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系统架构设计师 > 2011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17题      
  知识点:   数据备份   运行管理   系统运行   系统运行管理
  关键词:   数据备份   信息系统   数据        章/节:   数据库系统       

 
数据备份是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时保护数据的重要措施。(17)可针对上次任何一 种备份进行,将上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后的数据进行标记。
 
 
  A.  增量备份
 
  B.  差异备份
 
  C.  完全备份
 
  D.  按需备份
 
 
 

 
  第47题    2012年下半年  
   62%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访问数据库并可能更新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库系统..
  第48题    2012年下半年  
   58%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访问数据库并可能更新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库系统..
  第12题    2016年下半年  
   53%
假设某证券公司的股票交易系统中有正在运行的事务,此时,若要转储该交易系统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则应采用(12)方式。
   知识点讲解    
   · 数据备份    · 运行管理    · 系统运行    · 系统运行管理
 
       数据备份
        备份(转储)是指DBA定期地将整个数据库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这些备用的数据文本称为后备副本(后援副本)。当数据库遭到破坏后就可以利用后备副本把数据库恢复,这时,数据库只能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从那以后的所有更新事务必须重新运行才能恢复到故障时的状态。
        备份可分为静态备份(冷备份)和动态备份(热备份)。静态备份是指备份期间不允许(或不存在)对数据库进行任何存取、修改活动。静态备份简单,但备份必须等待用户事务结束才能进行,同样,新的事务必须等待备份结束才能执行。显然,这会降低数据库的可用性;动态备份是指备份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即备份和用户事务可以并发执行。动态备份可克服静态备份的缺点,但是,备份结束时后援副本上的数据并不能保证正确有效。
        备份还可以分为海量备份和增量备份。海量备份是指每次备份全部数据库。增量备份则指每次只备份上次备份后更新过的数据。如果数据库很大,事务处理又十分频繁,则增量备份方式是很有效的。
 
       运行管理
        为了保证软件系统能正常运行,必须要制订有关机房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要有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等工作,要能够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审计跟踪。
        在审计跟踪系统中,建立日志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对于审计内容,可以在3个层次上设定:
        (1)语句审计:对于特定的数据库语句所进行的审计。
        (2)特权审计:对于特定的权限使用所进行的审计。
        (3)对象审计:规定对特定的对象审计特定的语句。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对软件系统的文档的管理。文档也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包括创建期、处理期、存储期、使用期和销毁期。绝大多数软件的文档要在相应的系统淘汰3~5年才能销毁。文档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文档管理的制度化。
        (2)文档要标准化、规范化。
        (3)文档管理的人员保证。
        (4)维护文档的一致性。
        (5)维护文档的可追踪性。
        项目小组要至少设立一位文档保管人员,负责集中保管本项目已有的两套主文本,两套文档内容要完全一致,其中一套可以按一定的手续办理借阅。软件文档一般按照文件的级别进行管理,文件记录应该包括文档名、责任者、事件、密级、保管期限、分类号、关键词等。
 
