导可靠性大纲和可维护性大纲的制定和实施。
               .软件可靠性大纲: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文档,描述要做的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使用方法、采用的过程、要满足的进度表和项目组织方法。
               .软件可维护性大纲:满足规定的可维护性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文档,描述要做的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使用方法、采用的过程、要满足的进度表和项目组织方法。
               .软件FRACAS(Software Failure Reporting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System):软件失效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它将软件的失效加以记录、报告,找出失效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软件生存周期五个基本过程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分别如下:
                      在获取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
                      需方确定要获取的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确保要求是合理的、可行的、可验证的,并有相应的资源保证,进而在制定标书、选择供方过程中加以体现,并且依照要求管理获取过程,最终验收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在供应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
                      供方在投标书中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进行说明以答复需方要求,并反映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中,通过评定后确定为管理和保证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所需的过程、规程和资源,确保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时、适当地处理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直到软件产品满足要求并交付给需方。
                      在开发过程中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管理要求
                      开发者负责实施在软件产品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集成、测试以及有关的安装和验收等活动中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
                      在运作过程和维护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
                      在软件运作过程和维护过程中,应分析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制定并实施软件可靠性数据采集规程。
                      .实施软件FRACAS。
                      .测量可靠性,分析现场可靠性是否达到要求。
                      .跟踪用户满意程度。
                      .用可靠性测量数据指导产品和工程过程的改进。
                      .软件产品维护时执行适当的维护过程。
                      制定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所处的生存周期过程。
                      .软件生存周期各过程所包含的与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相关的要素。
                      .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实现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所采取的方法。
                      .实现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所进行的活动。
                      .拟采用的开发技术和类似软件的历史状况。
                      .时间进度、经费与其他资源,存储空间与运行时间,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等各种限制条件。
                      制定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的主要活动包括:
                      制定大纲目标
                      在需求分析阶段,应建立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要素,两项大纲的目标应确保满足合同要求,大纲目标由一系列与每项大纲要素有关的任务组成,应明确每项任务的负责人,并提供一个任务实施初步日程表,当情况变化或者出现偏差时大纲应根据需要加以修改。
                      分析运行环境
                      在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和需求分析阶段应分析运行环境,并在概要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要注意运行环境的变化对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影响。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可行性论证
                      在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应对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进行可行性论证,对于合同中提出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应根据软件符合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能力进行评审和论证。
                      选定或制定规范和准则
                      在需求分析阶段,应选定适当的软件规范和准则。若没有适当的软件规范和准则可遵循,则应自行制定相应的规则。
                      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析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需进行有关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析,并编写相应的报告。
                      评审
                      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评审。
                      文档和数据
                      根据合同要求和数据管理目标,应确定文档和数据要求的范围。
                      培训
                      要及时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与软件开发计划、维护要求、运行支持策略协调一致。
                      维护保障要求
                      对维护保障要求应进行说明并制定计划。
 
       指导原则
        海默(Hammer)曾经提出7条原则用以指导BPR项目:
        (1)组织机构设计要围绕企业的产出,而不是一项一项的任务。
        (2)要那些使用过程输出的人来执行过程操作。
        (3)将信息处理工作结合到该信息产生的实际过程中去。
        (4)对地理分散的资源看作是集中的来处理。
        (5)平行活动的连接要更紧密,而不是单单集成各自的活动结果。
        (6)将决策点下放到基层活动中,并建立对过程的控制。
        (7)尽量在信息产生的源头,一次获取信息,同时保持信息的一致性。
        BPR另外一个基本思想是在组织上建立跨功能的任务团队。一些BPR项目之所以失败也正是由于它们将BPR局限于孤立的单个功能领域。BPR这一特点也相应要求从上到下、全企业范围内的支持。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总经理的时间,投入到BPR项目中。有人说至少20%~50%,才能使BPR的项目得以成功。
        麦金赛(McKinsey)从BPR项目的具体实施角度出发,给出了一些建议:
        (1)要保证BPR项目在启动时就建立起有效的领导机制。
        (2)企业人员应参与到重组的具体工作中。
        (3)争取全体企业员工对BPR项目的理解和参与。
        (4)调研范围要广泛和全面,但研究和实施中则要突出具体领域,抓住主要矛盾。
        (5)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
        (6)对无法衡量的部分,BPR实施中尽量不要触及。
        (7)加强工作中的交流。
        (8)不要放过各种可能的重组流程,尽管其中一些流程输出不显著。
 
       资源管理
               设施快照
               运维人员通过设备快照功能以图形化的形式实时获取设备当前的基本管理信息,包括设备名称、IP地址、网络掩码、类型、分类、系统描述、所运行的服务名称、服务的状态、服务占有的端口、服务响应的时间、接口的基本信息及主机资源参数的基本信息等。
               设施视图
               以图形方式呈现信息系统相关设施的信息,能够动态实时显示各类资源的运行状态了解资源的分布与状态信息,以及对网络中的资源进行监控。系统一般支持以下几方面的视图。
               (1)网络拓扑图:以地理视图、层次图等方式显示物理、逻辑网络拓扑结构。
               (2)机房平面图:提供机房内设备物理摆放位置的视图。
               (3)机架视图:提供设备在机架上物理摆放位置的视图。
               (4)设备面板图:对被管理的设备应以与设备同样的物理构成直观进行显示,设备面板图应同时可以显示正面面板和背面面板。
               通过设备面板管理实现对于交换机运行状态、端口流量、端口丢包率等性能参数的监视与管理,以及对交换机端口的操作,如交换机端口的管理与取消管理,对于端口的开启和关闭等。
               设备面板图包括真实面板和仿真面板两种视图方式。
               视图管理能够将拓扑视图与故障、性能等功能关联,能够在拓扑图上直观地显示被管理资源的运行状态,并且支持告警的传递显示。
               设备活动及安装软件信息
               该功能既可作为运维人员管理服务器、关键主机等设备的一个管理对象,同时也可以作为网络或设备发生异常时,辅助运维人员进行故障分析的一种手段。比如,一台关键服务器的流量异常增大,产生告警,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对其活动进程的查看初步了解该服务器目前正在运行的进程,以初步确定造成流量异常增大的可能原因等。设备活动进程信息列表所示。
               网络设备端口分布
               对于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用户通过双击设备图标,获悉该网络设备端口分布管理的详细情况。
               交换机端口分布
               交换机端口分布管理是针对用户在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中,需要实时查看某一台交换机的所有端口或某几台交换机的所有端口的进出流量等信息而提供的一个参考分析的功能。例如,用户感觉网络堵塞,想快捷明了地获悉究竟是哪台交换机、哪个端口所连的设备流量较大,可以通过此功能将所有交换机的所有端口进出流量进行排序,从而及时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
   题号导航      2011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6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