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点讲解
       常见故障的处理
知识路径: > 信息系统运维的组织与管理 > 信息系统运维的组织 > 系统运行的故障管理 > 系统运行的故障管理 > 
被考次数:1次     被考频率:低频率     总体答错率:58%     知识难度系数:     
相关知识点:13个      
               常见软件故障判断与处理方法
               (1)系统文件丢失。每次启动计算机和运行程序的时候,都会牵扯到上百个系统文件,绝大多数文件是一些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irtual Device Drivers,VXD)和应用程序依赖的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DLL)。VXD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同时访问同一个硬件并保证不会引起冲突,DLL则是一些独立于程序、单独以文件形式保存的可执行子程序,它们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调入内存,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内存。当这两类文件被删除或者损坏了,依赖于它们的设备和文件就不能正常工作。
               要检测一个丢失的启动文件,可以在启动计算机时仔细观察屏幕,丢失的文件会显示一个“不能找到某个设备文件”的信息和该文件的文件名、位置,用户会被要求按键继续启动进程。
               造成类似这种启动错误信息的绝大多数原因是没有正确使用卸载软件。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卸载应用程序,应该使用程序自带的“卸载”选项,一般在“开始”菜单的“程序”文件夹中该文件的选项里会有,或者使用“控制面板”的“添加/卸载”选项。如果直接删除了这个文件夹,在下次计算机启动后就可能会出现错误提示信息。其原因是Windows找不到相应的文件来匹配启动命令,而这个命令实际上是在软件第一次安装时就已经置入到Windows注册表中了。
               对文件夹和文件重新命名也可能出现问题,在软件安装前就应该决定好这个新文件所在文件夹的名字。
               丢失的文件也可能被保存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或是在被几个出品厂家相同的应用程序共享的文件夹中,例如对于\WINDOWS\SYSTEM来说,其中的文件被所有的程序共享。一般的解决方法是搜索原来的光盘和软盘,重新安装或复制被损坏的程序。
               (2)文件版本不匹配。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用户都会不时地向系统中安装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的各种补丁程序,这其中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向系统拷贝新文件或者更换现存的文件。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新软件不能与现存软件兼容的问题。
               因为在安装新软件和Windows升级的时候,拷贝到系统中的大多是DLL文件,而DLL不能与现存软件“合作”是产生大多数非法操作的主要原因。同一个DLL文件的不同版本可能分别支持不同的软件,很多软件都坚持安装适合它自己的DLL版本来代替以前的,但是新版本并不一定可以和其他软件兼容。一旦运行了一个需要原来版本的DLL的程序,就会出现“非法操作”的提示。
               所以使用Windows系统时,在安装新软件之前,最好先备份\WINDOWS\SYSTEM文件夹的文件,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因DLL版本不匹配而引发的错误。绝大多数新软件在安装时也会观察现存的DLL,如果需要置换新的,会给出提示,一般可以保留新版,标明文件名,以免出现问题。
               另一个避免出现DLL引起的非法操作的办法是不同时运行不同版本的同一个软件,即使为新版本软件准备了另一个新文件夹,如果一定要同时使用两个版本,就可能会出现非法错误信息。
               (3)应用程序非法操作。有时用户在执行应用程序时,系统可能会提示“非法操作”的错误信息。一般是由于软件本身的缺陷,导致两个程序同时使用了同一段内存区域而发生冲突,这时即使知道原因也无法避免这一类错误。
               用户可以通过错误信息列出的程序和文件来研究错误起因,因为错误信息并不直接指出实际原因,如果给出的是“未知”信息,可能数据文件已经损坏,看看有没有备份或者看看厂家是否有文件修补工具。
               如果是Microsoft的软件,可以将程序名和错误信息作为关键字在Microsoft的站点进行搜索解决方案。从微软的站点返回的信息大约是DLL错误、软件的BUG、在低端RAM运行或者是磁盘空间等问题,具体的弥补方法会因为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下载并安装软件的补丁;卸载并重新安装特定的程序;或者不能同时运行某些程序等。
               (4)蓝屏错误信息。要确定出现蓝屏的原因需要仔细检查错误信息,很多蓝屏错误发生在安装了新软件以后,一般是由于新软件和现行的Windows系统设置发生冲突直接引起的。因此,很多蓝屏错误可以用改变系统设置来解决,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下载安装一个更新的驱动程序。一些蓝屏错误与系统版本有关,应该先确定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版本。
               (5)系统资源耗尽。各种程序的运行都需要消耗不同的系统资源的组合。第一类是图形界面(GDI),它集中了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用来保存菜单按钮、面板对象、调色板等;第二类是用户(USER),用来保存用户所使用的菜单和窗口的信息;第三个是系统资源(SYSTEM),即一些通用的资源。
               在程序打开和关闭之间都会消耗这些资源,一些在程序打开时被占用的资源在程序关闭时可以被恢复,但并不都是这样,一些程序在运行时可能导致GDI和USER资源丧失,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机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最好重新启动一次以释放资源以便再次使用的原因。