       系统运行
               系统管理分类
               IT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优化IT部门的各类管理流程,并保证能够按照一定的服务级别,为业务部门(客户)高质量、低成本地提供IT服务。IT系统管理工作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标准予以分类。
                      按系统类型分类
                      (1)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处理基础平台,直接面向业务部门(客户),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数据仓库系统(Date Warehousing)、知识管理平台(KM)等。
                      (2)网络系统,作为企业的基础架构,是其他方面的核心支撑平台。包括企业内部网(Intranet)、IP地址管理、广域网(ISDN、虚拟专用网)、远程拨号系统等。
                      (3)运作系统,作为企业IT运行管理的各类系统,是IT部门的核心管理平台。包括备份/恢复系统、入侵检测、性能监控、安全管理、服务级别管理、帮助服务台、作业调度等。
                      (4)设施及设备,设施及设备管理是为了保证计算机处于适合其连续工作的环境中,并把灾难(人为或自然的)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包括专门用来放置计算机设备的设施或房间。
                      对IT资产(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个人计算机和局域网设备)的恰当的环境保护;有效的环境控制机制: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双层地板,隐藏的线路铺设、安全设置水管位置,使其远离敏感设备、以及不间断电源和后备电力供应等。
                      按流程类型分类
                      (1)侧重于IT部门的管理,从而保证能够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客户)提供IT服务。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司整个IT活动的管理,包括IT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IT资源管理、能力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新系统转换、系统评价等职能。
                      (2)侧重于业务部门的IT支持及日常作业,从而保证业务部门(客户)IT服务的可用性和持续性。这一部分主要是业务部门IT支持服务,包括IT日常作业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等。
                      (3)侧重于IT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企业的局域网、广域网、Web架构、Internet连接等。
               系统管理规范化
               系统管理的规范化涉及到人员职责、操作流程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并进行有效的标准化。企业IT部门除了IT部门组织结构及职责之外,还应该详细制定各类运作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日常作业调度手册、系统备份及恢复手册、性能监控及优化手册、输出管理手册、帮助服务台运作手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终端用户计算机使用制度等与用户息息相关的IT支持作业方面的规范制度。此外,还包括服务级别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制度、IT财务管理制度、IT服务计费及成本核算、IT资源及配置管理、新系统转换流程、IT能力规划管理等由IT部门执行的以提供高质量IT服务为目的的管理流程。
               系统运作报告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非正常操作、故障、性能监控、安全审计等信息,应该实时或随后形成系统运作报告,并进行分析以改进系统管理水平。
               是否有流程保证对所有不属于标准操作的操作性问题给予记录(在问题管理系统内)、分析和及时处理?
                      系统日常操作日志
                      系统日志应该记录足以形成数据的信息,为关键性的运作提供审核追踪记录,并且保存合理的时间段。利用日志工具定期对日志进行检查,以便监控例外情况并发现非正常的操作、未经授权的活动、作业完成情况、存储状况、CPU、内存利用水平等。
                      性能/能力规划报告
                      企业需要了解其IT能力能否满足其业务需要,因此它需要了解系统性能、能力和成本的历史数据,定期形成月度、年度性能报告,并进行趋势分析和资源限制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增加或调整其IT能力。
                      性能监控工具应该主动地监控、测量和报告系统的性能,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每日交易数、平均无故障时间、CPU、存储器等的使用状况、网络性能等,从而可以有预见性地响应变化的业务需求。
                      故障管理报告
                      企业应定期产生有关问题的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包括:事故出现次数、受影响的客户数、解决事故所需时间和成本、业务损失成本等,可以供管理层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的分析,并寻找改进的机会。
                      另外,对于每次故障处理应该进行数据记录、归类,作为基础,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目录,确定与故障相关联的领域,比如硬件、软件等。
                      .影响度,故障对业务流程的影响程度。
                      .紧迫性,故障需要得到解决的紧急程度。
                      .优先级,综合考虑影响度、紧迫性、风险和可用资源后得出的解决故障的先后顺序。
                      .解决方法,故障解决的流程、处理方法。
                      这样有利于使用知识管理系统来协助解决问题。
                      安全审计日志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网络上和用户系统中发生的各类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如网络入侵、内部资料窃取、泄密行为等),并阻断严重的违规行为,就需要安全审计跟踪机制来实现在跟踪中记录有关安全的信息。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审计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引发事件的用户;事件的类型;事件成功与否。常见的审计记录可能包括:活动的用户账号和访问特权;用户的活动情况,包括可疑的行为;未授权和未成功的访问企图;敏感命令的运行等。
                      系统运作报告使对IT的整个运行状况的评价得以实现,IT报告应具备涵盖所有IT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例如风险及问题、财务状况、系统利用率、系统性能、系统故障时间、服务级别执行情况、安全审计等,这也为IT运作绩效的改进提供了基础。
 
       系统运行管理
        当系统开发完成并交付到实际生产环境中使用时,就进入运行。系统运行管理是确保系统安装目标运行并充分发挥其效益的一切必要条件、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通常有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基础数据管理、运行制度管理和系统运行结果分析等。
        系统运行管理内容包括系统的日常操作、维护等。
        (1)系统运行情况记录。对系统日常运行情况的记录是对系统软硬件及数据等的运行情况做记录。应事先制定登记格式和登记要点。人工记录的系统运行情况和系统自动记录的运行信息,都应该作为基本的系统文档按照规定的期限保管。这些信息对系统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重要参考价值。
        (2)审计追踪。审计追踪是指系统中设置了自动记录功能,能通过自动记录的信息发现或判明系统的问题和原因。一般要每日进行,并对主要技术要有对应的审查机制。在审计追踪系统中,建立审计日志。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日志了解到有哪些用户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身份登录到系统,对特定文件和数据进行的操作。
        大多数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都提供了追踪和自动记录功能,一些数据库系统中还提供审计追踪数据字典,使用者可以用预先定义的审计追踪数据字典视图来观察审计追踪数据,也可以由程序根据事先定义的规则对审计内容进行自动审计。审计内容可以从语句、特权和对象等方面进行设定。
        (3)审查应急措施的落实。针对意外事件可能对系统引起的损害,首先要制定应付突发性事件的应急计划,每日审查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仔细审查相应器材和设备是否良好,资源是否做好了备份等。
        资源备份包括数据备份和设备备份。数据备份是必须要做的,在关键的领域,还必须进行设备备份。应将备份文件复制到远离主机或文件中新的其他主机或者存储库中,保证备份文件存放在同一突然性事件意想不到的地方。
        (4)系统资源管理。在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还应对所使用的相关资源进行管理,对不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资源,一般可采用收费的方法来控制。
        (5)系统软件及文档管理。系统软件的管理除日常维护外,还包括版本的更新和升级等。
   题号导航      2011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17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