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 2015年上半年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8题      
  知识点: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交换机   快速以太网   以太网
  关键词:   交换机   快速以太网   拓扑结构   以太网        章/节:   基本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0BASE-T)使用交换机来组网,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18)。此时以太网的拓扑结构类似(19)。
 
 
  A.  减少冲突
 
  B.  提高网络速度
 
  C.  提高网络使用效率
 
  D.  减少IP地址的消耗
 
 
 

 
  第18题    2019年下半年  
   18%
网络按照( )可划分为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和网状结构。
  第18题    2020年下半年  
   66%
( )不属于网络链路传输控制技术。
  第17题    2022年下半年  
   42%
使用()的以太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占主导地位的网络。
   知识点讲解    
   ·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 交换机    · 快速以太网    · 以太网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结构: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任意时刻只有一台机器是主站,可向其他站点发送信息。
        .星型结构: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的中央节点和其他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环型结构:将计算机连成一个环,每台计算机按位置不同有一个顺序编号,信号按计算机顺序以“接力”方式传输。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与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网状结构:主要指各节点通过传输线互联连接起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网状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其结构复杂,实现起来费用较高,不易管理和维护,不常用于局域网。
 
       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它是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而这种转发决策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交换机转发数据的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的转发性能。交换技术允许共享型和专用型的局域网段进行带宽调整,以减轻局域网之间信息流通出现的瓶颈问题。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为:当交换机从某一节点收到一个以太网帧后,将立即在其内存中的地址表(端口号一MAC地址)进行查找,以确认该目的MAC的网卡连接在哪一个节点上,然后将该帧转发至该节点。如果在地址表中没有找到该MAC地址,也就是说,该目的MAC地址是首次出现,交换机就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节点。拥有该MAC地址的网卡在接收到该广播帧后,将立即做出应答,从而使交换机将其节点的“MAC地址”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和信元交换。
        (1)端口交换技术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
        (2)帧交换技术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分为直通交换和存储转发。其中,直通交换方式可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存储转发方式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
        (3)信元交换技术采用长度(53个字节)固定的信元交换,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
 
       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简介
               快速以太网是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它不仅保持相同的以太网帧格式,而且还保留了用于以太网的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式。由于快速以太网的速率比普通以太网提高了10倍,所以快速以太网中的网桥、路由器和交换机都与普通以太网不同,它们具有更快的速率和更短的延时。
               目前,正式的100Base-T标准定义了3种物理层规范以支持不同的物理介质,具体如下。
               (1)100Base-TX用于两对5类UTP或1类STP。
               (2)100Base-T4用于四对3类、4类或5类UTP。
               (3)100Base-FX用于光纤。
               其中,100Base-TX规范描述如何通过1类屏蔽双绞线或者5类非屏蔽双绞线传送快速以太网帧。5类UTP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介质,100Base-TX标准使用其中两对,连接方法和10Base-T完全相同,其采用的拓扑结构为星型。这就意味着不必改变布线格局就可直接将10Base-T的布线系统移植到100Base-TX上。
               100Base-T4规范提出了100Base-TX在3类UTP上传送数据的具体规定,即100Base-T4使用四对3类、4类或5类UTP,连接最大距离为100m。而10Base-T只使用两对线,因此老式的3类UTP布线的10Base-T系统必须改变端点上的电缆连线,才能正常运行100Base-T4。
               100Base-FX是针对光纤提出的物理层规范,它的连线比100Base-TX长(450m),如果采用非标准的全双工模式,连线长度可达2km,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可达40km。另外,其抗干扰能力也大大优于UTP和STP。
               100Base-T组网方法
               目前大部分以太网系统都配置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在采用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交换技术升级组网时,可以将原以太网服务器的网卡更换为快速以太网卡(100Base-TX网卡),并利用5类UTP通过RJ-45端子接入100Mb/s交换机的100Mb/s高速端口上。对于一般工作站,不必更换网卡,可通过原来的共享Hub集中连接到100Mb/s交换机级联的10/100Mb/s交换机的10Mb/s端口上,组成10Mb/s共享网。对于那些对带宽要求较高的数据库服务器、工作站及打印机等,可单独连接到10/100Mb/s交换机的端口上,组成多级交换机的快速以太网,其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
               
