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2010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5题      
  知识点:   电子政务   国家信息化   信息化   业务系统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化        章/节: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2002 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 号)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12 项重点业务系统,后来被称为“十二金工程”。以下(5)不属于“十二金工程”的范畴。
 
 
  A.  金关、金税
 
  B.  金宏、金财
 
  C.  金水、金土
 
  D.  金审、金农
 
 
 

 
  第4题    2014年上半年  
   46%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主要包括:服务与应用;信息资源;(4);法规、法则与标准化;管理体制。
  第61题    2017年上半年  
   52%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电子政务项目实施机构应在电子政务项目竣工验收后()个月内,根据建..
  第4题    2010年下半年  
   43%
某市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民意征集栏目,通过市长信箱、投诉举报、在线访谈、草案意见征集、热点调查、政风行风热线等多个子栏目,针..
   知识点讲解    
   · 电子政务    · 国家信息化    · 信息化    · 业务系统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电子政务的概念: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广义的政务概念除电子政务以外,还包括电子党务、电子政协和电子人大等。
        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有: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与考核。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稳步推进,严禁重复建设。
        .利用统一网络平台。
        .规范试点。
        .保证建设和运行资金。
        .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国家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包含4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6个要素,即: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这个体系是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的,与国外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有所不同。
        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家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设先进的国家信息资源,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信息技术应用,是指要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指要发展自己的信息技术和产业,这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化建设要立足于自主技术和国产装备,这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信息化人才,是指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队伍,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人才队伍对其他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指建立一个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环境和标准体系,规范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保障国家信息化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4字方针,进一步加快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对外合作水平,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要迈上一个新台阶,初步建成国家信息化体系。“十五”期间具体目标如下:
        .大力发展IP宽带网建设。
        .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目标。
        .继续高速发展信息产业。
        .继续发展有线电话和有线电视。
        .电子商务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电子政务将有很大进展。
        .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以及领域信息化。
        .继续推进电信体制改革。
        .促进整个信息产业的稳定发展。
        .加快信息化急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信息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贸易结构)软化;促进国民经济生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信息要素)配置优化;对国民经济基本资源(能源、物资、人力和资金)的替代作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作用(乘数效应);对国民财富的增值作用,等等。
 
       信息化
        人们在生活和从事生产等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消息,接收者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消息被称为信息。信息的传送一般应借助一定的运载工具,并将信息变换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像空气一样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交流和处理信息,并根据它决策或采取行动。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取及时可靠的信息将成为第一需要。信息已同能源和材料一起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是资源,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信息与材料、能源不同,信息可以被很多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高,而且一条信息可以衍生出多条信息,取之不尽。信息与信息资源不同,信息的日常表现是无序的,但是信息本身存在着内在联系和规律,信息只有通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出现,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获取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称当前的社会为信息社会。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检索、传递、分析与显示的高技术群。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以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为中心。信息产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它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通信业。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如下。
        (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通常人们习惯用信息产业部门所制造的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信息从业者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粗略认为两者均超过50%以上,其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业务系统
        该重工集团有自己的管理模型。顶端按照工业4.0,集团管控,包括阿米巴经营模式;相应的流程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成本绩效。左边是信息化管控,右边是智能化建设,下面是精益管理,底下是企业文化。这样的管理需要用信息化系统去实现。
        在这架构中,ERP系统是基础,利用CRM系统和客户对接,SRM管理供应链,MES监控生产。利用OA把所有业务打通,而后利用专业软件,实现前端的商务智能分析。
        下图的物联网设想把MES系统和机床、物流以及检测设备连起来,做成物联化,把ERP升级到CRM或者SCRM,把供应商和客户打通,形成企业的互联网。
        
        智能工厂物联网体系
        下图是整个业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图。一个平台、两级部署、三层应用,包括商业分析、移动应用、企业门户和协同管理。
        
        智能工厂业务系统整体架构
        在业务系统这块,先后上线了ERP系统、PLM系统、OA系统和MES系统。上线的这些系统,虽然参与了生产、管理,打通了业务,却没有让领导层参与,反馈报告依然采用Excel、PPT。作为决策者,领导层更应该参与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过程。所以,2014年上线了帆软报表系统,提升了数据前端展示,利用某报表软件承担的BOSS系统决策,将领导层纳入管理体系。
   题号导航      2010年下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5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