               绝大多数用户希望在出现非法操作或者蓝屏错误之前能够详细了解资源被占用的情况,Windows系统附带有一个任务管理器,可以在工具栏上实时显示关于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
               (6)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病毒是目前导致软件系统故障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很多,破坏机理和引发的故障现象也非常多。例如,造成系统频繁死机,内存资源耗尽,运行速度变慢,磁盘空间被大量占用,文件系统崩溃,系统文件和数据丢失,网络通信中断等。
               对计算机病毒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例如,安装防病毒卡、病毒实时监控软件、杀毒软件等。由于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每天都在增加,因此应该随时更新病毒数据库,以达到防范新型病毒的目的。由于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病毒都是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漏洞,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传播和破坏,因此应该密切关注操作系统的安全公告,随时安装系统安全补丁程序,并安装防火墙软件等。另外,很多病毒还通过Word文档和电子邮件进行传播和破坏操作,因此在使用这些文档和电子邮件时应该格外谨慎,千万不要随意打开和运行来历不明的文件和电子邮件附件。
               常见硬件故障判断与处理方法
               (1)电源电压不稳定或经常断电引起的故障。计算机所使用的电源电压不稳定,那么硬盘在读写文件时就会出现丢失或被损坏的现象。如果经常会发生不正常的断电现象导致机器重启,或是经常在计算机运行程序时进行冷启动,将会使系统受到破坏。为使计算机更安全地工作,最好使用电源稳压器或不间断电源(UPS)。
               (2)部件之间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接触不良主要反映在各种卡类与主板的接触不良或电源线、数据线、音频线的连接不良。其中,各种接口板卡、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最为常见。例如: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可能会使显示器不显示,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可能使微机不工作等,通常只要更换相应的插槽或用橡皮轻轻擦一擦接口卡或内存条的金手指,即可排除故障。
               (3)由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所存储的信息对计算机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机启动时总是先要按CMOS中的信息来检测和初始化系统(最基本的初始化)。CMOS中存储了计算机所有的硬件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正确,就可能导致系统出现异常现象。此外,对CMOS中的一些配置更改不恰当,也可以导致系统的引导速度过慢或产生其他问题。遇到这类情况时,应先进入CMOS,装载其默认的设置,以确认不是由CMOS引起的故障。
               (4)硬件本身的故障。硬件出现故障,除本身的质量外,也可能是负荷太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如电源功率不足或CPU超频使用等,都可能引起机器的故障。计算机硬件故障发生时一般可以先利用以下方法进行故障部件的定位,而后的故障排除一般多采用直接更换新备件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即“看、闻、听、摸”。“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的钢箔是否烧断。“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
               拔插法。即通过将插件板“拔出”或“插入”检查故障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检查方法。计算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主板自身故障、I/O总线故障、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将插件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若系统正常,则故障就在该插件上,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在主板上。
               交换法。即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内存条来判断故障。交换法也可以用于这种情况,即没有相同型号的部件或外设,但有相同类型的计算机,则可以把可能有故障的部件或外设插接到该同型号的主机上判断其是否正常。
               比较法。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类型的计算机,根据正常机器在执行相同操作时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
               原理分析法。即指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出发,从逻辑上分析各点应有的特性,查出故障点。采用原理分析法时,应熟悉计算机各部分的主要特点和整机系统配置;掌握每一块插件板的基本情况和一些主要器件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高级诊断程序检测法。在机器没有完全死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运行诊断程序来确定计算机的故障部位。一般计算机在启动时都先运行自检程序来完成对各功能模块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便可以确定故障部位,并找到故障点。