               多级交换机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的拓扑结构
               100Base-T除了在传输介质、网卡、工作站、Hub以及服务器硬件组成等方面与10Base-T相同外,还保持了10Base-T的网络拓扑结构,即所有站点都连接到集线器或交换机上,而集线器与站点间的最大距离仍为100m。由于100Base-T对MAC子层的接口有所拓展,因此,快速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形式也有相应的发展。
               100Base-T的拓扑规则如下。
               (1)最大UTP电缆长度为100m。
               (2)在一条链路上,对于Ⅰ类中继器(延时为0.7μs以下),最多只能使用一个,可以构成每段长100m的两段链路,即站点到中继器距离为100m,中继器到交换机距离为100m。对于Ⅱ类中继器(延时为0.46μs以下),最多使用两个,可有每段长为100m的两段链路和5m长的中继器间链路,其中站点到第一个中继器(可用集线器)的距离为100m,集线器与第二个中继器间的距离为5m,第二个中继器到路由器或交换机的距离为100m,站点到交换机的最大距离为205m。
               (3)对于光纤作为垂直布线的拓扑结构,纵向只能连接一个中继器(Hub),各站点到Hub的最大距离为100m,而Hub到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垂直向下链路可采用225m(最大限度)光纤,站点到交换机的最大距离为325m。
               (4)利用全双工光纤的拓扑结构,通过非标准的100Base-FX接口连接,可以使站点(远程)或集线器到路由器或交换机的距离达到2km。
               根据上述规则构成的100Base-T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将上述规则进行组合,利用光纤和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来连接主干设备、网段和工作站,可实现大型企业级和政府级网络。
               
               快速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以太网
        以太网是最早使用的局域网,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产品。以太网有10Mb/s、100Mb/s、1000Mb/s、10Gb/s等多种速率。
               以太网传输介质
               以太网比较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三种,以IEEE 802.3委员会习惯用类似于10Base-T的方式进行命名。这种命名方式由三个部分组成:
               (1)10:表示速率,单位是Mb/s。
               (2)Base:表示传输机制,Base代表基带,Broad代表宽带。
               (3)T:传输介质,T表示双绞线、F表示光纤、数字代表铜缆的最大段长。
               传输介质的具体命名方案如下表所示,了解这些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以太网传输介质表
               
