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路径: > 计算机网络知识 > 局域网和广域网 > LAN拓扑,存取控制,LAN的组网,LAN间连接,LAN-WAN连接 >
|
被考次数:1次
被考频率:低频率
总体答错率:70%  
知识难度系数:
|
由 软考在线 用户真实做题大数据统计生成
|
相关知识点:79个
|
|
|
|
局域网LAN不是纯计算机网络,从广义上讲,计算机化的电话交换机也属于LAN。它支持多对多的通信,即连在LAN中的任何一个设备都能与网上的任何其他设备直接进行通信。它的“设备”是广义的,包括在传输介质上的任何设备。它的地域范围是适中的,通常在10km之内。它是通过物理信道通信的,其信道以适中的数据速率传输信息。
|
|
|
按拓扑结构分,局域网可分成总线状、树状、环状和星状。按使用介质分,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两类。
|
|
|
|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主要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三种方式,下面分别介绍。
|
|
|
|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适合于总线型结构的具有信道检测功能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其控制手段称为“载波侦听”。
|
|
|
实际上,当一个站开始发送信息时,检测到本次发送有无冲突的时间很短,它不超过该站点与距离该站点最远站点信息传输时延的2倍。假设A站点与距离A站最远B站点的传输时延为T(如下图所示),那么2T就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
|
|
|
|
CSMA/CD又被称为“先听后讲,边听边讲”,其具体工作过程概括如下:
|
|
|
|
(2)如果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到信道空闲时立即发送。
|
|
|
(3)发送信息后进行冲突检测,如发生冲突,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出一串阻塞信号(连续几个字节全是1),通知总线上各站点冲突已发生,使各站点重新开始侦听与竞争。
|
|
|
(4)已发出信息的各站点收到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新进入侦听发送阶段。
|
|
|
|
CSMA按其算法的不同存在非-坚持CSMA、P-坚持CSMA、1-坚持CSMA三种方式。
|
|
|
|
令牌环是一种适用于环状网络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已由IEEE802委员会建议成为局域网控制协议标准之一,即IEEE802.5标准。
|
|
|
|
|
在令牌环网中,令牌也叫通行证,它具有特殊的格式和标记。令牌有“忙(Busy)”和“空闲(Free)”两种状态。具有广播特性的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还能使多个站点接收同一个信息帧,同时具有对发送站点自动应答的功能。其访问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
|
|
|
|
|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Token-Bus)是在综合了CSMA/CD访问控制方式和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的优点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
|
|
令牌总线控制方式主要用于总线型或树型网络结构中。该方式是在物理总线上建立一个逻辑环。如下图所示,一个总线结构网络,如果指定每一个站点在逻辑上相互连接的前后地址,就可构成一个逻辑环,如图中A→B→D→E→A (C站点没有连入令牌总线中)。
|
|
|
|
|
|
局域网的组网技术根据局域网的不同主要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令牌环网络、FDDI光纤环网、ATM局域网等几种,下面介绍部分常见的组网技术。
|
|
|
|
以太网(Ethernet)是由美国Xerox公司和Stanford大学联合开发并于1975年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把办公室工作站与昂贵的计算机资源连接起来,以便能从工作站上分享计算机资源和其他硬件设备。1983年IEEE802委员会公布的802.3局域网络协议(CSMA/CD),基本上和Ethernet技术规范一致,于是,Ethernet技术规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的工业标准。它的主要技术规范如下。
|
|
|
|
|
|
|
|
|
.报文长度:64~1518 Byte(不计报文前的同步序列)。
|
|
|
|
(1)细缆以太网(10BASE-2):采用0.2英寸50Ω的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10BASE-2使用网卡自带的内部收发器(MAU)和BNC接口,采用T形接头就可将两端的工作站通过细缆连接起来,组网开销低,连接方便。
|
|
|
(2)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来连接的传输速率为10Mbps的以太网。
|
|
|
|
快速以太网是在传统以太网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它不仅保持相同的以太帧格式,而且还保留了用于以太网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由于快速以太网的速率比普通以太网提高了10倍,所以快速以太网中的桥接器、路由器和交换机都与普通以太网不同,它们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小的延时,100BASE-T与10BASE-T的比较见下表。
|
|
|
|
|
|
|
|
|
令牌环网络(Token-Ring)系统在1985年由IBM公司率先推出。令牌环网的拓扑结构为环状,采用专用的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传输介质为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或者光纤,传输速率为4Mbps或者16Mbps。
|
|
|
令牌环网络系统遵循IEEE802.2和IEEE802.5标准,在传输效率、实时性、地理范围等网络性能上都优于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以太网。
|
|
|
令牌环网络的覆盖范围没有限制,但站点数却受到一定限制。使用STP时可连接2~260台设备,而使用UTP时只能连接2~72台设备。令牌环网络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
|
|
|
|
|
FDDI,即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以光纤传输介质的局域网标准,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X3T9.5委员会制定。FDDI采用主、副双环结构,主环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副环为冗余的备用环。
|
|
|
一个FDDI一般包括光纤、工作站、集线器和网卡等部分。在FDDI上所连接的工作站有双附接站(DAS)和单附接站(SAS)两类。凡是要直接连接到FDDI网上的设备,都应配置FDDI网卡。FDDI网卡分为双附接网卡和单附接网卡两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