               测量法。即分析与判断故障的最常用方法。通常是将机器暂停在某一状态,依据逻辑图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测量欲检测的电阻、波形来判断故障位置的方法,又称在线测量法。如机器处于关闭状态或组件与主板分离时,用测量工具对故障部分进行检测,则称为无源测量法。
               综合判断法。当计算机出现的故障现象比较复杂,采取某一种方法不能查出故障原因时,可采用综合判断法,逐步运用各种简便易分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查,以便迅速地查出故障点,并加以排除。
               常见网络故障判断与处理方法
               由于大多数组织内部的信息系统都是基于组织内部的计算机局域网络进行工作,因此这里主要以局域网故障为例,介绍一些常见网络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在进行网络硬件和软件的安装之后,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无法连通网络或者网络通信中断。要解决这些网络问题,必须具备丰富的软、硬件知识,对网络故障测试和调试的方法是解决网络故障的关键。网络故障主要可以分硬件故障和软件设置故障两种。
               (1)硬件故障。硬件故障一般比较难诊断和解决,硬件故障又分为以下几种:
               网络设备故障。网络设备故障是指网络设备本身出现问题。如网线制作或使用中出现问题,造成网线不通。在一般硬件故障中,网线的问题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另外,网卡、集线器和交换机的接口甚至主板的插槽都有可能损坏造成网络不通。
               网络设备冲突。网络设备冲突是困扰网络用户的难题之一。网络设备一般都需要占用某些系统资源的,如中断请求、I/O地址等。而网卡最容易与显卡、声卡等设备发生资源冲突,导致系统工作不正常。一般情况下,如果先安装显卡和网卡,再安装其他设备,发生网卡与其他设备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小些。
               设备驱动程序问题。网络设备的驱动程序问题严格来说应该算是软件问题,不过由于驱动程序与硬件的关系密切,所以也将其归纳为硬件问题。常见问题是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如驱动程序、驱动程序与操作系统、驱动程序与主板BIOS之间不兼容。一般解决方法是更换或更新驱动程序版本,安装补丁程序等,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则需要考虑更换其他型号的硬件设备。
               (2)软件设置故障。除了硬件故障外,软件设置不正确也会导致网络通信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网络协议配置问题。网络协议作为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语言”,如果没有所需的协议,或者协议的具体设置不正确,都会导致网络出现故障。例如,最常见的TCP/IP协议中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设置不正确。这类问题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安装必要的网络协议,按网络管理员的规定设置相关配置参数即可。
               服务的安装问题。局域网中,除了网络协议以外,往往还需要安装一些重要的服务程序。例如,如果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共享文件和打印机,就需要安装“Microsoft文件和打印共享”这项服务。
               安装相应的网络用户。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如果是对等网中的用户,只要使用系统默认的“Microsoft友好登录”即可。但是如果用户需要登录到Windows NT域,就需要安装“Microsoft网络用户”。
               网络标识的设置问题。在Windows对等网和带有Windows NT域的网络中,如果不能正确地设置用户计算机的网络标识,也可能会造成无法访问网络资源的问题。
               网络应用中的其他故障。前面所介绍的软件设置故障,一般都是因为用户的疏忽或对系统情况了解不清造成的,因此比较容易避免和解决。但是网络应用中的还有一些故障就不是很容易解决的。如网络通信阻塞、广播风暴以及网络密集型应用程序造成的网络阻塞等。这些故障网络与网络的整体设计、规划,软硬件设备的性能与参数配置等因素相关,需要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针对具体情况,利用专业技术知识进行解决,甚至需要调整和改造现有网络架构。
               (3)排除网络故障的一般方法。当网络发生故障以后,网络管理人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进行故障判断与定位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操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可以采用下面介绍的网络故障排除顺序与解决方法。
               解决网络故障的一般顺序。检查网络问题有一定的操作步骤,如果方法得当,那么在处理故障的时候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首先询问网络用户,了解他们遇到了什么故障、有何故障现象,他们自己认为是哪里出了问题。用户是故障信息的主要来源,毕竟是他们在使用网络,而他们所遇到的故障现象最明显、最直接。
               然后如果可能,咨询有关的系统管理人员,确定有多少用户受到了影响?受影响的用户有什么共同点?发生的故障是持续的还是间歇的?在故障发生之前,是否对网络中的设备和软件进行了调整和改动?办公地点是否正在装修或施工?是不是停过电?以前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出现过?