               以太网时隙
               时间被分为离散的区间称为时隙(Slot Time)。帧总是在时隙开始的一瞬间开始发送。一个时隙内可能发送0,1或多个帧,分别对应空闲时隙、成功发送和发生冲突的情况。
                      设置时隙理由
                      在以太网规则中,若发生冲突,则必须让网上每个主机都检测到。信号传播整个介质需要一定的时间。考虑极限情况,主机发送的帧很小,两冲突主机相距很远。在A发送的帧传播到B的前一刻,B开始发送帧。这样,当A的帧到达B时,B检测到了冲突,于是发送阻塞信号。B的阻塞信号还没有传输到A,A的帧已发送完毕,那么A就检测不到冲突,而误认为已发送成功,不再发送。由于信号的传播时延,检测到冲突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发送的帧必须有一定的长度。这就是时隙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最坏情况下,检测到冲突所需的时间
                      若A和B是网上相距最远的两个主机,设信号在A和B之间传播时延为τ,假定A在t时刻开始发送一帧,则这个帧在t+τ时刻到达B,若B在t+τ-ε时刻开始发送一帧,则B在t+τ时就会检测到冲突,并发出阻塞信号。阻塞信号将在t+2τ时到达A。所以A必须在t+2τ时仍在发送才可以检测到冲突,所以一帧的发送时间必须大于2τ
                      按照标准,10Mb/s以太网采用中继器时,连接最大长度为2500m,最多经过4个中继器,因此规定对于10Mb/s以太网规定一帧的最小发送时间必须为51.2μs。51.2μs也就是512位数据在10Mb/s以太网速率下的传播时间,常称为512位时。这个时间定义为以太网时隙。512位=64字节,因此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
                      冲突发生的时段
                      (1)冲突只能发生在主机发送帧的最初一段时间,即512位时的时段。
                      (2)当网上所有主机都检测到冲突后,就会停发帧。
                      (3)512位时是主机捕获信道的时间,如果某主机发送一个帧的512位时,而没有发生冲突,以后也就不会再发生冲突了。
               提高传统以太网带宽的途径
               以往被淘汰、传统的以太网是以10Mb/s速率半双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的带宽限制已成为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的瓶颈。提高传统以太网带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交换以太网
                      以太网使用的CSMA/CD是一种竞争式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因此从本质上说它在网络负载较低时性能不错,但如果网络负载很大时,冲突会很常见,因此导致网络性能的大幅下降。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交换式以太网”应运而生,这种系统的核心是使用交换机代替集线器。交换机的特点是,其每个端口都分配到全部10Mb/s的以太网带宽。若交换机有8个端口或16个端口,那么它的带宽至少是共享型的8倍或16倍(这里不包括由于减少碰撞而获得的带宽)。
                      交换以太网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网络性能的主要原因是:
                      .减少了每个网段中的站点的数量;
                      .同时支持多个并发的通信连接。
                      网络交换机有三种交换机制:直通(Cut through)、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和碎片直通(Fragment free Cut through)。
                      交换式以太网具有几个优点:第一,它保留现有以太网的基础设施,保护了用户的投资;第二,提高了每个站点的平均拥有带宽和网络的整体带宽;第三,减少了冲突,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全双工以太网
                      全双工技术可以提供双倍于半双工操作的带宽,即每个方向都支持10Mb/s,这样就可以得到20Mb/s的以太网带宽。当然这还与网络流量的对称度有关。
                      全双工操作吸引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需要改变原来10Base-T网络中的电缆布线,可以使用和10Base-T相同的双绞线布线系统,不同的是它使用一对双绞线进行发送,而使用另一对进行接收。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因为一般10Base-T布线是有冗余的(共4对双绞线)。
                      高速服务器连接
                      众多的工作站在访问服务器时可能会在服务器的连接处出现瓶颈,通过高速服务器连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带有高速端口的交换机(如24个10Mb/s端口,1个100Mb/s或1000Mb/s高速端口),然后再把服务器接在高速端口上并使用全双工操作。这样服务器就可以实现与网络200Mb/s或2000Mb/s的连接。
               以太网的帧格式
               以太网帧的格式如下图所示,包含的字段有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类型、发送的数据,以及帧校验序列等。这些字段中除了数据字段是变长以外,其余字段的长度都是固定的。
               
               以太网的帧结构
               注:字段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前导码(P)字段占用8字节。
               目的地址(DA)字段和源地址(SA)字段都是占用6字节的长度。目的地址用于标识接收站点的地址,它可以是单个的地址,也可以是组地址或广播地址,当地址中最高字节的最低位设置为1时表示该地址是一个多播地址,用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01:00:00:00:00:00,假如全部48位(每字节8位,6字节即48位)都是1时,该地址表示是一个广播地址。源地址用于标识发送站点的地址。
               类型(Type)字段占用两字节,表示数据的类型,如0x0800表示其后的数据字段中的数据包是一个IP包,而0x0806表示ARP数据包,0x8035表示RARP数据包。
               数据(Data)字段占用46~1500个不等长的字节数。以太网要求最少要有46字节的数据,如果数据不够长度,必须在不足的空间插入填充字节来补充。
               帧校验序列(FCS)字段是32位(即4字节)的循环冗余码。
   题号导航      2015年上半年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18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