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智能真题库 > 历年试卷 > 信息处理技术员 > 2019年下半年 信息处理技术员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第24题      
  知识点:   计算机的硬件功能结构   系统运行
  章/节:   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运行时,用户不能通过操作来改变(24)。
 
 
  A.  屏幕分辨率
 
  B.  物理内存大小
 
  C.  汉字输入法
 
  D.  鼠标灵敏度
 
 
 

 
  第14题    2020年下半年  
   23%
关于主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16题    2015年上半年  
   32%
下列几种存储器中,存取周期最短的是(16)。
  第15题    2017年下半年  
   12%
对新买的计算机需要记录保存的硬件主要参数中,不包括( )。
   知识点讲解    
   · 计算机的硬件功能结构    · 系统运行
 
       计算机的硬件功能结构
        计算机自1946年诞生以来,虽然其制造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就其体系而言,都基于同一个原理——存储程序的原理。这个原理是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在研究计算机的方案时提出的。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箭头→代表数据或指令,在计算机内部表现为二进制数;虚线箭头代表控制信号,在计算机内部起控制作用。
        
        冯·诺依曼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
        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而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又组成了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合称为外部设备。
               运算器
               运算器是一个用于信息加工的部件,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可以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的寄存器中。运算器可以对二进制编码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是指按照算术规则进行的运算,例如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逻辑运算一般泛指非算术性运算,例如比较、移位、逻辑加、逻辑乘、逻辑反以及“异或”等操作。
               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它指挥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自动、连续和协调地工作。其工作过程如下:
               ①从内存储器中读取一条指令;
               ②进行指令译码,产生一系列的操作控制命令;
               ③将这些命令发给各个部件并控制其运行;
               ④各个部件将运行情况(如完成或故障信息)反馈到控制器,正常转⑤,否则错误告警;
               ⑤修改指令地址转①。经过上述过程就可以使得计算机连续地、有条不紊地工作。
               存储器
               存储器可以分为内(主)存储器和外(辅助)存储器两大类。通常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因此内存的存取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目前,大多数内存由半导体器件构成。内存具有容量小、存取速度快、停电后数据丢失的特点。通常外存不和计算机的其他部件直接交换数据,而是成批地与内存交换数据。常见的外存设备有软盘、硬盘、闪盘、光盘和磁带等。外存具有容量大、停电后数据不丢失,但存取速度慢的特点。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形式并存放到内存中。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数码摄像机、触摸屏、数字化仪、麦克风、模数转换装置等。各种输入设备与主机之间通过相应的接口适配器相连接。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计算机处理后存放在内存中的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转变为人们能够接受的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目前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音响等。外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外部设备,它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也可以作为输出设备。
               总之,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运行软件的基本物质平台。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存入存储器;程序运行时,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将其解释成一系列控制命令,去控制各部件的动作;数据在运算器中被加工处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这5大部件在控制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系统运行
               系统管理分类
               IT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优化IT部门的各类管理流程,并保证能够按照一定的服务级别,为业务部门(客户)高质量、低成本地提供IT服务。IT系统管理工作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标准予以分类。
                      按系统类型分类
                      (1)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处理基础平台,直接面向业务部门(客户),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数据仓库系统(Date Warehousing)、知识管理平台(KM)等。
                      (2)网络系统,作为企业的基础架构,是其他方面的核心支撑平台。包括企业内部网(Intranet)、IP地址管理、广域网(ISDN、虚拟专用网)、远程拨号系统等。