               接下来要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找出引发问题的若干可能。对故障的排除进行计划,确定从哪里入手,哪些故障需要优先排除?对要处理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使得处理故障的行动有的放矢,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
               最后,根据故障分析,把认为可能的故障点隔离出来,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对可能的故障点进行定位、测试、排除。例如,在解决某台计算机不能正常联网的问题时,可以先用交叉电缆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机,看是否能够连通,再将计算机与网络设备隔离开来,以便判断到底是计算机的问题,还是网络设备的问题。
               需要检查的一般问题。有些网络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进行简单的检查和操作就可以解决。
               首先,检查问题是不是由用户的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很多时候网络用户出现的问题实际上与网络没有什么关系,而是由于用户对计算机进行了某些错误操作而导致的,例如,可能改动了计算机的系统配置参数,安装了一些会引起问题的软件程序,或者是误删除了一些重要文件,而使得表面上好像是网络引起的故障。所以,在动手解决问题前,必须先向用户询问清楚故障发生前后,他所做的具体操作,以及当时计算机的反应和表现。
               然后,检查物理连接是否正确。例如,检查网线有没有松脱,还是根本就没插入网卡或集线器的接线口。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电源是否打开?交换机或集线器的电源插头是否松脱?就如同显示器没接电源线造成显示器出现故障的假象一样,由于物理连接造成的网络故障往往有很大的迷惑性。
               最后,重新启动有问题的计算机。有很多问题,只要重新启动一下计算机,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有时由于计算机长时间运行,导致系统资源不足而引发各种故障。
               注意,上述的方法主要用于问题发生在一两台联网机器时,往往很快就能解决问题。但如果很多用户都反映同一问题,那就很可能是网络本身的问题了。
               服务器磁盘故障的解决方案
               服务器中所有数据都存储在硬盘上,硬盘故障在服务器硬件故障中最为常见。服务器硬盘一旦出现问题,服务器系统将会立即中断运行,而且该物理硬盘上的数据能够恢复的可能性极小。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磁盘冗余阵列。采用磁盘冗余阵列(RAID)技术,提高服务器对硬盘的容错性。运用这种技术,在服务器硬盘出现故障时,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自动告警,让用户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更换坏的硬盘,避免受到更大的损失。另外,也可以在服务器中另外再单独存放一块空闲的物理硬盘,以随时自动替换已坏的硬盘,无须人工干预。这对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RAID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轻硬盘故障对企业数据的威胁,也获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同。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RAID方案。
               在Windows 2000系统中,可以实现两块物理盘的镜像,创建出一个具有RAID 1功能的文件系统;在高端UNIX系统中,如HP-UX、AIX等,可以在操作系统中创建“Volume Group”,实现物理硬盘的镜像,实现RAID的功能;另外,也可以采用某些第三方的商业软件,在其他的非主流操作系统,如SCO UNIX、FreeBSD、Linux等中实现RAID功能。但是,若运用这种方式,磁盘的RAID冗余容错功能要完全依靠操作系统自身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硬件资源的开销,加重了主机系统自身的负担。现在该方式在高端应用中已经逐渐停止使用。
               (2)存储子系统。在基于存储子系统的架构设计中,数据存储系统从主机系统中完全分离出来,主机本身可能只带较小空间的硬盘作为操作系统盘,或者主机本身根本不带硬盘,应用数据或全部数据均存储在磁盘柜中。
               磁盘柜可以通过SCSI线缆、光纤或铜缆等介质与主机进行连接,支持Ultra2 SCSI/Ultra3 SCSI/Fiber等标准协议,其数据传输的理论速率可分别达到80Mb/s、160Mb/s、1000Mb/s。磁盘柜自身带有专门负责主机数据传输、读写和容错功能的控制器,并配有读写缓存,以获得整个存储子系统所具有的良好的读写性能。用户只需对存储子系统进行独立配置即可获得良好的容错性能,丝毫不占用主机系统的资源。对于存储子系统自身的工作性能,可通过增加缓存来提高处理器处理速度,或通过选择传输通道类型等方法来满足企业的需求。这种方式在高端应用中使用较多。
