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软件评测师 > 2013年下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41题      
  知识点:   模块化
  关键词:   模块化   模块        章/节:   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以下关于模块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41)。
 
 
  A.  每个模块的规模越小越好,这样开发每个模块的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B.  每个模块的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模块之间的通信开销就会降低了
 
  C.  应具有高内聚和低耦合的性质
 
  D.  仅适用于结构化开发方法
 
 
 

 
  第32题    2020年下半年  
   49%
现欲开发某高校一卡通系统,用于替换一个已经存在的系统,则最适于采用(32)过程模型。
  第26题    2017年下半年  
   51%
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于行为建模的模型是( 25),其要素包括(26)。
  第36题    2020年下半年  
   35%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体系结构设计的依据是结构化分析的(36)。
   知识点讲解    
   · 模块化
 
       模块化
        模块是程序中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或者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在系统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可分解和可更换的单元。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开发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将它进行适当的分解,不但可降低其复杂性,还可减少开发工作量,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软件生产率。这是模块划分的依据。
        (1)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保持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并以此原则优化初始的系统体系结构。
        (2)一个模块的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且判定所在的模块应与受其影响的模块在层次上尽量靠近。
        一个模块的作用范围是指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一个模块的控制范围指模块本身及其所有下属模块(直接或者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3)系统结构的深度、宽度、扇入和扇出应适当。
        (4)模块的大小要适中。
   题号导航      2013年下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41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