                      (3)运作系统,作为企业IT运行管理的各类系统,是IT部门的核心管理平台。包括备份/恢复系统、入侵检测、性能监控、安全管理、服务级别管理、帮助服务台、作业调度等。
                      (4)设施及设备,设施及设备管理是为了保证计算机处于适合其连续工作的环境中,并把灾难(人为或自然的)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包括专门用来放置计算机设备的设施或房间。
                      对IT资产(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个人计算机和局域网设备)的恰当的环境保护;有效的环境控制机制: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双层地板,隐藏的线路铺设、安全设置水管位置,使其远离敏感设备、以及不间断电源和后备电力供应等。
                      按流程类型分类
                      (1)侧重于IT部门的管理,从而保证能够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客户)提供IT服务。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司整个IT活动的管理,包括IT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IT资源管理、能力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新系统转换、系统评价等职能。
                      (2)侧重于业务部门的IT支持及日常作业,从而保证业务部门(客户)IT服务的可用性和持续性。这一部分主要是业务部门IT支持服务,包括IT日常作业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等。
                      (3)侧重于IT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企业的局域网、广域网、Web架构、Internet连接等。
               系统管理规范化
               系统管理的规范化涉及到人员职责、操作流程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并进行有效的标准化。企业IT部门除了IT部门组织结构及职责之外,还应该详细制定各类运作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日常作业调度手册、系统备份及恢复手册、性能监控及优化手册、输出管理手册、帮助服务台运作手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终端用户计算机使用制度等与用户息息相关的IT支持作业方面的规范制度。此外,还包括服务级别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制度、IT财务管理制度、IT服务计费及成本核算、IT资源及配置管理、新系统转换流程、IT能力规划管理等由IT部门执行的以提供高质量IT服务为目的的管理流程。
               系统运作报告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非正常操作、故障、性能监控、安全审计等信息,应该实时或随后形成系统运作报告,并进行分析以改进系统管理水平。
               是否有流程保证对所有不属于标准操作的操作性问题给予记录(在问题管理系统内)、分析和及时处理?
                      系统日常操作日志
                      系统日志应该记录足以形成数据的信息,为关键性的运作提供审核追踪记录,并且保存合理的时间段。利用日志工具定期对日志进行检查,以便监控例外情况并发现非正常的操作、未经授权的活动、作业完成情况、存储状况、CPU、内存利用水平等。
                      性能/能力规划报告
                      企业需要了解其IT能力能否满足其业务需要,因此它需要了解系统性能、能力和成本的历史数据,定期形成月度、年度性能报告,并进行趋势分析和资源限制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增加或调整其IT能力。
                      性能监控工具应该主动地监控、测量和报告系统的性能,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每日交易数、平均无故障时间、CPU、存储器等的使用状况、网络性能等,从而可以有预见性地响应变化的业务需求。
                      故障管理报告
                      企业应定期产生有关问题的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包括:事故出现次数、受影响的客户数、解决事故所需时间和成本、业务损失成本等,可以供管理层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的分析,并寻找改进的机会。
                      另外,对于每次故障处理应该进行数据记录、归类,作为基础,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目录,确定与故障相关联的领域,比如硬件、软件等。
                      .影响度,故障对业务流程的影响程度。
                      .紧迫性,故障需要得到解决的紧急程度。
                      .优先级,综合考虑影响度、紧迫性、风险和可用资源后得出的解决故障的先后顺序。
                      .解决方法,故障解决的流程、处理方法。
                      这样有利于使用知识管理系统来协助解决问题。
                      安全审计日志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网络上和用户系统中发生的各类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如网络入侵、内部资料窃取、泄密行为等),并阻断严重的违规行为,就需要安全审计跟踪机制来实现在跟踪中记录有关安全的信息。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审计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引发事件的用户;事件的类型;事件成功与否。常见的审计记录可能包括:活动的用户账号和访问特权;用户的活动情况,包括可疑的行为;未授权和未成功的访问企图;敏感命令的运行等。
                      系统运作报告使对IT的整个运行状况的评价得以实现,IT报告应具备涵盖所有IT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例如风险及问题、财务状况、系统利用率、系统性能、系统故障时间、服务级别执行情况、安全审计等,这也为IT运作绩效的改进提供了基础。
   题号导航      2019年下半年 信息处理技术员 上午试卷 综合知识   本试卷我的完整做题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第24题    在手机中做本题