               (3)虚拟存储技术。随着磁盘柜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端应用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虚拟技术。这种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存储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数据量和实际配备的物理硬盘空间,自动选择一种最佳的RAID组合方式进行配置;
               日后随着数据量的增加,磁盘柜又能对RAID功能设置进行自动优化,而无须人工干预,以提供最佳的容错和存储性能;
               传统的RAID技术要求物理硬盘的大小严格一致,否则多出来的存储空间只能被浪费掉;
               利用虚拟技术,可以将任意大小的物理硬盘,先分割成若干细小的部分,然后再针对这些细小的部分进行优化RAID组合,从而获得更为精细、灵活的容错和存储性能。
               现在,在HP、EMC、IBM等公司的高端存储产品中,都可以发现这种技术。
               服务器系统部件故障的解决方案
               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一些系统部件可能会出现问题,如主板故障、内存校验出错、网卡故障等,这些故障都会导致系统的停机或应用服务的停止。由于服务器对硬件的要求非常严格,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找到可替换的配件或硬件平台,退一步说,即使能找到同样的硬件平台,实时的业务数据也很难从原来的存储系统中取出,即使利用磁带备份进行恢复,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种突发情况,极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核心信息系统中止运作长达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对于大部分企业要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对于这种情况,通常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将风险降到最低。
               (1)采用全硬件冗余的主机硬件系统。在主机系统中,有完全相同的两套配件,如CPU、主板等,其中任何一套配件都足以满足系统的运行需要。任何一个部件出现问题,丝毫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作。用户也有充足的时间来更换故障配件。
               使用这种方案,代价比较高。因为这种主机系统,需要花费双倍硬件的代价得到一台主机的性能。只有在某些较为特殊的应用场合,才需要使用这种方案。
               (2)采用多机切换系统。使用多机系统,可以保证多机的应用数据均集中存储于存储子系统中。在任一台主机出现问题时,其他主机都可以将故障主机的应用数据接管过来,并将应用重新启动,在极短时间内恢复信息系统的运行。企业中多采用双机备份系统。双机切换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主机集中存放,双主机连接同一个存储子系统。双主机同存储子系统之间的连接介质可以是SCSI线缆、铜缆或光纤等。数据通道遵循SCSI或Fiber协议标准,连接距离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而光纤介质在无须中继的前提下,可以延伸到几百米,如下图所示。
               
               双主机连接同一存储子系统结构图
               一般情况下,两台主机对存储系统的访问在物理上实行隔离,分别访问不同的存储逻辑空间,相互之间并没有并发或争用的情况。而在某些特殊应用中,两台主机需要对同一个逻辑卷进行并发访问,这就需要应用中有专门处理多主机争用访问机制的服务进程。这又分两种情况:双机并发访问同一逻辑卷和双机独立访问不同逻辑卷。对于前者,在主机A出现故障时,主机B则可以接管全部数据的控制权及主机A的网络资源,无须任何手工干预;对于后者,主机B一旦检测到主机A出现故障,便会先发出要求,主机A中的处理进程将会尽力释放对逻辑卷的控制,而后主机B则会接管主机A释放的逻辑卷。在逻辑卷切换成功后,主机B将会按照既定设置,接管主机A的网络资源,如IP地址、网络名称等,随后主机B再将应用服务重新启动。其所需的切换时间,约十几秒时间,不同的产品略微有些差别。
               双主机对彼此工作状态的检测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心跳检测线(如直连网线、RS232线缆等)及其各自服务进程之间的通信进行的。这种切换方式,需要有应用软件的支持,如Oracle数据库或者专用的双机切换软件(如HA、MC等)。
               主机异地存放,双主机分别连接一个存储子系统。由于主机异地存放,使用SCSI线缆及铜缆等介质均无法满足距离要求,必须采用光纤或网线连接。这种机制,不仅可以消除服务器故障所带来的风险,还可以抵御因地震、火灾等意外灾难事故所带来的风险,但造价很高,一般在大型企业内采用。
               其他灵活的设计方案。因为对任何两台独立的服务器,无论其是否配备了单独的存储子系统,企业都可以运用软件的方式获得数据同步的效果,所以从各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还可以定义出其他更为灵活的方式,如充分发挥其应用系统自身的复制功能,在两套相互独立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间隔同步。自定义开发定时导入导出程序,同步间隔时间的长短,视服务器资源配置而有所不同。这种方式对两台服务器的资源性能、网络带宽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其稳定性也有一定局限。在实施之前,应当进行客观评估,以避免出现资源瓶颈现象。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资金计划,选择对自己最为合适的方案。
               信息系统容灾的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跨地区、地域的企业经营模式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若他们的信息主机系统所在的建筑物、区域或城市发生了火灾、地震、洪水等灾难性事件时,如何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保证企业在其他地区或地域的分支机构能够正常运营。
               在灾难性条件下,企业要保证业务数据的完整或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营,一般可采取以下方式。
               (1)企业业务数据必然要存储在不同地域。
               (2)在不同地域之间必须建立稳定、冗余的高速网络连接,以保证其网络的可靠性。
               具体方式则可以采用自设光纤专线、租用商业线路或者卫星通信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不同地域之间的数据同步,可以是实时同步或间隔同步,应视企业的具体需求而定。
               关于具体技术方案,其原理与前面所讲的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它必然是一个数据间隔或实时同步并存的多机多应用的切换方案,但实际实施方案远比双机切换系统要复杂得多,它对主机系统、存储子系统、连接网络的性能都要求非常高,同时还要考虑到应用软件的合理分布和安装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
               任何一种技术方案,都无法完全杜绝因人为因素而带来的风险,如外来攻击、操作失误等。对于这一类情况,企业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和全面的应急方案来将自身的风险降至最低。企业对数据安全性及应用稳定性的程度要求,是由企业所在的行业、自身的特点及信息化的贯彻深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决定的。每个企业应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做出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案,以最优的性能价格比来满足企业自身的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做出的方案,从技术到管理全方位地保障企业的数据安全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关知识点:
 
软考在线指南
优惠劵及余额
在线支付
修改密码
下载及使用
购买流程
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旗下网站群
高级资格科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分析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 网络规划设计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初级资格科目
程序员 网络管理员
信息处理技术员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中级资格科目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 软件评测师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电子商务设计师
信息安全工程师
 

本网站所有产品设计(包括造型,颜色,图案,观感,文字,产品,内容),功能及其展示形式,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
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9:00-20:00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service@rkpass.cn


京B2-20210865 | 京ICP备20200400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051号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软考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